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比率分析
对于组织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不同度量之间的比率分析,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和必需的控制技术或方法。“有比较才会有鉴别”,也就是说,信息都是通过事物之间的差异传达的。
一般说来,仅从有关组织经营管理工作成效的绝对数量的度量中是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的。例如,仅从一个企业年创利 1000 万元这个数字上很难得出什么明确的概念,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企业的销售额是多少;不知道它的资金总数是多少;不知道它所处的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是多少;也不知道该企业上年和历年实现利润是多少;等等。所以,在我们作出有关一个组织的经营活动是否有显著成效的结论之前,必须首先明确比较的标准。
企业经营活动分析中常用的比率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财务比率和经营比率。前者主要用于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后者主要用于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的状况。
(一)财务比率。企业的财务状况综合地反映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通过财务状况的分析可以迅速地、全面地了解一个企业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情况:了解企业资金利用的效果以及企业的支付能力和清偿债务的能力。常用的财务分析比率有以下几类。
- 资本金利润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分析其资本金利用效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用资本金利润率这一重要指标。它是财务绩效的最佳衡量尺度, 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计量比率。
- 资本金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金 = 利润总额 × 100%
利润率
资本金总额
式中,利润总额指的是税前利润;资本金总额指的是企业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
资本金利润率说明的是一定时期企业投入资本的获利水平,它是直接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尺度,具有重要的现实经济意义。企业人、财、物、供、产、销等各方面工作的好与坏,都会影响这项指标。企业的固定资产利用率高,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快,用同样的资本可完成更多的财务成果。资本金利润率,应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或债券利率,企业才能继续经营下去。
- 国有企业为了考察一定时期资本金的增值情况,一般应用资本金增值率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金 = 资本金年末数 − 资本金年初数 × 100%
增值率
资本金年初余额
- 销售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
- 销售利润率,或称销售收入利润率,是反映实现的利润在销售收入
(或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比重越大,表明企业获利的能力越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利润率
= 利润总额 × 100%
产品销售收入 或营业收入
- 营业收入利税率,是衡量企业营业净收入获取盈利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利税率
= 利润总额 + 销售锐金 × 100%
营业收入总额
- 成本费用利润率。指利润总额与营业成本(销售成本)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营业成本、各项费用获利水平的指标,表明企业在成本降低方面取得的经济效益如何。其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费用 = 利润总额 × 100%
利润率
产品销售成本
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均是收益性指标,受企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影响,但不受生产规模大小的影响。因而可以比较本企业不同时期的经济效益。
以上三种指标属于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比率指标,分析这些指标的目的在于考察企业一定时期实现企业总目标的收益及获利能力,分析企业以一定的劳动占用和劳动耗费取得多少盈利。
- 资产负债率。指企业负债总额与企业全部资产的比率,即在企业全部资产中负债总额占多大比重,用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也就是反映债权人借出资金的安全程度。因此它是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晴雨表,负债的比例越低,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得到保障的程度越高。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 × 100%
全部资产总额
- 流动比率。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用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合计数 × 100%
流动负债合计数
企业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一般表明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强。同时,用流动比率去衡量企业资产流动性如何。一般要求企业的流动资产在清偿流动负债以后,应基本满足日常生产经营中的资金需要,但并不意味着流动比率越大越好。从企业的角度看,过大的流动比率说明经营管理不善,因为它很可能是一种不能利用的现金、超出周转需要的各种存货和造成过于扩张的应收帐款这种拙劣的赊销经营方式的一种信号,这也就意味着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企业经营资金周转效率和获利能力,同时,企业很可能没有充分利用它当前短期信贷的能力。当然,如果比率过低,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较差。经验表明,2:1 左右的流动比率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是比较适合的。但各行业生产经营方式不同、生产周期不同,对资产流动性的要求并不一致。因此,要根据不同具体情况确定标准比率,作为考核的尺度。
