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白话方言区食风

本食风区以桂东南为中心,包括桂西的一部分区域:东至贺县八步,南至北海市,西至百色市区,北至武鸣县。以汉族为主,此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膳食爱好等,与广东的广州地区相近,习惯上称为:“两广食风”。一、日常食俗

俗话说:“依山吃野味,傍水食海鲜。”桂东南的农业区,以盛产水稻著名。正所谓“七月早禾先割,八月早稻先尝,九月重阳美酒,十月挑谷进仓”。(《桂俗风谣》)大米是当然的主食,但制作花样也很多,食来并不单调。

冬豆糯米饭 制作此饭,将剥好的冬豆与芋头丁、鲜肉丁、虾米炒熟后, 再与已煮成八成熟的糯米饭调味烩炸至熟,然后再放入葱花、炒花生米拌匀即成。此饭香糯味浓。每食此饭,邻居之间必互相馈送,以示睦邻友好。

腊味煲饭 此饭多在冬至时吃。此时各家各户均在自家门前、楼廊里晾制各种腊制品,如腊猪肉、香肠、胗肝肠,腊整鸡、整鸭等。烹制腊味煲饭, 先淘好新收下的粘米,下“煲”里,注入适量水,以旺火烧佛,再将腊制品经清水漂洗后放入,再烧煮一阵儿即压火“煲”着。随着锅盖下冒着的阵阵蒸气,就可闻到腊味独特的浓香味。

讲究饮食之家,将“煲”熟的腊味改刀,拌以香葱、蒜、芫荽等作料, 一家人围桌而食;不大讲究之家,各盛一碗饭,饭上加一块腊味菜就可以了。随着电饭煲的普及应用,腊味煲饭已成为这个地区最方便的快餐了。

荷叶包饭 荷叶包饭是夏季之食。夏季天气炎热,白米干饭难以下咽, 吃粥又不顶饥,人们就利用鲜荷叶制作荷叶包饭。各家日常包煮的荷叶饭, 有“纯清”和“包馅”两种。所谓“纯清”,也就是说荷叶里裹的是泡洗好的新米,不经调味,蒸熟或煮熟后,配肉食、蔬菜食用。所谓包馅的荷叶包, 做法也并不繁杂:取大张荷叶,在叶面上放泡洗后经调味的黏米,米面上再放肉及蔬菜。将荷叶包裹用草绳拴好,入锅或蒸或煮即成。每包包饭百克左右,形状有方形的、圆形的,也有三角形的。上学的孩子也喜欢带荷叶包吃。

冷饭粥 在煮晚饭时,多下些米,每日饭皆有余,一是取个吉利,二是为第二天的早饭准备下米饭粥。

在副食方面,岭南的丰富物产为岭南人的饮食带来了无限的乐趣。白话方言区的人嗜好尝海鲜,沿海人餐餐都高不开海味菜,除了一般的炸、炒、

煎外,特别喜欢清蒸海鲜。”一鲳二鳗三就马鲛郎”是当地人选择海鲜的标准。所食海鲜中,饶有兴趣的是食海蟹和鱼生。

海蟹在中秋节过后大量上市,体大肉肥。食法以吃醉蟹和姜醋蟹为主。醉蟹的制法是:将活蟹洗净,待蟹吐出腹中水,便将蟹放入平底瓦坛内,加满白酒和香味水,盖好盖。浸醉 3 天后即可食。食时只摆酒碗和调味料,不用筷子。另一种吃法是将活蟹洗净后略腌一下,用油滑熟或用水煮熟,然后以姜茸、香菜加醋调味。食者呷一口酒,取蟹在味碟中打个滚即送嘴中大嚼, 气氛十分热烈。

吃鱼生多现钓现食,既可享垂钓之乐,又可满足口腹之欲。一般是取刚钓上的鳜鱼或草鱼,重量在千克以上者,放在洁净的砧板上,刮鳞去鳃去内脏,取肉去皮,将鱼肉在洁净的布上切成薄片放碟中.另备炸花生米、酸姜丝、酸辣椒丝、酸噑头丝、葱白丝、蒜茸、白糖、米醋、生抽、胡椒粉、熟花生油等。吃时,夹起鱼片往白酒(度数较高)里拉过,再拌以味料,口味清爽, 鲜甜带香,回味无穷。

