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关中食风

关中平原南倚秦岭山地,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到撞关渡口。关中平原以产小麦为主,还有玉米(包谷)、谷子、豆类等,一年两收。一、日常食俗

关中地区人民的饮食,随着节令的变化,一年四季不同。一般地说,冬天,人们喜食烩面片、烩菜等热腾腾的饭菜;夏天,爱吃煎饼、面皮子、凉拌三丝等。随着夏秋两季农作物的收获,饮食也有变化。如夏收后主要以白面为主食。旧社会贫苦农民只能“跟着碌碡过个年”,到了下半年,面粉短缺,只好以秋粮弥补,主要以包谷为主食,如包谷惨、玉米馍、搅团等。由于水田较少,蔬菜短缺,一般人家很少吃蔬菜。在肉食方面,以猪肉为主。近些年来,农村生活大大改善,主副食都有了很大改变,一年四季都以白米细面为主了。

关中地区面食的种类很多,主要分面条、锅饼和蒸馍三大类。面条类:

仅面条就有近千种名目,如臊子面、旗花面、麻食面、炸酱面、油泼面、长面、短面、细面、奤奤(音 pǎn)面等。细分起来,东府(大荔一带)面和西府(宝鸡一带)面又有不同。西府的面条,其特点在于一个“细”字,

最细的象头发丝那么细。谚云:“擀成纸,切成线,下到锅里莲花转。”东府的面条,其特点在于一个“宽”字,最宽的象宽皮腰带。被列为陕西 10 大怪的“油泼子奤奤面”,即属此种。

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面条:

酸汤挂面 流行于乾县一带。做法是将挂面用沸水煮熟,用凉水冲透, 控水。再取一汤锅,把陈醋入锅内加调料煮开,倒入肉汤,放入白菜段、香菜末等,再加上切成菱形小片的鸡蛋饼,制成“浇汤”。食用时往盛挂面的碗内浇入浇汤即可。这种面条既是日常食品,也是婚娶喜庆的主食。

油泼辣子奤奤面 流行于关中大部分地区,是家常便饭。此面可荤可素。做法是将和得软硬适度的面团擀成面片,切成宽奤奤(面条像皮带一样宽), 用沸水煮熟。再将豆腐、粉条、黄花、木耳、青菜等加油盐及各种调料,烩成一锅菜。最后将煮熟的面片与汤菜搅拌在一起,即可食用。吃时定要放油泼辣子和香醋。

油泼面 流行于关中大部分地区。制法是先将面粉加盐少许调成硬面团,再用水调软,饧一会儿,将面团揪成小面球,做成长条形,拌菜油放案板上再饧会儿,然后把每个长条形面块逐个擀开,中间压一道小槽。用双手拉扯成圆柱形似奤奤面的叫做“箸头面”,类似柳叶状的叫做“柳叶面”, 宽形的面叫做“宽奤奤”。用沸水煮熟后捞到碗里,放上葱花,将烧煎的苹抽往上一泼即可。吃时放上香醋、酱抽、熟豆芽、香椿芽等,颇有风味。

麻食面 流行于关中大部分地区。做法是将面团擀成厚面片,切成小方块,撒上干面,然后用细麦草帽垫底,把小面块放草帽上,捻搓成皮带花色的空心小卷,用沸水煮熟。然后浇上用黄花、木耳、豆腐、肉丁等烩成的汤菜搅拌在一起即可。这种麻食面,有荤有素,放上鱿鱼、海参的就是海味麻食面,常用来招待宾客。

血条面 流行于麟游一带地区。几乎家家会做,是用猪、牛、羊等动物的血和面而成。做法是把新鲜的猪或羊的血中加少量盐,使血凝成块,再把血块捏碎拌面粉,揉成面团,擀成面片,抹上猪油,折叠起来,切成细条, 入笼中蒸制。然后再用油炝锅,加入汤,放点臊子、油泼辣子、姜片、菠菜等,还有豆腐块。汤沸后,把红艳艳的血条面放入,打上蛋花,配上食醋即可食用。

锅饼类:

乾县锅盔 制法是用 5 公斤面粉,加上 250 克酵面、2 公斤水,调成面团, 再放上碱 30 至 50 克揉搓均匀,放案上用木杠边压边呛面粉 1 公斤左右,压

制好后揪成每个 650 克重的面团,擀制成每个直径 25 厘米的圆形饼坯,放进鏊锅内烙烤。先用小火使之定型,再改用旺火,锅内放一铁圈,使馍架空烘烤,十几分钟后即熟。这种锅盔皮薄如纸,馍膘厚,切开如猪板油状,耐存放,既是日常主食,也可馈赠亲友。

