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强调从历史上的社会存在解释历史上的社会意识,实质是强调在研究历史上的社会意识时,必须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指出:“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 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①历史上的社会意识是由历史上的社会存在决定的,是历史上的社会存在的反
映。科学分析历史上的社会存在,即科学分析历史上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形式构成的物质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物质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社会关系——尤其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的阶级关系,是科学分析历史上的社会意识的基础。这个道理是能够被历史事实证明的。在人类历史上,有绚丽多彩的精神文明的高涨时期,但是,这种精神文明的高涨,哪一次不是伴随着物
②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3 卷,第 8 页。
①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3 卷,第 9 页。
质文明的高涨发生的?在人类历史上,又有许多激烈的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鏖战,但是,那战场、那武器,哪一次不是由物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提供的?诸子百家争鸣的出现,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激烈的革命口号,虚幻的宗教欺骗⋯⋯等等,这一切思想上的冲突,最终只能从当时的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中得到科学的解释。这样说来, 我们在研究历史上的具体的社会意识时,仅仅注意意识形态范畴里的分析和研究,而不注意和经济事实的联系——常常是隐蔽的曲折的联系,就是很不科学的了。事物有真象和假象、现象和本质,社会意识在这方面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如果离开经济关系,只去扑捉“善”或“恶”的言词,那就永远解释不了社会意识的真实本质。
我们还应注意到,在分析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对于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时,决不能忽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于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的影响。本来, 生产力即是物质生产方式的不可分割的内容,讲社会存在,当然不应脱离生产力。但是,由于生产力主要反映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和改造的能力,而我们又偏重于社会意识所反映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的分析,所以不太注意生产力对社会意识的影响。其实,人们的社会意识是十分明显地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翻开思想史,这类例子比比皆是。象春秋战国时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巨大进步,显然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有关,如“人定胜天”思想的出现,完全是人们征服自然活动进步的反映。至于那一整套创建中央集权的官僚国家机器的政治要求,更是以当时生产力开辟的物质基础为前提的。所以,研究社会意识的发展和进步,不能脱离对于生产力的发展的研究。正因为如此,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 当着阐明辩证法思想必然战胜形而上学的“历史理由”时,着重肯定了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上三大发现的决定作用。这在分析社会意识的方法论方面给我们以启示。总之,历史上的社会存在决定着历史上的社会意识。人类的思维之花总是物质生产活动开辟的水源和沃土培育的,总应该从物质生产活动中寻根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