在蔬菜瓜果方面,季节性较强,四时皆有应季的品种。

春季到来,万物复苏,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以嫩笋制佳肴,是当地主妇之长。其中又以酿金竹笋为此类菜的代表。制法是:取大小均匀的金竹笋, 把笋内节挖空,放沸水锅里氽煮一下以除去苦涩味,然后将瘦肉、香菇、虾米做成肉馅,酿入竹笋内,入炒锅中煎炆,继而投入蒜米、豆豉、盐、酱等调料,炆至透味即成。此菜甘甜清香。当地人说:”吃了金竹笋,生活节节高。”

酿马蹄,也是具有特色的家常菜。马蹄(即荸荠)可作为水果吃,清甜爽脆,用来做酿菜,可以说是当地人的一大发明。方法是,在去皮的马蹄中挖一个孔(也有的只简单地将马蹄切成两厚片),将用瘦肉或鱼胶调成的馅酿在孔内或夹在厚片当中,入蒸笼里蒸熟,入锅勾个味芡即可食用。若作为下酒菜,还可将酿好的马蹄裹以面粉糊入油锅炸成金黄色,外酥脆,内甜香。当地人说:“吃个酿马蹄,生活更甜美。”

另外,春季常食的菜肴还有酥炸春卷、肉炆春笋、蒜子炒蕹菜、鲜菇瘦肉汤等。

夏季菜肴更丰富,常食之菜有凉拌茄子、豉椒炆良瓜、白斩鸡、清蒸活鲜鱼、排骨冬爪汤、夜香花蛋汤、子姜炆鸭、清炒南瓜苗等。较有特色的是炒南瓜苗和做南瓜花酿。

南瓜苗即南瓜的嫩藤,采下后剥皮抽筋,再掐成 3 厘米长的段,加蒜爆炒,食来脆嫩鲜甜。到了吃南瓜花的季节,家庭主妇们一清早就守在菜农挑菜上市的路口,争先恐后地购买南瓜花。有了南瓜花,还要准备水豆腐、瘦肉、虾米、葱和油条。然后再细心地摘剥花蒂、芯和花茎,不能把花朵摘烂。一朵朵洗干净。再将瘦肉、虾米剁茸,葱、油条、瓜花颈切小丁,加调料与控了水的豆腐一起搅拌成馅,酿在花朵内,入笼蒸熟或入汤水锅里炆熟。吃时佐以豆豉汁,有南瓜花的独特香味。

苦瓜 当地人称为良爪。在苦瓜里,或酿以香菇、鲜肉、鱼胶馅,或酿以糯米及肉馅,煎炸或蒸透后淋以蒜豉汁,或煎炸后加蒜鼓汁炆透味。吃来有苦尽甘来的感觉,味感丰富。

茄子 白话称为矮瓜。每到仲夏茄子上市,各家喜欢做茄子酿吃。多将茄子切圆块,用盐腌一下,将馅料酿在茄夹里,外面裹以面粉、泡打粉浆,

入油锅炸成金黄色食用。因炸出的茄酿形圆、色金黄,俗称金钱茄盒,有祝人发财之意。

酿辣椒 采用当地所产的黄绿带白色的灯笼椒,这种灯笼椒微辣带甜, 内瓤少而空,很适合做辣椒酿。当地流传着做此菜的口诀:“剁猪肉,调肉馅,马蹄香菇嗯晒要,只要豆腐碎一点;拿辣椒,去丁丁(去辣椒蒂、籽), 酿肉馅,放镬煎,蒜豉葱来一齐调,炆个透,尝个先,好味好味先上席。”

一进入秋天,肉炒茭笋、酿豆腐泡、炸茄子酿、腊味炒芥蓝、豆腐西洋菜汤、板栗炆也相继上市。秋天藕菜上市,人们吃藕菜尝鲜。藕菜的吃法有炒藕片、猪骨煲莲藕、蒸藕饼、酿甜藕等。酿甜藕的制法,取粉松味甜的莲藕,洗净外表皮,除去两节头,将藕肉各孔冲洗干净,把瘦肉、香菇剁成细泥胶状,调好味,酿进莲藕孔内,入笼蒸熟或放锅里煮熟,再切成片,淋进葱酱味汁食用,既粉松,又甜香。

