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目标的含义和性质

一、目标的性质

如前所述,目标是目的或宗旨的具体化,是一个组织奋力争取达到的所希望的未来状况。具体地讲,目标是根据企业(组织)宗旨而提出的企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企业(组织)的目标具有独特的属性,因而在制定目标时,必须把握好目标的这些属性。

(一)目标可以分为突破性目标和控制性目标。前者是指使生产水平或经营活动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后者是指使生产水平或经营活动水平维持在现有水平。例如,某厂产品的废品率在 15%左右,在计划中要提高工作质量,使废品率降到 10%。这个 10%就叫突破性目标。

(二)目标的纵向性(即目标是分层次的)。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 组织目标是分层次、分等级的。图 6—1 是目标层次的示意图。

图 6—1 组织目标的等级层次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将组织目标简化和概括为三个层次:(1)环境层—— 社会加于组织的目标。例如企业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并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

  1. 组织层——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和一个系统的整体目标。例如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自我改造和发展的能力、改善员工生活、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以及创造文明的工作环境等目标;

  2. 个人层——组织成员的目标,例如经济收入、工作丰富化、兴趣爱好、荣誉和成就感等。

将组织目标划分为三个基本层次,有助于搞清影响目标制定的各种因素,以及当各种因素相对力量发生变化时对组织目标制定的影响。例如,经

济体制改革使人们选择职业的自由度增大,这就促使企业为了吸引人才和稳定员工队伍,必须在制定企业目标时,更注意考虑诸如增加员工的收入;使工作内容丰富化;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以及帮助员工实现个人成就等方面的问题。

将组织目标划分为三个基本层次,还有助于深入分析各层目标之间的矛盾,并进一步认识各层次目标之间取得和谐一致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企业目标为例,环境层与组织层的一致性表现在: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企业的效率和贡献;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实现自己的宗旨,向社会提供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并承担起提供就业、保护环境等社会责任,这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本途径。环境层目标的实现程度,直接影响到组织层目标的实现效果。

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矛盾:一方面存在着企业只顾自己眼前利益而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倾向;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国家和社会在利益分配中“拿走”得过多,企业负担过重,无力进行自我积累和发展的问题。可见,要使得企业目标中环境层与组织层得到和谐一致,既取决于企业的认识,也取决于国家的政策。

企业目标的组织层与个人层之间,也存在着如何取得最大的和谐一致的问题。企业的组织层目标是其成员共同利益的体现。在今天的社会中,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参加到某个组织中去,也就是说,他们必须作出最低限度的“牺牲”,交付出个人行为的自我控制权,必须愿意为一个组织的目标作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组织目标的实现是个人目标实现的前提, 个人目标只能是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得到买现。这是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取得和谐一致的基础。但是,个人为组织目标作出贡献的意愿的强度和时间分布却是变动的,因为它受到个人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的影响,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Ⅰ·巴纳德。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不一致,导致巴纳德提出他的“效果”和“效率”两分法。他认为, 一个正式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它要有一个目标或目的,如果协作是成功的, 达到了目标,这个系统就是有效果的;而效率则不同,效率是指个人目标得到满足的程度。使组织成员继续为组织贡献力量的程度,是他们个人感到满意或不满意的一种函数。如果他们的个人目标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停止贡献力量或退出该组织,从他们的观点来看,这个组织就是无效率的。如果一个组织是无效率的,它就不可能是有效果的,因而不能继续存在,在巴纳德看来,这是组织理论的一条普遍原则。巴纳德的上述观点有一定的可取性。

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矛盾以及二者之间取得最大限度和谐一致的必要性,是“目标管理”产生的主要起因之一。

(三)目标的网络化。组织中各类、各级目标构成为一个网络,网络表示研究对象的相互关系。一个组织的目标通常是通过各种活动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来实现的。所以,目标和具体的计划通常构成为一个网络。目标和计划既然构成为一个网络,它们就很少表现为线性的方式,即目标与目标之间、左右关联、上下贯通,彼此呼应,融汇成一个整体。

正因为目标和计划是按一定的网络的方式互相连接的,因此要使一个网络具有效果,就必须使各个目标彼此协调,互相支援,互相连接。图 6—2 是某企业开发新产品目标网络示意图。

第一节 目标的含义和性质 - 图1

图 6—2 发展新产品目标网络

(四)目标的多样性。一个组织的目标具有多样性,即使是组织的主要目标,一般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对工商企业来说,通常要在八个主要方面设立目标,它们是:(1)市场地位;(2)创新和技术进步;(3)生产率;

  1. 物质和财力资源;(5)利润率:(6)主管人员的绩效和发展;(7) 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劳动态度;(8)社会责任。每一个方面都还有更具体的目标,例如利润率方面,就至少应有销售利润率、资金利润率、投资报酬率等目标。然而,尽管组织的目标是多种多样的,组织除了主要目标之外,还有一些次要的目标,但并非目标越多越好。相反,应当尽量减少目标的数量, 尽量突出主要的目标。

组织目标的多样性除了体现在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方面之外,还体现在组织当中既有明确目标,也会有模糊目标。一般来说,管理目标应当越明确越好。明确的目标既有利于计划,又有利于控制。但任何事情都有其另一面。当不能没有目标,又不宜规定具体目标时,提出一种模糊的目标也许更好。例如,治理整顿期间,国务院提出的“要使 1989 年的物价总指数明显地低于

去年”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它显然比明确规定 1989 年物价总指数的具体数字要主动得多,合理得多。评价模糊目标是否实现的标准也不同干明确目标,它是一种满意标准,是一种价值判断。

了解目标的多样性,有助于主管人员正确地确定目标和充分发挥目标的作用。

(五)目标的时间性。按时间长度,可以将目标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区分是相对而言的。

短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基础,任何长期目标的实现必然是由近及远,在长期计划的第一年中实现的短期目标应该是全面而具体的。一方面,第一年所要做的工作必须为以后相继各年所要做的工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短期目标必须体现长期目标,必须是为了实现长期目标。为了使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之间形成一个整体关系,首先应使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形成一个整体关系。所以,确定短期目标的过程实质上是确定长期目标实现的先后次序的过程,为了使短期目标有助于长期目标的实现,必须拟定实现每个目标的计划,并把这些计划汇合成一个总计划,以此来检查它们是否合乎逻辑,是

否协调一致和是否切实可行。

(六)目标的可考核性。按考核目标的性质可以将目标分为定量目标和定性目标。我们强调目标必须是可考核的,而使目标具有可考核性的最方便的方法就是使之定量化。但是,许多目标是不宜用数量表示的,硬性地将一些定性的目标数量化和简单化这种做法可能是危险的,其结果有可能将管理工作引入歧途。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中学应否以升学率作为主要目标的争论。在组织的经营活动中,定性目标是不可缺少的,主管人员在组织中的地位越高,其定性目标就可能越多。有时,提出一个定性目标可能比规定一个定量目标使主管人员处于更有利更主动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说,定性目标类似于模糊目标。大多数定性目标也是可以考核的,但考核定性目标不可能和定量目标一样考核得那么准确。一般定性目标在多数情况下是用“多好”的标准来衡量的。尽管确定可考核的目标是十分困难的,但任何定性目标都能用详细说明规划或其他目标的特征和完成日期的方法来提高其可考核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