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取得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初步的共同看法后,立即开始为奠定他们这一新的革命理论扫清基地。这一工作的成果,具体体现在他们为了批判当时共产主义运动在德国的敌人——思辨唯心主义而写的《神圣家族》一书中。
在《莱茵报》时期的后期,青年黑格尔派就发生了严重的分裂。其中一部分人,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内,不满意于抽象的批判,认为单靠批判并不能改造普鲁士国家,他们参加了实际的革命斗争,成为激进的、多少怀有共产主义情绪的青年黑格尔分子。一部分人,仍然坚持批判就是一切,组成以鲍威尔为首的所谓“自由人”小集团,并展开了对激进派的进攻。鲍威尔攻击激进分子,说他们没有骨气,放弃了他们一贯的对国家的祟拜,而掉过头来歌颂共产主义,坐待它会给自己带来幸福。鲍威尔站在“自由人”的立场上,说“自由人”决不用社会祟拜和人民崇拜来代替对国家的崇拜。声称他们反对威胁个人绝对自由的暴政,不管是宗教或国家的暴政还是“群众”的暴政。他把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和社会运动,看成是精神、即自我意识的敌人,主张精神应该成为独立的、绝对的、自主的自我意识,应该摆脱一切可能限制它自由的东西。为此,他不但拒绝参加激进分子卢格所办的《德法年鉴》的工作,而且在 1843 年 12 月创办《文学总汇报》,来对抗《德法年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神圣家族》一书,就是针对鲍威尔的《文学总汇报》
的言论进行批判的。
当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鲍威尔的《文学总汇报》进行批判,并不仅仅是为了进行反击,而主要的是因为鲍威尔等人所宣传的思辨唯心哲学,是革命思想传播和革命运动开展的严重障碍。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首先集中力量批判思辨唯心主义,还因为想通过这一批判,来彻底肃清这种思辨唯心主义过去对自己的影响,并在批判过程中尝试自己新树立起来的唯物主义的武器;“叙述自己的肯定的观点,以及对现代哲学和社会学的肯定的见解。”①
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彻底地揭露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实质及其对革命的危害性。他们在《思辨结构的秘密》一书中指出: 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思想就是认为苹果、梨子、草莓等等是从一般“果实”的抽象观念发展来的。这个抽象的。“果实”就变成了真实的苹果、梨子、草莓的本质,而实际的苹果、梨子、草莓,都不过是这个本质的简单的表现。这样一来,抽象的观念就产生了具体的东西,精神就产生了物质。这样,马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192 页。
① 《神圣家族·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第 8 页。
克思和恩格斯就十分生动而形象的揭穿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实质。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黑格尔将人们自己的思维过程人格化为绝对理念的形态, 而在这个理念中寻找一切现象的解答,这样,唯心主义就把自己引入了死胡同。要走出这个死胡同,就必须彻底地抛弃唯心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这种唯心主义荒谬和有害之处,在于它把“现实的、客观的、在我身外存在着的链条变成只是观念的、只是主观的、只是在我身内存在着的链条,因而也就把一切外部的感性的斗争都变成了纯粹观念的斗争。”①但是,无产阶级却“非常痛苦地感觉到存在和思维、意识和生活之间的差别。他们知道,财产、资本、金钱、雇佣劳动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远不是想象中的幻影,而是工人自我异化的十分实际、十分具体的产物,因此,也必须用实际的和具体的方式来消灭它们 ”②。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批判思辨哲学对无产阶级和工人运动的轻视,差不多已经完全形成了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的观点。他们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这两个对立的方面,使资本主义社会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为了保存它自己的存在,就不得不保持自己的对立面——无产阶级的存在。但是,从无产阶级来说,它为了自己,就不能不消灭使它成为无产阶级的对立面,即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事实上,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所固有的规律, 已经正在把这个制度推向灭亡,而把这个制度推向灭亡的力量则是这个制度所制造出来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在获得胜利之后,无论怎样都不会成为社会的绝对方面,因为它只有消灭自己本身和自己的对立面才能获得胜利。随着无产阶级的胜利,无产阶级本身以及制约着它的对立面——私有制都趋于消灭。”“无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存在必然在历史上有些什么作为。它的目的和它的历史任务已由它自己的生活状况以及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结构最明显地无可辩驳地预示出来了。”①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彻底地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布鲁诺·鲍威尔的“自我意识”的哲学观点;指出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黑格尔哲学的反动,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倒退。黑格尔看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但是,他却把历史发展的最后动力,归之于先世界而存在的“绝对精神”、“绝对理性”。布鲁诺·鲍威尔反对这种“绝对精神”、“绝对理性”,认为把理性当作某种抽象的、绝对的力量是错误的。但是,在黑格尔的哲学里是把历史上的任何规律性, 都归之于绝对理性的。现在鲍威尔虽然否定了绝对理性,但却把历史上的统治力量归之于人的自我意识、永远变化着的人的理性。但是,如果是这样, 那末,人的自我意识、永远变化着的理性,有没有发展的规律呢?它的发展变化是由什么东西决定的呢?这些都是鲍威尔所不能回答的。这样,实际上, 就是重新回到了法国启蒙学者所说的“意见支配世界”的观点上来。可是, 如果“意见支配世界”,那么,支配世界的,即推动历史前进的便应该是那些批判旧意见创立新意见的人。事实上,鲍威尔等也正是这样想的。鲍威尔等不但把自己装扮成历史的创造者,自封为创造一切的“哲学领袖”,而且诬蔑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障碍。他们提出了一种极为奇怪的思想:“到现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第 105 页。
② 同上书,第 66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第 44 页、45 页。