桂东南容县沙田以盛产柚子著名。沙田柚原名杨核子,相传是由沙田村一名在外地做官的人带回的种子,经本地培育成良种。当地人吃柚子,总是将柚子皮留下来做酿菜。做此菜,将晾干的柚皮经过炭火烘烤,再用清水浸泡,刮洗干净(刚剥的袖皮则削去表面一层青皮),入水中煮去青皮的油味, 改刀后,再入鲫鱼汤中煮制入味,捞出沥去部分汤水,酿以肉馅(以半肥半瘦的猪肉、香菇、虾米、葱白等制成),放大碗中扣好,注入鲫鱼汤,加葱姜入笼屉蒸熟,滗去汤汁,勾以芡汁即成柚皮酿。此菜入口软绵爽滑,味鲜甜汁厚,香气浓郁。

冬季人们最喜打边炉(火锅),吃狗肉,还吃炒油麻菜、枸杞蛋花汤、荷兰豆炒肉、冬笋肉片等。

当地人“打边炉”,可荤可素,可丰可俭,调味也可随自己的爱好而变化。常用的原料有牛百叶、牛肝、牛腰、牛柳肉、草鱼片、猪肝、猪肚、粉肠、猪脊肉、生菜、菠菜、菘蒿菜、腐竹、粉丝、豆腐、蘑菇等。更多的人打边炉喜欢用狗肉,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叫做“湿水棉花——没得弹(谈) 了”,也就是说好极了。一般都是选一岁龄雄性狗,宰杀后,放血去毛,除内脏,切大方块,煮沸一次,再洗净重加水和香料煮至八成熟,去骨切厚片, 再用油爆一下,加调料焖煮入味,重入原汤中烧炖,待肉烂不散时,移入边炉上席。吃时调制微辣鲜咸的味汁,配以豆腐、生菜、菘蒿菜等,边煮边吃。当地人说:“饮了狗肉汤,冬天可把棉被当!”可见当地吃狗肉之盛。

白话方言区的人们严冬还喜吃什锦生菜包。这时“玻璃生菜”上市,煮上一小堡放有虾米、叉烧肉、花生米等配料的糯米饭,一家人就可以围坐在边炉旁,包生菜包吃了。方法是取一生菜叶,放在手心上或碗里,上面放一小团糯米饭,再夹一些生肉料,放边炉中烫熟,蘸些味料放在饭团上,最后放一小撮芫荽,用生菜包住,就可食用了。也可将包好的生菜包放边炉中烫一烫再吃。有的家庭还习惯用咸酸菜做菜馅,既开胃又醒酒。生菜包一般不宜包得过大,最好是一口一个。

白话方言区的小吃品种丰富多彩,“晚间行街散散步,夜宵多味醒醒目。”白话方言区的人们,都有晚间去娱乐、散步并品尝小吃的习惯。

夜宵的品种,随地域、季节不同而各具特色。梧州地区人们,春夏两季喜吃田螺、凉拌河粉、艇仔粥(将烹熟的鱿鱼、肉丝、蛋丝、木耳丝、油条等盛于艇状木器中,吃时再放于带味的粥碗里)、海带绿豆沙、卤凤爪(鸡爪)、卤凤翼、甜酒鸡蛋汤、云吞、汤圆等;秋冬季则多吃什锦狗肉边炉、

炖盅鸡、生料河粉及白切狗肉等。玉林地区,人们春夏两季喜吃凉拌牛巴米粉、牛巴肉丸汤粉、田螺、白切鸭、爽脆汤圆、爽肉云吞、牛腩汤粉、罗汉果蛋羹、甜酒蛋汤等;秋冬两季除上述一些品种外,还增加原味狗肉火锅、白切鹅、米粉等。南宁、钦州、北海、百色等地,较有特色的有老友面、野味煲、煲子饭、海鲜粥等。

沿海、沿江的市县,如南宁、梧州、北海、钦州、贵县、桂平、平南等地,人们一日三餐都少不了茶水,特别喜欢饮早茶。早晨 5 点多钟,饭店、酒肆中,人群熙熙攘攘,便是饮早茶者。茶多为清茶和红茶。茶具一般是紫砂茶具。

朱砂茶具所泡之茶,能保持茶叶的清香味,且泡好的茶隔夜都不会变味。喝早茶,配食的茶点有伦敦糕、马蹄糕、干蒸烧麦、澄面虾胶、糯米鸡、咸水角、肠粉、冬菇滑鸡、凤爪、牛肉巴等。

在梧州市,除饮早茶外,人们还喜早晨饮冰泉滴珠豆浆。这是一种极浓稠的豆浆,用汤匙盛起倒下,豆浆呈滴珠状流下,故得名滴珠豆浆。因而有“到梧州,不饮冰泉滴珠豆浆,不算到过梧州”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