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书存在概况及产生伪书的原因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伪书也的确不少,仅就近人张心澂《伪书通考》提到的,经部有八十八部,史部有九十八部,子部计三百二十四部,集部为一百四十五部。现简单列举一下伪书的种类,即有:古时并无其书而后人假名伪造的,如隋人张弧撰《子夏易传》等;原书已久佚而后人有意作伪的,如《汉书·艺文志》载:“《孔子家语》二十七篇。”颜师古注曰:“非今所有家语”等;原作者已无考而后人托名前人的,如《素问内经》之托名黄帝,《六韬》之托名吕望等;成书较晚而相传为前代著作的,如《周礼》称为周初作;⋯⋯等等。这样,就可看出,所谓伪书,就是作者隐匿本名而伪托前人所作的书。

伪书之所以会出现,以及伪书之必然托名于前代人的主要原因,考查起来,不外如下几点:

我国封建社会中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喜欢追崇古代。在这些人的心目中, 今事不如古事,今人不如古人,因此,他们在写出一部书之后,唯恐别人不信服,便往往托名于古人。《淮南子·修务篇》上有一段话,就是为这班人画象的,书上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近,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乱世暗主高远其所从来,因而贵之;为学者蔽于论而尊其所闻,相与危坐而称之,正领而颂之。此见是非之分不明。”崇古的风尚不止汉代才有,流衍下来,直至明、清。

行私牟利,这是书商们的通病,每当统治者下诏用重金征求古书时,一些投机家们便不惜制作伪书以取赏,汉成帝时期的张霸献书就是一例。到隋代,此风并未稍煞,《北史·刘炫传》就这样记载着:“时牛弘奏:购求天下遗逸之书。炫遂伪造书百余卷,题为《连山易》、《鲁史记》等,录上送官,取赏而去。”这种因钱作伪的事,各个时期皆有,如《鸦片战争书目题解》就说到这么一件事,清人魏源曾撰文记述鸦片战争经过,但未定书名, 传抄本甚多,名称各异,多不写作者姓名,光绪四年(1878 年)申报馆刊行

《圣武记》,收入此文,又改名《道光洋艘征抚记》。而王之春竟以所得传本《英夷入寇记》稍加删改,成了芍唐居士撰的《海防纪略》,把书名和作者完全搞乱了。

“文人相轻”,这又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们的恶习之一,尤其是享有盛名的人物之间,更是互相攻讦,彼此轻视。为了以鄙陋诋毁对手,他们不惜自己伪作出“古书”来作为论据。如三国时的王肃,就因为想在经学方面别

树一帜,曾伪造过《孔子家语》等书,作为其所撰《圣证论》的根据,和当时已自成一家之说的郑玄对立。(详见《三国志·王肃传》)又如唐代的牛、李党争,是唐代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李德裕门人韦瓘写了一部《周秦行纪》, 说的是牛僧孺“自叙所遇异事”,“以此诬僧孺。”并题名牛僧孺传。(见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于是,一批伪书又由这条道路出现。

到明代中叶以后,徒尚空言的程朱学派逐渐引起人们厌恶,务实思想又开始生发开来,在这种社会心理影响之下,学者们多以“博文多识”相标榜, 杨慎的《滇载记》、丰坊的《子贡诗传》之类的所谓古书又相继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