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校勘为什么要校勘

校勘,又叫“校雠”、“校订”,指的是用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对同一书籍相互核对,比勘其文字篇章的异同,以订正其中的错误。

清人齐召南在《宝纶堂文钞》卷三《进呈前汉书考证后序》中说过:“自唐以前,书皆钞写,而校对极精,讹脱相承,不过数处。其有版本,自宋淳化中命官分校《三史》始也。版本染印,日传万纸,于人甚便,人间摹刻以市易者滋多,彼此沿袭,校雠稍疏,辗转失真,‘乌’、‘焉’成‘马’。故书有版本,而读者甚易,亦自有版本,而校者转难;固其势然也。”这说明自宋出现雕版印刷术后,书籍的流传大大起了一番变化,但又由于流传的普遍,书中的讹脱也随着逐步增多。

书籍中存在着伪、讹、衍、脱的情况,对研究历史是十分不利的,且不说整段的脱漏会对历史内容产生严重影响,即使有意无意地对个别文字的增、删或误写,亦会在了解事件的真相上带来一些困难。

如《汉书·艺文志》及《楚元王传》都谈到《古文尚书》出现时的情况, 指出是“孔安国献之”,而在孔安国之后脱一“家”字,首先在时代上就露出破绽;之后,学者们对此书的篇数及内容等又产生了怀疑,于是,在《古文尚书》的真、伪问题上便掀起轩然大波,纷争不已,直到清初,阎若璩在所撰《古文尚书疏证》中据荀悦《汉纪·成帝纪》之文,于孔安国之下补出“家”字,争论才算基本完结。

又如《后汉书·郑玄传》引郑玄《戒子书》,其内有“吾家旧贫,不为父母昆弟所容”之句,当时和以后的学者们都认为这话和郑玄这经学大师的身分是不相容的,但又找不出证据足以相驳。乾隆时,阮元任山东学政,在修葺郑玄祠墓时,发现金朝承安五年重刻唐万岁通天时史承节所撰碑文,碑文中便无“不”字,后来其门人陈鳣又得见元刊本《后汉书》,亦发现《传》文中并无“不”字,从而勘正了原传本的错误。

再如《史记·西南夷传》载:“0 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

数千里。”颜师古于其下注曰:“池旁平地也。”然从地理实际考查一下, 就不难发现,“千里”应是“十里”之误,如果不是这样,云南历史应当早就改观。

现存古书中,脱误是相当严重的,张舜徽在《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一书中,仅就百衲本和殿本《二十四史》对校,就查出复叶、脱叶、缺行、文字前后错乱、篇章前后错乱、小注误作正文、注文缺脱、校语缺脱、任意改易原文及任意窜补原书十项谬误,其他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叶德辉就曾在《藏书十约》中发出过浩叹:“书不校勘,不如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