在为止,历史上的一切伟大的活动之所以一开始就是不成功的和没有实际成效的,正是因为它们引起了群众的关怀和唤起了群众的热情。换句话说,这些活动之所以必然得到悲惨的结局,是因为作为它们的基础的思想是这样一种观念:它必须满足于对自己的表面了解,因而也就是指望博得群众的喝采。”①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种极其荒诞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他们在批判鲍威尔等对群众的蔑视时,深刻地指出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②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的思想,乃是最深刻、最重要的唯物史观的原理之一。
另外,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已开始接触到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在批判鲍威尔轻视自然界和工业时,他们指出:要真正认识一个时期的历史,就必须去认识这个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生产方式③。历史同自然科学和工业是不能分开的,历史的发源地并不是在天上的云雾中,而是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在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中,为它打下牢固基础的,还有与《神圣家族》一书差不多同时完成的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恩格斯在该书的《序言》中说:“工人阶级的状况是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这部书的目的在于“给社会主义理论,同时给那些认为社会主义理论有权存在的见解提供坚实的基础,为了肃清 pro et contra〔赞成和反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切空想和臆造”①。二十四岁的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突出地表现出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了透彻的了解;表现出他熟练地运用辩证法的能力;他不但科学地说明了资产阶级的必然兴起,而且也科学地说明了它的必然没落和灭亡;他不仅生动地描写了资本主义制度给无产阶级所带来的严重苦难,而且也令人信服地论证了无产阶级是一个有远大前途的阶级。列宁在论述这部著作时说:
“在恩格斯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描写过无产阶级的痛苦,并且指出了帮助无产阶级的必要。但是,恩格斯第一个说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而且它所处的那种可耻的经济地位,无可遏止地推动它前进,使它去争取本身的最终解放。而战斗的无产阶级是能够自己帮助自己的。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阶级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之外,再没有别的出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只有成为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的目标时,才能成为一种力量。”②
《神圣家族》和《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这两部著作的内容,表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完成了向唯物主义的过渡以后,他们的唯物史观在迅速发展着。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系统说明,是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开始的。
① 马克思、恩格斯引鲍威尔的话(原载《文学总汇报》),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第 102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第 104 页。
③ 同上书,第 191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第 278 页。
②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列宁全集》第 2 卷,第 6—7 页。
1845—1816 年的欧洲,由于经济危机,出现了日益成熟的革命形势。1845 年初,马克思由于在法国的革命活动被逐,迁居布鲁塞尔,同年春,恩格斯也到了这里。这时,他们已经广泛地展开了革命活动。1846 年 2 月,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发起成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建立了和英、法、德诸国有组织的无产阶级的联系。同时,还进行着反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斗争。在这样的形势面前,为了把各国无产阶级用正确的观点武装起来,就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论证自己的理论。这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作的目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用它来分析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创立了唯物史观。
费尔巴哈哲学的出发点是人,但却是抽象地、非历史地考察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中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从“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基本点出发,展开了对历史的唯物主义考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彻底地解决了资产阶级思想
家们经过了长期的探讨但却不能解决的那个问题,即人类历史运动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要创造历史,首先必须能够生活。为了要生活,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因此,这些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资料,乃是一切历史活动的基本条件。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终于找到了社会历史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恩格斯后来在评论这一重大的发现时说:“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安置在它的真正基础上;一个很明显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 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很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应有的权威此时终于被承认了。”①从这里出发,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了初步的表述: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 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②
