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临夏州的穆斯林食风

被誉为“陇中碧玉”和“东方小麦加”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居住着回、东方、保安、撒拉等兄弟民族。人们日常以面食为主,面片、面条是家常饭。

夏季多吃凉面。烤饼、苦豆子馍馍、园锅子馍馍也是富有地方特色的面食。比较著名的地方风味食品有下列几种:

临夏酿皮子 这种风味小吃以临夏回民制做的为最佳,色泽黄亮,质地柔筋,味道浓香,据说在清朝末年就有很高的声誉。做这种食品,要先制面皮,面与水的比例是 1:2。先调成稠糊,再陆续加水调成稀糊,同时加入少许盐、碱以使面糊能拉成线条为宜。然后舀在酿箩中蒸熟,抹上素油晾凉。吃时切成条,放在碗中,放一撮焯熟晾凉的绿豆芽,调些精盐、芥末、芝麻酱、蒜泥、醋和辣椒油等,使人食欲顿生。

手抓羊肉 本系藏族传统食品之一,因用手抓取大块煮熟羊肉来吃而得名。后来因饮食文化相互影响,在回、东乡、撒拉、保安等族中也广为流传, 且有后来居上之势。每逢佳节、喜庆丰收或是贵客临门,好客的临夏人民都要烹制新鲜羊肉款待宾客。其做法是把带骨羊肉剁成约 13 厘米长、7 厘米宽的长条,入清水中浸泡半小时,洗净入锅,用旺火烧沸,撇去血沫,放入生姜、花椒、小茴香、三奈、胡椒(扎包)和草果、料酒。用小火煨至汁浓肉烂时捞出,控净汤汁。最后用葱花、花椒炝锅,烹入少许醋,放入熟羊肉块翻炒几下,装入大盘上桌。吃时佐以精盐、蒜泥、香菜、辣椒油。

桶子肉 这是临夏的一种民间小吃。据说清光绪年间临夏有个姓马的回民经营羊肉,虽然肉香量足,但因地处偏僻的深巷,生意不景气。后来他便做了一个可以背在背上的大木桶,把肉装在桶里,背到闹市上,配上大饼一起出售,深受顾客欢迎。桶子肉用料讲究,制做精细,专取羊胸肉一块、肋肉两块、前后腿肉各两块,先加少量水,水面与肉齐平,甲旺火煮片刻,再加胡椒、草果、鲜姜、生蒜、食盐等用小火煨半熟。取出后,在肉表面抹上清油。再将锅内余汤澄清,把肉重新放入汤锅中加盖用小火焖熟,然后装入木桶盖严即可上市出售。

临夏黄酒和酒肉黄 酒以郭家酒坊所产黄酒为最。相传郭家酒坊传子不传女,已延续三代,有近百年的历史。他们选用上等黄米,用甜曲发酵,分解出大量的葡萄糖,然后加入酒曲,装缸密封。数月或数年后,加纯净的井水榨出 18 度左右的黄酒。此酒色泽金黄,香味醇厚,甜酸适度,具有活血、提神的功效。临夏酒肉是黄酒和站羊(指在羊圈中喂养的)肉烹制成的。做法是把精丰肉削成纸状薄片,在黄酒未开之前下入酒锅,片到酒沸,连酒带肉盛入碗内而食。嚼片羊肉,呷口黄酒,酒甜冽,肉香嫩。黄酒丰肉是一种很好的补品,临夏人往往将其作为高级早餐来享用。

阀子面肠 这是临夏回民的风味食品。西北民歌《花儿》中有这样的歌词:“腮肉蹄子肚梁子,专吃个面肠与阀子。”赞美的就是阀子面肠。阀子与面肠做工基本相似,都是用新宰的牛、羊肠做肠衣灌制而成的。区别是用料不同,阀子以牛羊肉内脏为原料,把新鲜的牛羊的肝、肺、心等剁碎,和上清油、羊油、味精、葱末和其他调料拌匀后灌肠,然后扎封好,煮熟即成。面肠的原料是以上等面粉为主,配以各种作料,搅成糊状,用漏斗灌入肠衣中,扎封好,入锅中煮熟。捞出后,用刀切碎,把阀子同面肠和匀。吃时, 放入碗里,搭配上少许羊头肉和蹄筋,调上辣油、蒜泥、胡椒、香醋、味精等,外加一撮芫荽或葱末,随着碗里腾起的香气就可以吃了。临夏三道桥和南门广场上每到夜晚,灯火辉映,不少人特地慢游到此品尝阀子面肠。若在冬季,小贩们则将小型炉灶担到街上,放上一口平底锅,将切好的阀子、面肠用丰油在锅中烙得油汪汪、吱吱响。起锅后加上调料食用。

临夏州回民待客的礼仪一般是:客人来了,请上炕入座,敬三香碗子茶, 端出抽饼招待。如果贵客临门,定要宰鸡招待。最常见的是吃生炒小鸡、粉炒鸡肉。鸡臀要请主客吃。最尊贵的客人则要杀羊款待。一般妇女不接待客人。

居住在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的东乡族也很注重礼节。每逢来了客人,要远远出门迎接,客先行,主随后。请客上炕坐,献上盖碗茶。这种茶是用茶叶加上冰糖、桂圆,用沸腾如花的“牡丹花”水冲制。然后请吃清油饼。主餐是长面。主人(除非是上了岁数的老人)不和客人一同喝茶吃饭,否则被视为对客人不敬重。主人只能殷勤地为来客添茶端饭。最有趣的是款待贵客要吃烤全羊或手抓羊肉,由主人执刀将全羊均匀分成若干份, 年龄最长者动手先吃,之后大家才能吃。主人一直站在地上招待客人。男女客人分开,分别由男女主人招待。送客时,要赠给客人一些家乡特产,并且送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