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卷

第 一 章基本情况概述

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腹地,介于内蒙古高原、陕北高原、豫西北山地和华北平原之间。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山地面积大,占全省总面积的 4/5 左右,平川区不到 1/5。东、西部为山地丘陵,中部为陷落盆地,地势高低悬殊。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北部属温带半干旱地区,中南部属温带半湿润地区。

气温自南向北递降,降水量分布极不平衡。不同类型的地区,分布着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北部多以耐寒、耐旱生长期较短的莜麦、大豆、山药蛋(土豆)等作物为主;中部与东南部多以谷子、玉米等杂粮与小麦为主;南部地势较平坦,气候温和,以小麦为主。

山西人历来“专力农耕”,人民群众的饮食以粮为主,粮食的种类与制作是区别各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特点的重要标志。

山西境内,汉族占全省人口总数的 90%以上,回族较少,另外还有少数蒙族、朝鲜族等。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千百年形成的文化传统,在这里表现得尤为突出,尤其是作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饮食文化, 更是丰富多彩,独具特色。长期以来,尽管山西处在发展缓慢的封闭式封建社会里,但从春秋战国开始,山西就成为古代各民族大融合的地区。考古与历史文献说明,在春秋时期,山西北部与中部地区就是中原人民与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到了秦汉时期,居住在长城以北地区的匈奴人、鲜卑人与西部的羌人等少数民族,不断入居山西。唐代,山西手工业与商业,执全国之牛耳。太原地区,是当时向外传播华夏文化的中心之一。北宋时期,经济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了南宋,当时有一部分山西人南迁,把中原先进的文化带到了长江流域。到元代,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曾作了如下描述:“太原府工商颇盛,产葡萄酒及丝,有商人至印度通商谋利,平阳府居住商人不少。” 明代,山西又是民族大迁移的地区。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洪武年间, 曾迁山后、泽潞之民于河北,迁山西民于安徽、江淮、河北、山东和河南一带。永乐年间,又迁山西中部、西南、东南部民“以实北平(河北)”。据传,当时大部分移民搬迁之前,都在洪洞县集中,故许多地方群众都传说自己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从明代中期直到清代,山西商人十分活跃。沈思孝《晋录》中曾说:“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他们的足迹踏遍长江流域和沿海各大商埠。尤其是平遥、祁县、太谷商人票号,有的经营活动扩大到莫斯科及日本和南洋各国。外邦的饮食文化通过这些商人又传到了山西。现在祁、太地区的喜庆筵席菜肴及烹制方法就有不少是从国外传进来的。

近几年来,农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农作物的种植比例得到合理调整, 生产迅速发展。目前全省大部分地区都逐渐以细粮为主食了,食物的花样品种也逐渐增多。

山西人民的饮食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自古云“十五国风晋最俭”,山西人物质生活历来具有俭朴的特点。尚俭,不仅被告为一种美德,而且成为人们日常道德行为的规范。“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明代《广志绎》载:“晋中俗俭朴,古称有唐、虞、

夏之风。百金之家,夏无布帽;千金之家,冬无长衣;万金之家,食无兼味。” 习惯于粗茶淡饭,日常多是重主食,轻副食;重数量,轻质量;多制稀食, 少制稠食。所以邻里早晚相遇,常用的客套话为:“喝了没有?”老年人戏逗幼儿常用“粘粘窝窝米面调和”的俚语。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 尚俭之风虽有减弱的趋势,但是广大人民还是把勤俭作为一种美德加以推崇。

山西人一日三餐,基本上是早饭稠,午饭好,晚饭稀。晋西北部分地区日常两餐(时间约在早上 10 时和下午 5 时)。晋东南沁水县则一日五餐:起床后即先吃早饭,后上地干活,8—9 时吃“饭时饭”,午、晚饭如常。冬夜长,要吃“夜坐”(在临睡前再吃一顿夜餐)。夜餐一般吃油食或煎饼。人们喜欢边吃边聊。

在日常饮食中,历来不大重视副食。除非过节待客,一般不搞一餐数菜。一日三餐,多以咸菜、酸菜佐餐。然而主食花样之多,实为外地人称奇,有“一面百样吃”和“七十二样家常便饭”的说法,煮、蒸、烤⋯⋯每类不下几十种花样。仅以煮食为例,有揪片(掐疙瘩)、面条、切拔拔、拨尖(耳拨面)、抿尖、擦尖、拨鱼(拨股)、搓鱼鱼、圪垛垛、拉面、削面、饸饹、煮疙瘩等,配上不同浇头、菜码和小料,风味情趣各不相同。

