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东 卷

第 一 章基本情况概述

广东省简称“粤”。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东接福建,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相望,北则与江西、湖南两省相接,是我国纬度较低的省份,北回归线横贯本省中部。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高温多雨,长年无冰雪。夏季很长,且多台风暴雨。

广东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种类多,主要有甘蔗(除台湾省外, 甘蔗占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各种水果、花生、茶叶、黄麻等 100 多种,广东海域广阔,江河密布,山塘水库众多,海洋捕捞以及淡水养殖业得天独厚。水产品产量约占全国的 1/5。由于以上的自然地理条件及经济资源条件,形成了广东饮食习俗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特殊性。概括地说,广东饮食风俗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以大米为主食。广东自古“以黏为饭,以糯为酒”。(清·《广东新语》)广东各地,无论是平原、沿海或是山区、城镇乡村,每日三餐几乎全是以大米为主食。当今广东有许多城镇,尤其是大中城市,诸如广州、深圳以及香港等地,早餐兴吃面食,甚至食用西餐,但就全省而言,仍是以大米为主食,面食为辅,或粥、或粉、或米制糕点,当然面制的糕点也不少。

二、嗜好甜食。广东人喜爱甜食,尤以暑天为最。广东人在日常饮食中, 把糖与盐看得同样重要。清代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云:“大抵广东人饮馔多用糖。”

三、喜欢杂食。以动物食物而言,除猪、牛、羊、鸡、鸭、鹅、鱼、虾之外,广东人还吃狗、蛇、鼠、龟、兔、猴、螺、蛙、虫等。有道是:“花草虫鱼,可为上菜;飞禽走兽,可成佳肴。”

四、讲究烹调。广东人调味以甜为主,酸辣次之。粤菜的制做有蒸、炸、浸、炆、焗、炒、炖、煎、熬等 36 种方法。重色彩,求镬气,讲刀法,食味道。故在广东盛传“睇(看)戏睇(看)成套,食嘢(物)食味道”的顺口溜。

五、季节性强。广东人的饮食习惯往往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有所谓“时菜”的说法。一般来说,冬春重浓郁,夏秋求清淡。热天多食清凉的食物,冷天多进摄滋补的炖品。如夏天喜食绿豆糖粥、莲子炖鸭;冬天爱吃狗肉火锅、三蛇烩羹之类。

形成广东饮食习俗的这些特点,除了上述的地理、经济等原因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国内各民族、各地域的饮食文化互相交流对广东的饮食习俗就有深远的影响。广东地处祖国南疆,据史籍记载,先秦时代越人还有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残余。秦汉时代,赵佗率中原军马与百越杂处,他们的饮食风俗才逐渐趋于开明。又由于水陆交通方便,广州又是秦汉以来华南的政治、经济中心,全国各地的食品、食法、食俗不断通过各种渠道传到广东。如四川盆地自古以来交通闭塞,但渝地出产的构酱,也能从夜郎经牂江运到番禺。据说南宋末年,宋少帝南逃,带了御厨到广东,不少宫廷的饮食风俗及食品的制法也随之传入岭南民间,逐步被广东人吸收。如前所述,广东盛产蔗糖,而粤人爱吃糖品,糖制的食品堪称全国之冠。但有些食法,便是由外地传入的。比如,广东乌糖的泡制及其食俗,据说是由唐太宗所派遣

的贡使传授下来的。《广东新语·卷十四》中写道:“乌糖者,以黑糖烹之成白,又以鸭卵清搅之,使渣滓上浮,精英下结,其法本唐太宗时贡使所传。” 再如,广东本无吃面食的习惯,到了宋代,中原地区的百姓南下,才逐渐传至粤地。据说“油条”(粤语叫“油炸鬼”)的食法就是这个时候传入的。同时,广东开放很早,汉武帝时,广东已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唐宋时代, 广州就是世界上大型的海港城市之一。阿拉伯、大秦(罗马)等国前来中国通商的人不少,随之也传来了外国的饮食风俗。以“烧酒”为例,据《广东新语》记载:“按烧酒之法自元始。有暹罗人,以烧酒复烧人异香,至三十二年,人饮数盏即醉,谓之阿刺吉酒。元盖得法于番夷云。”我国近些年搞改革开放,与国外的交往日益频繁,中西的饮食文化交流空前活跃,大大地改变了广东的饮食结构,饮食风俗也随之发生变化。上述种种原因,使广东的饮食文化,具有南北融汇,中西合璧的特点。

广东是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省份,98%以上是汉族。另外有黎、苗、瑶、壮、畲、满、回等少数民族。汉族居住区域的居民结构,也是比较复杂的。据史学家、民族学家以及人类学家的考究,广东汉族是由百越诸族以及汉民族相互融合而成的多元群体。他们在历史的迁徙、融合的过程中, 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各自的风俗习惯,这就构成广东民俗的多样性、丰富性及某些方面的特殊性。就饮食而言,广东的汉族饮食文化也是相当复杂的。其饮食风俗,可谓是一个交叉的多面体。所以要划分广东的饮食风俗类区, 也只能大致地划分。现根据这个多元群体的历史性、地域性以及其方言类属, 试划分为三个食风区,即广州方言食风区、河洛(福佬)方言食风区及客家方言食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