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管理层次的划分和管理宽度
一、管理层次的产生
当生产力十分低下,社会分工极其简单的时候,基本的生产劳动是个体的,计划、组织、实施、执行直至成果的享受,可能都是一个人。所谓的管理者也就是劳动者自己。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活动也复杂起来。劳动的方式逐渐由个体向群体发展,一项工作往往需要有几个人一起做,并有分工协作,这就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出现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一开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比较简单,管理者领导较多的人尚能有效地实现目标。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增长,组织规模越来越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随之复杂化。为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管理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对于一个主管者来讲,其能力、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度的,例如现代心理学研究定量地证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同时思考两个以上问题时,思维效率将大大降低。因此,主管者要想有效地领导下属,就必须考虑究竟能直接有效管辖多少下属的问题,即管理宽度问题。
管理宽度(Sp an of management)又称“管理跨度”或“管理幅度”, 指的是一名主管人员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是有限的。当超过这个限度时,管理的效率就会随之下降。因此,主管人员要想有效地领导下属,就必须认真考虑究竟能直接管辖多少下属的问题,即管理宽度问题。换句话说,超过了管理宽度时,就必须增加一个管理层次(Administrative leve1s)。这样,可以通过委派工作给下一级主管人员而减轻上层主管人员的负担。如此下去,便形成了有层次的结构。但是,上级主管人员减轻这部分负担的同时,也带来了监督下一级主管人员怎样执行的工作负担,而监督也需要时间和精力。所以,增加管理层次节约出来的时间,一定要大于用于监督的时间,这是衡量增加一个管理层次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
管理层次与管理宽度有关。较大的宽度意味着较少的层次,较小的宽度意味着较多的层次。这样,按照管理宽度的大小 及管理层次的多少,就可形成两种结构:扁平结构和直式结构。所谓扁平结构(flat structure),就是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结构;而直式结构(tall structure)的情况则相反。扁平结构与直式结构各有利弊:
-
扁平结构有利于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关系,信息纵向流通快,管理费用低,而且由于管理幅度较大,被管理者有较大的自主性、积极性、满足感,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选择和培训下层人员;但由于不能严密地监督下级,上下级协调较差,管理宽度的加大,也加重了同级间相互沟通联络的困难。
-
直式结构具有管理严密、分工明确、上下级易于协调的特点。但层次增多,带来的问题也越多。这是因为层次越多,需要从事管理的人员迅速增加,彼此之间的协调工作也急剧增加,互相扯皮的事会层出不穷。管理层次增多之后,在管理层次上所花费的设备和开支,所浪费的精力和时间也自然增加。管理层次的增加,会使上下的意见沟通和交流受阻,最高层主管人员所要求实现的目标,所制定的政策和计划,不是下层不完全了解,就是层层传达到基层之后变了样。 管理层次增多后,上层管理者对下层的控制变得困难,易造成一个单位整体性的破裂;同时由于管理严密,而影响下级人员
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一般来说,为了达到有效,应尽可能地减少管理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