如果把上述关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初步表述,和马克思在 1859 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经典性论述加以比较, 那末,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观,这时已经初步形成了。当然,在某些基本概念上,这时还是用不太确切的术语来表达的。例如,生产关系这个概念在这里就是用“交往形式”这一术语来表达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生产关系必须和生产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第 5 页。
① 《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 卷,第 123 页。
②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第 42—43 页。
力的性质相适应这一重要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为了要生存就必须进行生产,要生产就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即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①,而这种社会关系的性质,是“根据个人与劳动的材料、工具和产品的关系”② 决定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在一定时期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产生的,它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并构成生产力发展的条件,其后又逐渐成为阻碍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和生产力发生矛盾。马克思、恩格斯说:“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它在以往的历史中曾多次发生过,然而并没有威胁这种形式的基础)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表现为冲突的总和,表现为各个阶级之间的冲突,表现为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等等、政治斗争等等。”③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生产关系必须和生产力的性质相适应的这一基本原理,在这部著作中,对人类历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了自有国家以来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④这种阶级斗争的中心问题,始终是旧的统治阶级要保持统治,而新的阶级要夺取政权。一切在生产过程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这个阶级的由其财产状况产生的社会权力,每一次都在相应的国家形式中获得实践的观念的表现,因此一切革命斗争的锋芒都是指向在此以前实行统治的阶级的”②“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③。这些阶级的区分,起源于社会财富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不同的所有制形成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各个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都有其客观规律。在每一个社会经济结构内部,随着生产力的增长,一种社会制度必然为另一种社会制度所代替。从一种社会经济形态转变为另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不会在没有人的参预的情况下自动进行的。阶级社会内部所特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必须表现为阶级斗争,而阶级斗争就要引导到革命和社会制度的变革。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前资本主义的各个社会经济形态(按他们当时所使用的术语,就是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所有制),进行了简短的分析,指出了它们已经经历了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着重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详细地论述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他们令人信服的指出,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带来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机器和货币)。”④
①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第 33 页。
② 同上书,第 25 页。
③ 同上书,第 83—84 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第 38 页。
② 同上书,第 78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第 38 页。
④ 同上书,第 77 页。
因此,必须彻底地推翻这一制度,建立起新的适合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新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①而实现这个运动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形成了一个“必须承担社会的一切重负,而不能享受社会福利”的阶级——无产阶级。这个阶级的地位, 决定了“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根本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
②。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共产主义革命的伟大世界历史意义:“革命之所以
必须,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建立社会的新基础。”③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思想内容非常丰富的著作,其中关于唯物史观的探讨占着主要的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探讨,阐发了深刻的思想。这部著作标志着作为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的唯物史观,这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