外国人著述
研究中国历史应以中国资料为主,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可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外国人的著述也愈来愈具有不同的价值。
中国与外界的交往虽然很早就开始了,但在元代以前,外国人对中国史事的著述却不算多,见诸学者征引的,最早的是公元 150 年希腊人拖雷美
(Ptolemy)著的《地理志》,其后是亚美尼亚史家摩西(Moses of Chorene) 于公元 440 年成书的《史记》和公元七世纪初叶东罗马历史家席摩喀塔(Theo- phylactus Simacatta)著的《莫利斯皇帝大事记》等,据近人张星烺编注之《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所录,多为中国四周旅程,间有涉及中国风物者, 都甚简略。特别值得介绍的是阿拉伯人梭里曼《纪行》(亦作《中国见闻录》) 一书,书中记唐僖宗时黄巢在广州杀死十二万外国人那么一条(见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吴贯因《史之梯》),事实尽管不完全可信,却也从相反的方面说明唐代对外联系的广泛及广州商业繁荣的景象,而这点事迹,是唐代史书失于记载的。
到元代时,外国人关于中国的著作逐渐多了一些。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游纪》中对中国文化、风物的描写,长期以来为人们所传颂。亚美尼亚人多桑所著的《蒙古史》,经翻译为汉文后,已成为我国治元史者之必备读物。波斯人拉斯特哀丁的《集史》,是洪钧编著《元史译文证补》这部名著的主要依据,而且还是中国史学界以外国史书研究元史的开端。
《明史》是清代人纂修的,对建州女真的事迹便有意回避开去,因此, 要考查满族入关前的历史,主要还得依靠《明实录》及《朝鲜实录》。另外, 如果对中外关系感兴趣,还有大批外国资料需要研究。
鸦片战争发生,帝国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自此以后,大量西方人涌入中国,一些传教士、商人和“学者”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 不断地把我国各个时期的珍贵文物、善本书籍偷运出去,这样,国内一般罕见的资料,有时反而从外国人的著述中透露出来。为了深入探明历史的真象, 这类书籍也应给予必要的注意。
以上所列举的七项,是有关史料来源的问题,还很不完备,希望通过这番介绍,大家能从中摸索到一条深入史学研究领域的途径。总之,在搜集史料方面,首要的是细心观察,然后才能别具只眼,把所需要的史料剔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