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行有效激励的要求
激励问题,对于主管者来说,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是指,人们总是受到他认为可以得到报酬的激励而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只需查明他或她的需求,然后给予尽可能多的报酬就可以了。说它复杂是因为:(1)有人认为重要的报酬,别人却不认为重要。(2)对某人是重要的报酬,并不一定始终对某人具有激励作用。因为除非他确认他的努力必定会得到报酬,否则报酬本身未必能刺激他。(3)在如何抓住各自工作取得成功的机会方面,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某人认为可能获得报酬的工作,别人却认为不可能。为使激励取得效果,主管人员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坚持物质利益原则。给劳动者以物质利益,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所决定的。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都是为了物质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列宁曾经这样说:“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①。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 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①列宁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现实生活的实践,明确提出了“个人利益原则”即物质利益原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也证明了实行物质利益原则的必要性。在管理中正确贯彻物质利益原则,促使人们去关心自己的工作,以推动组织的发展并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坚持物质利益原则,就要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作为国家主人,应尽其所能地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则根据其贡献的大小给予报酬, 坚持这个原则就是要让每一个职工看到,自己提供的劳动越多,国家和组织的利益也越多,分配给自己物质利益的份额也越多。在激励中坚持这一原则有很重要的意义,这可以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不正常现象,使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与工作,得到自己应有的报酬而不被他人听剥夺,从而更加激发生产热情尽责尽力地去工作和劳动。
(三)随机制宜,创造激励条件。主管人员的责任在于创造和维持一种有利于调动积极性的工作环境。创造这种有利于激励的环境则要做到:
-
学会判断产生问题的原因。出现问题时,应判断是否缺乏激励所致。一般地说,由于努力不够而造成目标和结果不一致时,就属激励问题。
-
懂得激励的过程。卓有成就的激励应包括五个步骤:(1)确定欲达到的目标;(2)确定需要的组织资源;(3)洞悉下属的需要;(4)确定有效的激励因素;(5)使组织目标同个人需求达到平衡。
-
扩大管理者的责任范围,评价管理者的绩效水平时,不要仅仅看他是否完成了一般的工作指标,还应该看他有没有努力促进下属的成长。
-
奖励制度要明确。要结合实际制订出奖励标准,明确等级,允许下属接受工作之外的教育和劳务以及发展个人爱好等。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言行一致,行动总是胜于雄辩。主管人员的
① 《列宁全集》第 42 卷,中文第二版,第 176 页。
① 《列宁全集》第 42 卷,中文第二版,第 176 页。
言行若自相矛盾,下属必然对之失去期望,甚至观其行而仿效之。
- 避免消极因素。虽然有时下属缺乏积极性并不都是主管人员的过错, 但是,他必须要注意到下属的消极情绪,找出消极因素,不能漠然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