煎饼菜卷 是关中人夏季常吃的一种饭菜。做法是将面粉和成稀糊,用小勺舀至平锅内摊平,温火烙烤三翻即熟。吃时要备有醋熘土豆丝、炒绿豆芽、辣椒蒜水等。

油旋饼 是关中人常吃的主食。做法是将和好的面团擀开,抹上一层厚厚的菜油,撒上食盐、葱花、芝麻、调和面等佐料卷起来,盘成圆椎形,擀成圆饼,放在平锅里烙烤,至黄脆即熟。吃时配上红豆小米粥。

千层油酥饼 一般是由受专门训练的厨师操作,有的家庭巧妇也善于制

做。做法是先制油酥,油与面的比例为 1:3,将烧热的菜油徐徐倒入面粉中迅速搅拌均匀。再用水将精白面调成硬面团,加水用拳头榨压成软面团,揉至有韧性时拉成长条。抹上清油,揪成 60 克重的面剂,再抹上油,逐个搓成

10 厘米的长条。制饼时,将面条压扁,擀成 5 厘米宽的片,加上 8 克油酥,

撒上椒盐等调料。一手扯面,一手卷,必须扯成 6 匣米宽 4 公尺长的薄片, 边扯边卷,使面皮薄如蝉翼,卷成蜗牛状,放入抹上油的平锅内,3 分钟后, 给酥饼淋上一点儿清油,待两面金黄即成。成品色泽金黄,层次鲜明,多用于招待宾客。

石子馍 亦称“干馍、砂子馍”,是一种古老的食品,其制做历史可以远溯到石器时代。到了周代,人们能够燔黍,即“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现代的石子馍就是由燔黍演变来的。做法是用精白面放上酵面及碱、油、盐(或糖)、五香粉等调味品,制成饼坯。把洗净的小鹅卵石子放平锅里加热,把饼坯放热石子上,上面再铺一层热石子,焙制而成。油酥咸香,经久耐贮。常用来馈赠亲友、招待佳宾。

锅饼类的食物还有很多,如合页饼、烧饼、韭菜盒等,都是日常必备的食品。

蒸馍(馒头)类:

蒲城蒸馍(椽头馍) 因蒸熟后遇风一吹即裂开缝子,又称“开花馍”。做法是用面粉加少许酵面,和成硬面团,用木杠子狠压狠榨,使其粘合,搓成像木椽一样的条,切成块。此种馍不用碱,并要在蒸馍前入屉成沸水锅上串一遍气,然后正式上锅蒸。特点是面硬,有嚼头。

合阳面花(花花馍) 做法是将上等面粉加水、酵面、碱面和成面团, 反复揉搓。以需要一把剪刀、一把木梳、一把镊子,经巧妇之手,就可制做成各种形状的花花馍,然后入笼中蒸熟,再涂上红、黄、蓝、黑等各色食用颜料。这种花花馍做工精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配合四时八节,做成各有讲究的礼馍。如每年元宵节,是娘看女儿,老看少的特走节日,家家制做眼睛馍(娃娃馍),是专门送给晚辈的。有老虎、小免、鸡、猫、狗等各种样式,嵌上黑豆做眼睛,红豆当嘴巴。清明节蒸燕子馍,按大小穿成一串, 拴在柳枝上,用于扫墓祭祖。

兴平云云馍 因形状很像古画中的一朵云彩而得名。它又像一副没带腿的眼镜,所以俗称“眼镜馍”。做法是用精白粉 500 克,加菜油和白糖各 100

克,水 180 克。在面中间做个坑,把白糖与油一起倒入坑中。把面和硬些,

要用木杠反复压制。然后揪成 20 几个面剂,分别搓成长条,中间压扁,两头圆,把两头一正一反卷成两个圆圈形,放鏊上烘烤约一小时即可,此馍造形美观,白中透黄,久放不变质。

金线油塔 民间最简单的制法如同花卷。不同的是将和好的面团拉成长丝,盘绕成一堆,呈塔形,就叫油塔。长安的名食金线油塔,特别讲究调面, 拉成细长的面条,然后盘绕成塔形。蒸烤后,面条像金线一样的亮晶细长。此品层多丝细,松绵不腻。食用时可配上葱节蘸面酱。

此外还有蒸饺、包子、蒸麦饭、米面皮子等,都是生活中常吃的食品。小吃类:

牛羊肉泡馍 是西安特有的风味食品,料重味醇,肉烂汤浓。制做时, 先将牛(羊)骨头放锅中炖,撇去浮沫后放入调料,再将肉块入锅,压实加盖,小火炖烂,将肉捞出。然后再做饪饪馍。用九份白面加一份酵面调和成

馍坯,放鏊中烘烤而成。牛羊肉泡馍有三种烹饪方法,一是单做(烩成汤菜), 二是干泡(无汤),三是水围城。食用时要告诉厨师,要哪种做法,并告诉要素(瘦肉)要肥(肥肉),或要“肥素”(肥瘦肉),厨师都能满足要求。牛羊肉泡馍还要讲究会吃,掰馍时先将馍掰成四瓣,每瓣从中间划开,然后掰成小块,每块都要带一点皮,越小越好,就像黄豆块大小,便于入味,汤清而不糊。吃时要像蚕食一样,从一边一点儿一点儿地吃,切忌搅动,能始终保持鲜味不变。食后饮用“高汤”(原汁汤加粉丝烩制而成)。

腊汁肉夹馍 本来是馍夹肉,而陕西人却把它叫做“肉夹馍”。肉夹馍讲究用腊汁肉。著名的“老樊家腊汁肉”所用的腊汁汤,据说是从清朝一小贩的作坊买来的,小贩制做腊汁汤已传了几世了。制做腊汁肉必须用原汤, 制出的肉香烂嫩滑,呈红色。向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含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浓香久不走”的赞颂。所用的馍是刚出炉的热“白剂馍”。做法是用精白面,加上 l%的酵面,调成面团,待发起后加适量碱水和少许面粉,反复揉搓,卷成中间粗、两头尖的卷子,扭成蜗牛形,擀成直径 10 厘米的圆饼,并使四周隆起,呈窝窝形。最后放在三扇鏊锅上烙,待底面呈淡黄色时,翻过烙另一面,使其边沿发黄,即放入下鏊内烘烤而成。成品两面鼓起,皮薄松软,夹腊汁肉吃特别可口。

黄桂柿子饼 临潼县的火晶柿子,海内驰名。用这种柿子制做的黄桂柿子饼,两面金黄,饼心绵软,有桂花香味,是当地著名风味食品。据民间传说,公元 1644 年,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带领大军攻打北京,当地百姓送柿子饼给战士们路上吃。由于这种饼抗寒耐饥,战士们食后精神抖擞,鼓舞了斗志,没多久就攻下了北京城。

黄桂柿子饼做法是先将柿子去皮、蒂,倒在面粉里,与面粉和匀,揉成面团;再用黄桂、玫瑰、青红丝、猪板油、桃仁、白糖等,掺少许面粉制成馅;再将面团揪成 50 克左右一个的面块,压皮包入馅料,成圆球形,放在注入菜油的鏊锅中烙烤。侍两面变黄时,压成扁圆形,翻两番,再加菜油,继续烙烤至熟。

泡泡油糕 是西安特有的风味小吃。这种糕就像有一个汽灯罩一样蒙在上面。全身乳白,表皮膨松,每个糕都像一堆泡沫,故名“泡泡油糕”。油糕的馅是用白糖、青丝、红丝、杏仁、桂圆肉等做成的。油糕的面是用上等米粉用大抽和水烫成的。一般用沸水 800 克,将 250 克熟猪袖倒入其中,用

勺子搅开,使其成为乳浊液,再将米粉 1000 克倒入锅内,烫成面团,取出放

凉,将 250 克凉开水分数次掺入,反复揉搓,使其蛋白质由溶胶状变为凝胶

状。油炸时,最好用平底锅,油温达 130 度左右,放入油糕坯,待油糕气泡冒出时,推至锅边,再炸数分钟即成。

海味葫芦头 是西安特有的传统风味食品。早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当时叫“猪杂羔”,是一种大众食品。据传说,有一次孙思邈行医到长安,吃了一次猪杂羔,对店主说道:“猪肠子这东西(葫芦头是以猪肠子为主要原料做的)可以滋阴补阳,但是你门制做的方法不好。”店主人见孙思邈一身医道人打扮,就请教如何把这种食品制做好。孙思邈即从随身带的药葫芦里, 倒出花椒、大香、上元桂等调料,要求在煮肉时放进去,并教给他操作方法。用这种方法做出的猪杂羔,能去污、除腥、不腻、且清香。从此以后,小店生