群众的日常饭菜随寒暑更替发生季节性变化。夏季农忙天长,饭食多是耐饿的干饭,冬季农闲天短,汤、干掺半。夏季鲜菜上市,习惯制作各种应时饭菜,如蒜苔炉面、豆角炉面、韭菜饺子等。秋季庄稼登场,喜欢以新粮制作饭食,如玉菱面煮疙瘩、红薯稀粥等。

醋是山西城乡居民日常生活必备的调料。山西陈醋名扬省内外。“久在山西住,哪有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是闻名全国的。除菜肴中要放醋外, 吃各种面食都把醋作为主要调料佐食。或用以醋稀释的蒜泥佐食。

山西生产醋的厂家之多、质量之高也是其他省市所不及的。如太原市清徐老陈醋具有醇、酸、味烈、味香、清亮、不沉淀,以及挂碗等特点。此外, 陵川玉泉老陈醋、榆次南堡老陈醋、壶关辛寨老陈醋,都具有酸度适宜、色佳味香、贮存期长等特点。

山西人饮酒之风历来很盛。山西的酿酒业一向很发达,而且酿造出不少驰名省内外的名酒,如汾酒、竹叶青、桑落、洪洞县的玉露、临汾的襄陵、隰县的琼浆、太原的玉液、榆次的堡子酒等都很有名。其中,汾阳杏花村义泉涌酿酒厂的汾酒早在 1915 年就获得了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的大奖章。

在山西,城乡居民在食俗上的差异极大。城市居民主食多以白面、大米为主,杂粮品种有限,因而主食花样比较单调。农村居民多用粗粮制作主食、食品花样相对较多。据晋东南地区统计,仅用玉米面蒸、烙、煎制的干粮就不下一二十种。吃饭时,农村居民日常多有分餐进食之习。人手一碗,盛满饭菜,天气暖和时,多食于户外,或蹲或坐,边吃边聊。晋西北有部分具平素吃饭有一种坐炕而食的习俗。在炕中间放一木盘,内放碗、筷、盘等餐具及咸菜,锅端在炕上,全家人围坐一圈,长者居内,幼者居外,主妇坐于炕边上,同时用饭。城乡人民在待客方面,饮食上也有很大差别。城市人讲究副食,家里来客要多炒几个菜,以菜的多少来衡量待客的热情程度。乡下人待客却把主食看得很重,并以碗中饭盛得满与浅为标志,满则“大气”,浅则“小气”。

山西境内也不乏名特食品,下面介绍几种。

平遥碗脱子 是山西地区酒席宴上的下酒好菜。创始人是平遥县城南堡村厨师董宣,至今已相传五代。据说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到西安路经平遥时,吃到董宣碗脱子赞不绝口,予以重赏。其制做方法,过去是用茭子面

(高粱面)做原料,如今多用精白面,每公斤面加 50 克熟油、少量盐水及大料粉,和成硬面,再加水调成软面,分放到直径为几厘米长的碟子内,入笼蒸熟。冷却后切成条,加入醋、蒜汁、芝麻酱、大料水拌匀即可,是夏季美味冷食。冬季则要放山药丝、黄豆芽等各种辅料,用猪油炒一下便可。

长治腊肉(五香酱驴肉) 是全国腊肉中最稀罕的品种。在清代曾是贡品。做法是用 50 公斤驴肉、花椒 100 克、茴香 100 克、食盐 150 克及各种药料配制而成。成品色泽红润,香甜酥软而不腻。

头脑 是山西省太原市的一道古典食疗名食。据说是明末清初的爱国诗人兼医学家傅山所创制。他的母亲年迈多病,进食很少,傅山便为母亲创制出八珍汤,他母亲食后果然康复了,当地人亦称此品为“名医孝母剂”。不久,傅山便把这八珍汤的配制方法交给一家饭店制做出售,汤名改为“头脑”, 饭店易名为“清和元”。每当傅山给需要滋补的人看病时,便告诉他们去“吃清和元的头脑”,意为吃清朝和元朝统治者的头脑。头脑的制法是在一碗面糊汤里放上三大块羊腰窝肉、一块鲜藕、一条长山药及黄芪(中药)、黄酒、高曲等,上面撒些腌韭菜末。吃时要佐食一种叫“帽盒”的炉烤面饼,把它掰成小块泡在头脑中,入口咸香耐嚼。常食头脑可益气调元、活血健胃。

黄瓜干(桂干) 此品在清代曾是贡品。乾隆皇帝曾亲赐书称之为“龙筋”。这是用鲜黄瓜焙制而成的一种干菜,色鲜、味香、质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