- 速动比率。指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所谓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存货等非速动资产后的差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速动比率 = 速动资产 × 100%
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反映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速动资产具体来讲,只包括流动资产中的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短期投资、应收帐款、有价证券等能变现的资产。国外有的公司又将速动比率称为“酸性试验率”。所谓“酸性试验”(Acidtest)是指足以证明某事物价值的决定性的测验。速动比率的目的是要测试:假设存货根本没有什么价值可以留下时,在真正的危机出现的情况下,流动负债的收集能力(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有多大。作为企业面临困境时对偿付能力的有效的测量,这种比率是非常有用的。一般认为这个比率低于 0.6,就
说明某些事情或某些地方可能很糟糕;而低于 0.4,就已经接近了破产的边缘。在美国,一般认为这个比率在 100%以上为好。但是,从经营的动态性角度来看,速动比率应为多少合适,最好还应同时分析一下企业在未来时期的经营情况。
以上三种比率,是用于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企业在经营中需要从银行或其他途径获得贷款或投资。作为贷款者或投资者必然有两方面的考虑,他们既乐于投资到一家经营成功的企业中,但又非常小心地判断该企业有无发生清算破产的可能性以及收不回其资金的风险。因此,在国外,贷款者或投资者通常使用上述这三种比率来估计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还债务的能力。
- 应收帐款周转率。指企业赊销收入净额与平均应收帐款余额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收回应收帐款效率的指标,反映企业应收帐款的流动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帐款 = 赊销收入净额 × 100%
周转率
式中,
平均应收帐款余额
赊销收入 = 销售 − 现销 − (销售退回 + 折让 + 折扣)
净 额 收入 收入
期初应收 + 期末应收
平均应收 = 帐 款 帐 款帐款余额 2
应收帐款周转率反映的是企业一定时期内销售债权(即应收帐款的累计发生数)与期末应收帐款平均余额之比,表明销售债权的收回速度。收回速度越快,说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
- 存货周转率。指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销售能力和管理存货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 = 销货成本 × 100%
平均存货
式中, 平均存货 = 期初存货+ 期末存货
2
存货周转率反映企业存货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和利用的程度,即利用存货的效率如何,或者存货是否过量。在一定时期内周转率越高,即周转次数越多,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越少,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
以上两个比率是用于分析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
上述三类八个财务比率,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并且彼此间构成一种等级结构,有人形象地称之为“财务比率金字塔”,如图 24—1 所示。
销售利润资金平均余额
销售利润 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 固定资产十流动资产
工厂成本 销售费用 固定资产 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 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 固定资产+流动资产
原材料
销售收入
广告费
销售收入
生产设备销售收入
储备资金
销售收入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工资及附加费
销售收入
售后服务费
销售收入
土地和建筑物
销售收入
生产资金
销售收入
现金+畅销证券+应收帐款流动负债
企业管理费
销售收入
管理费 销售收入
动力及运输设备
销售收入
产成品资金销售收入
资金总额负债总额
Μ Μ Μ
发出商品 Μ
销售收入
Μ
图 24—1 财务比率金字塔
(二)经营比率。前面已指出,财务比率是衡量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综合性指标。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更直接的比率,可以用来进一步说明企业的经营情况。这些比率称为经营比率,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 市场占有率。又称市场份额,指的是企业的主要产品在该种产品的市场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对大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经营比率,是应当为之奋斗和捍卫的目标。因为只有取得了稳定的市场占有率,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才能获得可观的利润。而市场占有率的下降,是一个企业开始衰败的最显著特征。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是,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可能被销售额的缓慢增长所掩盖。例如,当一家公司在一个增长率为 10
%的市场中年销售额增加 5%,这仍然说明它的市场占有率在下降。
-
相对市场占有率。当缺乏总的市场规模的统计资料时,可以采用相对市场占有率作为衡量的指标。常用的相对市场占有率指标有两种:一种是某公司的销售量与该公司所在市场中占领先地位的最大的头三名竞争对手销售量总和的百分比;另一种是与最大的公司销售量的百分比。
-
投入一产出比率。用作控制度量的投入一产出比率是对投入利用效能的直接测量标准。其中一些比率采用的是实物计量单位。下面是几项常见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测量标准。
- 投入方面。 1)工资及奖金;2)实用工时;3)生产能力;4)主要原材料;5)能源;
等等。
- 产出方面。1)产品产量;2)销售量;3)销售收入;4)工业总产值;等等。
几乎每项投入都能够同产出的任何一项对应成一对比率,以衡量某一方
面的经营或管理效果和效率。例如,工业总产值比工时总数(或工作日总数) 为时(或日)劳动生产率;能源消耗量与工业总产值之比为产值能耗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