意兴隆。为了纪念孙思邈倒药相助。从此将猪杂羔改为“葫芦头”。后来厨师们又在此基础上加入海参、鱿鱼、鸡肉等,发展成为今天的“海味葫芦头”。

葫芦头 也是用来泡馍吃,馍的样式和吃法与牛丰肉泡馍一样,除了加粉丝以外,还加豆腐条、黄花菜等,调上鲜红的辣椒油,色泽鲜艳,入味可口。据说 1934 年东北军到西安后,因水土不服,战士们病得较多。一天,有几个病人吃了葫芦头,顿觉精神爽快,食欲大增,都夸奖葫芦头好吃,能治病。从此后,葫芦头不仅驰名西安,也饮誉东北各地。

葫芦鸡 是西安的名贵食品。相传始创于唐玄宗时礼部尚书韦陟的家厨。一日,韦陟提出要吃一种“浑鸡”。一位厨师采取先清煮后抽炸的方法做出来。韦陟尝后,认为肉质太老,一时恶性大发,把厨师活活打死了。第二位厨师采用先煮、后蒸再油炸的方法,韦陟认为鸡肉脱骨,鸡不成形,一定是厨师偷吃了鸡肉,又把厨师打死了。一时间,闹得厨师们个个不安。其时,城南三爻村有人惯养“倭倭鸡”,肉肥腿短,头尖身圆,用此鸡制做出了理想的”浑鸡”,韦陟品尝后十分满意。为了纪念厨师们用生命换来的珍品,就把浑鸡叫做“玩命鸡”,又因外形象葫芦,后人就把它叫做“葫芦鸡”。此鸡外形完整,外焦里嫩,肉心鲜红,酥脆清香。

腊羊肉 以西安老童家的为最好。肉心赤红,肉质酥烂,香而不腻,闻名国内外。传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德逃到西安。有一天,行至一条路口忽闻一股浓香扑鼻,停辇一查问,才知是回族老童家开设的羊肉店正在煮肉。慈禧尝后,连连称赞,命人书写“辇止坡老童家”的匾额赐送店主人。从此,辇止坡老童家的腊羊肉名噪全国。老童家腊羊肉在选料制做上都有独到之处。所用肉羊是从甘肃庆阳地区的西峰镇买回的。每年阴历八月买回, 圈养一个月,九月开始宰杀,加盐用大缸腌肉,每天翻一遍。十月份,把腌透的肉放入盐、小茴香、硭硝、花椒、八角、桂皮、草果等作料,下锅煮沸, 温火煮烂,捞出即成。这种腊羊肉一直要卖到腊月三十日为止,次年正月十五后再开始卖,夏天一般不卖。

粉汤羊 血做法是把煮熟的羊血块切成长条形,再用粉丝、豆腐、黄花、木耳、青苹作为作料,放在肉汤锅里合煮。吃法有两种:一是单做,即把配好的羊血、粉丝、豆腐等放在炒瓢里煮成汤菜,放上鲜红的辣椒油,单盛入碗,配合烧饼,边吃边喝。二是羊血泡馍,先将饪饪馍掰成小块,放入烧煎的肉汤里,加上羊血、粉丝,豆腐等,在煎肉汤锅里泡煮一会儿,放上辣椒、淋上香油即成。

烧驴腿 烧驴腿是陕西凤翔县有名气的风味小吃。它类似腊汁肉,但不同于腊汁肉,重在烧工,讲究细嚼慢咽.是最理想的下酒菜。每年到十冬腊月, 当地作坊便派人到甘肃、宁夏、陇东一带采购失去役力的驴子。宰杀后取用四条腿上的肉,切成条状,分层入瓮,逐层撒上土硝、食盐,上边压上石头。10 多天后取出曝晒。阴干后放入盛有松木水的铁锅中,加上八味香料,文火炖煮。熟后捞出晾凉,再放入原汤中煮,反复多次,直至肉块表面呈现霜状小油团,内部呈深红色即成。吃时切成薄片,加上香油,蘸着蒜水吃。

钱钱肉 钱钱肉是驴肉中的最珍品,原料是公驴的主殖器。制法与烧驴腿大致相同。其肉长不满一尺,粗似胡萝卜,呈黑红色。吃时,切成小圆片, 中间有一小孔,很像带孔的小铜钱,所以叫做“钱钱肉”。此品味道甜腻、绵软而香。

传说慈禧太后当年逃至西安,陕西巡抚端方为献媚讨好,特贡献烧驴腿、钱钱肉。慈禧尝后大加赞赏,命年年进贡 5000 斤,遂给凤翔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后来,慈禧太后发现钱钱肉是公驴生殖器,恼羞成怒,罢了端方的

官。从此取消了这一进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