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预测的概念和重要性

预测就是对未来环境进行估计。这种估计不是凭空的臆测,而是根据事物的过去和现在推测它的未来,由已知预计未知。

预测与计划虽然都与未来有关,但预测不同于计划。计划是对未来行动的部署,预测则是对未来事件的陈述。预测要说明的问题是将来会怎样,即在一定的条件下,采取或不采取某些措施和行动,估计将会发生什么变化。而计划要说明的问题是要使将来成为怎样,即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和行动来改变现存的条件,并对未来作出安排和部署以达到预期的目的。预测的主要作用在于:(1)帮助人们认识和控制未来的不肯定性,使对未来的无知减少到最低限度;(2)使计划的预期目标可能变化的环境和约束条件互相协调;(3)事先估计计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后果。

预测的依据是对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正确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预测是一门科学。由于事物的发展变化受到多种可能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预测不仅要运用合理假设、逻辑推理和科学的分析方法,还要依懒于预测者本人专业知识、经验、判断能力,以及从所收集到的不完整的数据和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因此,预测又被看作是一种“技艺”,或称之为一种艺术。

我国古代的一些大商贾,对经营与预测的关系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其中最著名的有所谓“待乏原则”和“积著之理”。有关待乏原则和积著之理的记载出自《史记·货殖列传》。该篇记载了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困于会稽, 启用范蠡、计然,采用计然之策,修之十年,国富,遂报强吴,观兵中国, 称号“五霸”。所谓计然之策,即“知计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己。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旱则资舟, 水则资车,物之理也。”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达,就是说要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什么物品,要预先做好准备,以应付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要根据气候的长期变化规律来预测市场的需求。水旱灾害的发生,粮食收成的丰歉,都是相继出现的,具有循环发生的规律。因此,在天旱的时候,就要开始营造船只, 以备水灾发生时市场之需;而发生水灾时,则应及早制备车辆,否则待水灾过后,市场上急需车辆时再来制造就晚了。这就是著名的待乏原则。所谓积著之理是说:“积著之理,务见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积著之理指出,应根据市场上商品的余缺预测价格的变化趋势,并根据价格贵到极点后必然下跌,跌落到低谷点后,则会回涨的变化规律,当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就要像粪土那样将存货大量抛出,而当价格跌到一定程度时,不要因为便宜无人问津而错过了屯积居奇的时机,此时应当作珠玉而大量购进。积著之理充分说明了根据预测进行经营是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今天,环境预测的重要性导致了一门称为“未来学”的学科的诞生。这门学科借助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一些复杂的分析方法,并依据从大量统计结果中得出的判断,试图高瞻远瞩地预测未来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以便向企业界、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指导。尽管许多未来学家的预言难免有些“危言耸听”或失之偏颇,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在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以能源科学、微电子学与人工智能、生物工程和材料科学为代表的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应地会带来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因此,研究和预测这些变化趋势,对于一个企业乃至任何一个组织正确地确定总目标、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都具有重

要意义。

可以简单地把预测的重要性概括如下:

(一)预测既是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又是计划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预测是提高管理的预见性的一种手段。

(三)预测有助于促使各级主管人员向前看,面向未来,并为此做好准备。

(四)预测有助于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集中力量加以解决。

(五)预测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组织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