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正确决策的基本要求
决策并非主观武断,或盲目“拍板”。科学的决策,应当通过认真地研究,实事求是地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有表及里,把握住事物变化的规律,从而作出合理、可行的决断。因此,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和合理,决策过程的每个阶段,都要有一定的基本要求。
(一)把握住问题的要害。决策过程的第一阶段,首先要求找出关键性问题和认准问题的要害。要找出为什么要针对这个问题而不是针对其他问题作决策的理由。关键问题抓不准或者问题的要害抓不准,就解决不了问题, 所作的各种决策就不可能是合理的,有效的。例如 1989 年下半年,在治理整顿的第一年中,市场出现了大面积疲软,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这种情况,作为领导城市工业的主管部门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方针和策略?重点抓什么工作?这在制定 1990 年城市工业指导方针时是一个重要的
决策。这个决策是否正确决定了 1990 年度整个城市工业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影响到整个城市工业能否尽快扭转形势、走出困境。而作出这个决策,不仅要对整个宏观经济形势有清醒的估计,还必须对所在城市工业的主要问题、主要薄弱环节和问题的要害有深刻认识。有的城市提出 1990 年度工业工作指导方针是调整产品结构;有的城市的方针是狠抓产品质量;也有的城市的方针是强化工业企业内部管理。1990 年的实践表明,不同的方针收效大不一样。
(二)明确决策的目标。在决策过程的第一阶段,除了要找出关键的问题以外,还需要明确决策的目标。实践证明,失败的决策,往往是由于决策目标不正确或不明确。犹豫不决,通常也是由于目标很模糊或设立得不合理。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曾在他所著的《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1965 年 11 月间,美国整个东北部地区,从圣罗伦斯到华盛顿一带,发生过一次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全面停电事件,在大停电的那天早上,纽约市所有的报纸都没有出版,只有《纽约时报》出版了。原来在那天停电时,《纽约时报》当即决定把报纸改在赫德逊河对岸的纽华克印刷。当时,纽华克还没有停电。但虽有此英明决策,发行一百多万份的《纽约时报》,也只有不到半数的份数送到了读者手中。这其中有个原因。据说正好《纽约时报》上了印刷机后,时报总编辑忽然跟他的三位助手发生了争论,争论的问题只是某一英文单词如何分节。据说争论持续了 48 分钟之久,恰好占去了该报仅有的印刷时间的一半。争论的理由是该报制定有一套英文写作标准,印出的报纸绝不允许有任何文法上错误,就使得他在出现意外停电的情况时,认识不
到保证时报每天的发行份数已成为更紧迫的目标,从而使上述正确决策未能有效贯彻实施。可见,目标对于正确决策起着多么大的决定作用。
(三)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决策过程的第二阶段强调要找到几个可能的行动方案。决策的基本含义是抉择。而如果只有一种方案,无选择余地,也就无所谓决策。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更谈不到所谓“最佳”, 国外有一条管理人员熟悉的格言:如果看来只有一种行事方法,那么这种方法很可能是错的。要求多个可行方案的过程,通常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每个可行方案都要具有下列条件:
-
能够实现预期目标;
-
各种影响因素都能定性与定量地分析;
-
不可控的因素也大体能估计出其发生的概率。
在制定可行方案时,还应满足整体详尽性和相互排斥性的要求。所谓整体详尽性,是指将各种可能实现的方案尽量都考虑到,以免漏掉那些可能是最好的方案。例如,60 年代美国顺利实施的阿波罗工程,就是在三种可能的方案中进行正确选择的结果。这三种方案是:
-
直接发射飞船;
-
在地球轨道上交会后向月球发射飞船;
-
在月球轨道上交会后向月面发射登月舱。前两个方案的研制难度,
研制时间都不能保证实现 60 年代末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标;第三个方案需要的助推火箭推力最小,实现的技术难度较低,最有可能保证实施上述目标。事实证明,这种决策是正确的。所谓相互排斥性。就是说可行方案本身要尽量相互独立,不要互相包涵,当然更不应当为了选择硬凑出某个方案来。
(四)对决策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决策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对各个可行方案进行评价和抉择。每个实现决策目标的可行方案,都会对目标的实现发挥某种积极作用和影响,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和影响。因此必须对每个可行方案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即进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决策的重要环节。决策方案不但必须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而且应当考虑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还要使决策结果的负作用(如环境污染)减小到可以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可行性分析,确定出每个方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可能带来的潜在问题,以便比较各个方案的优劣,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在方案选择方面,主要的困难往往是由于存在多个目标,且各个目标间可能存在冲突而产生的,俗话说,“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 是不可能的。然而,现实中让马儿跑得更快,同时草吃得更少的事情不但比比皆是,而且正是人们实际追求的目标。为了解决目标决策的困难,通常的方法是根据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排出先后次序,然后通过加权求和的方式将其综合为一个目标;或者将一些次要目标看作决策的限制条件,而按使某个主要目标达到最大(或最小)来选择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至今仍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
(五)敢冒风险。我们已经指出了在多个互相冲突的目标下进行方案抉择的困难,然而,抉择的困难还不止于此。决策的风险是抉择时始终会遇到的另一个主要困难。因为人们不是对过去的事作决策,决策必然是为将来而作,而将来几乎总是包含着不肯定的因素。所以,那种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不冒任何风险的决策,不但因为它过于保守不合管理的需要,而且客观上也是很少有的。一般来说,那些看上去越是可能获得高收益的方案,包含的风
险因素也往往越大,这几乎成为一种常识。因此,对于决策者来说,一方面, 基本的要求是要敢于冒风险,敢于承担责任。也就是说,要求决策者要有胆识,要有勇气;另一方面,管理决策不是赌博,敢于冒风险不等于蛮干。决策者必须清醒地估计到各项决策方案的风险程度;估计到最坏的可能性并拟定出相应的对策,使风险损失不致引起灾难性的不可挽回的后果;必须尽量收集与决策的未来环境有关的必要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还应考虑到是不是到了非冒更大风险不可的地步。最后,决策者还应当对决策的时机是否成熟有准确的判断。这些都有助于决策者将决策方案的风险减至最小。正如俗话所说的:“情况明,决心大”。
(六)把决策过程看作是一种学习过程。决策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对已实施的抉择进行评价。这是在决策方案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价,以检验决策的正确性,及时修正偏离目标的偏差。评价的结果常常导致一个新的决策,也就是决定要不要继续干下去,怎么继续干下去等问题。应当把决策看作是一种学习过程,即在作出最初的抉择之后,还需要不断地对实行的情况进行检查,注意对那些新出现的未曾预料到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补充新的决策。例如,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一个不断由评价前一阶段改革的成果和失误,进一步明确改革的方向和重点,然后开始一个新的改革阶段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它被形象地称为“摸着石头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