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期欧洲各国和美国的史学

复辟时期法国的史学

十八世纪末叶的法国大革命是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与以前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比较起来,它在性质上更为深入,在规模上更为巨大,在影响上更为久远。这个革命所产生的后果,不仅支配着近代法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且影响着整个十九世纪的欧洲。

然而,在大革命的风暴里,法国人民忙于创造历史,当时并没有一位人民的历史家把那些惊天动地的事迹记载下来。接着,在拿破仑横行欧洲时, 兵戈扰攘无虚日,而且文网甚密,因此历史著作也很少。直到 1815 年拿破仑被推翻、波旁王朝复辟以后,各个阶级的人才得以静下来想想过去,用批判的眼光来总结历史经验,并且各自借历史事实来宣传其政治主张。

在复辟时期,法国的史学相当发达。这时涌现出一批有成就的历史学家, 用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历史。

复辟时期法国的第一位历史学家是梯叶里(AugustinThierry,1795— 1859 年)。他是一位反封建的斗士,曾担任过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秘书, 并与之合作写过几本小册子。梯叶里的主要著作有《诺曼人征服英国史》(1825 年出版)、《历史研究的十年》(1834 年出版)、《墨洛温王朝时代的历史》

(1840 年出版)、《第三等级的形成和发展史》(1853 年出版)。他已经知道用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来解释历史,并且把阶级关系归结为财产关系。梯叶里被称为法国历史编纂学中的“阶级斗争说之祖”,不过他却只赞成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进行斗争,而荒谬地认为无产阶级没有对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必要。

在复辟时期法国的历史学家中,米涅( Francois AugusteMarie Mignet, 1796—1884 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1824 年,即上距拿破仑的倒台还不到十年,米涅就出版其所著的《法国革命史》。此书所叙史事,始自1789 年大革命的爆发,止于 1814 年拿破仑的失败。它不能说是鸿篇巨制, 但却简明扼要,思想性和逻辑性都很强,而且文字清丽,晓畅可诵,因此很快就被译为多种外国文,传诵甚广。米涅能用阶级观点来阐述历史,他分析法国大革命的原因,认为那是由于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物质利益的冲突。他颂扬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说它诞生了一个新社会。除了《法国革命史》以外, 米涅尚著有《查理五世传》、《苏格兰女王玛丽传》、《富兰克林传》等书, 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复辟时期法国史学的代表人物,还应当推基佐( FrancoisPierre Guillaume Guizot, 1787—1874 年)。他是一个资产阶级学者兼政客, 曾在“七月王朝”时期历任外交大臣、内政大臣、教育大臣、首相等职,经常与革命人民为敌。然而,他却留下不少历史著作,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法国历史研究》(1823 年出版)、《英国革命史》(1826 年出版)、《欧洲文明史》(1828 年出版)、《法国文明史》(1829—1832 年分批出版)。基佐看到阶级的存在和阶级斗争这一客观事实,认为法国大革命就是第三等级反对其他两个特权等级(僧侣和贵族)的斗争。但他是用唯心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历史的,认为历史的内容和运动取决于人的心理状态。他又说:“从人类历史的演进中,清楚地看见了上帝。”这就比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者反而倒退了一大步,把历史归结为神学了。

与梯叶里、米涅、基佐同时而异趣的密芝勒(Jules Mic-helet, 1798

—1874 年),在十九世纪法国史学中独树一帜,影响甚巨。他是一位民主战士,经常站在人民方面与反动派进行斗争。密芝勒认为:一部历史就是一连串波澜壮阔的人类争取自由解放的历史,而历史家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斗争场面写出来。密芝勒留下两部重要著作:一为《法国通史》(共十七卷, 1833—1867 年分批出版);一为《法国大革命史》

(1846—1853 年分批出版)。他说他写这部《法国大革命史》的目的,就是要使当年那些为革命抛头喋血的志士仁人能在他的笔下“得到第二次的生命”,因此他的描述是极其生动的。密芝勒有个可贵的信念,即认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他立志写人民的历史,后来有人称他为“法国第一个人民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