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原则的特点

马列主义对于遗产的“批判继承”原则,就是这个规律的正确反映。历史上一切有成就的科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在对待遗产的态度上,也都曾有批判地加以继承,用以创造适应于自己阶级利益的新思想和新文化。

不过,我们所提倡的“批判继承”原则,虽包括有前人处理文化遗产的经验的总结在内,但这个原则,却和前人对待遗产的态度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同,可以归结为这样三点:第一,我们以无产阶级利益和实践需要及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批判的依据,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中有益于人民的东西, 为历史上彻底革命的无产阶级服务,前人则各以他们的阶级的世界观和利益为批判的依据,继承那些可以为剥削阶级或小资产阶级、农民等非无产阶级服务的遗产。这是一个根本的不同。正因为存在着这个不同,所以,第二, 前人就不能科学地处理文化遗产。历史上的剥削阶级代表人物,虽然在其革命时期能在一定方面和一定程度上对遗产中的合理东西加以汲取改造,但是

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 2 卷,第 666 页。

① 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 1 卷,第 287 页。

为了巩固统治和麻醉人民,他们却总是乞灵于文化遗产中的糟粕,甚至不惜否定它曾经肯定过的东西。因此,他们所剔除的,有时是糟粕,有时又往往是进步的、科学的、有利于千百万人民群众革命实践的东西,而他们所吸收的,有时是精华,有时却又往往是错误的、落后的以至反动的,有碍于社会历史前进的东西;同时,适应于他们的阶级利益和世界观的需要,前人更往往歪曲、篡改,隐埋直至销毁各种形于文字的文化遗产,使许多优秀的文化遭受浩劫。而我们无产阶级利益和历史发展的规律完全一致,愈是科学地阐明古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吸收历史文化遗产中那些人类社会、人类思想所创造的一切具有真理性、科学性、民主性的精华,愈是符合于无产阶级的利益和需要;同样地,愈是坚持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利益,也就愈能科学地阐明古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吸收其优秀的精华。因此,无产阶级对待前人遗产, 就能够既有高度革命性的态度,又有高度科学性的态度;既做得到彻底地批判,又做得到真正地继承。第三,前人虽也曾对文化遗产采取批判地继承的办法,革命阶级的思想家虽也继承着遗产中的某些精华,但他们根本不曾自觉到文化发展规律,他们都是不自觉地做着历史的工具,所以他们或者以为自己是“述而不作”,或者以为自己是“前无古人”,即或者以为自己只是简单重复前人思想,或者以为自己与前人思想全无瓜葛;这种主观上的不自觉状态,大大影响了他们把文化推向前进的深度与速度。我们对遗产的“批判继承”是自觉地,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已经成了我们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主观方法。正因为我们和前人在对待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上有这样一些实质的不同,因而就使我们能比古人更接近历史真实,能使以往文化中的真正精华得到发扬,能得出许多在前人因剥削阶级偏见和限制而得不出来的结论,体现出无产阶级是人类优秀文化当然继承者的历史使命;从而使人类文化的发展,进入一个空前迅速、空前繁荣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