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划工作的程序和原理第一节 划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一、计划工作的程序

任何计划工作的程序,即工作步骤都是相似的,依次包括以下内容:估量机会;制定目标;确定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拟订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选择方案;制定辅助计划;通过预算使计划数字化。如图 4

—3 所示。

(一)估量机会。对机会的估量,要在实际的计划工作开始之前就着手进行,它虽然不是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却是计划工作的一个真正起点。其内容包括:对未来可能出现变化和预示的机会进行初步分析,形成判断; 根据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搞清自己所处的地位;了解自己利用机会的能力;列举主要的不肯定因素,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在反复斟酌的基础上,定下决心,扬长避短。

(二)确定目标。计划工作的第一步,是在估量机会的基础上,为组织及其所属的下级单位确定计划工作的目标。在这一步上,要说明基本的方针和要达到的目标,说明制定战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和预算的任务, 指出工作的重点。

(三)确定前提条件。计划工作的第二步是确定一些关键性的计划前提条件,并使设计人员对此取得共识,所谓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计划工作的假设条件,换言之,即计划实施时的预期环境。负责计划工作的人员对计划前提了解得愈细愈透彻,并能始终如一地运用它,则计划工作也将做得越协调。

图 4—3 计划工作的程序

按照组织的内外环境,可以将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分为外部前提条件和内部前提条件;还可以按可控程度,将计划工作前提条件分为不可控的、部分可控的和可控的三种前提条件。前述的外部前提条件多为不可控的和部分可控的,而内部前提条件大多是可控的。不可控的前提条件越多,不肯定性越大,就愈需要通过预测工作确定其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的大小,本书第七章将对此作详细阐述。

(四)拟订可供选择的方案。计划工作的第三步是调查和设想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通常,最显眼的方案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方案。在过去的计划方案上稍加修改和略加推演也不会得到最好的方案。这一步工作需要发挥创造性。此外,方案也不是越多越好。即使我们可以采用数学方法和借助电子计算机的手段,还是要对候选方案的数量加以限制,以便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少数最有希望的方案的分析方面。

(五)评价各种备选方案。计划工作的第四步是按照前提和目标来权衡各种因素,比较各个方案的利弊,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价。评价实质上是一种

价值判断。它一方面取决于评价者所采用的标准;另一方面取决于评价者对各个标准所赋予的权数。显然,确定目标和确定计划前提条件的工作质量, 直接影响到方案的评价。在评价方法方面,可以采用运筹学中较为成熟的矩阵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以及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多目标评价方法。

(六)选择方案。计划工作的第五步是选定方案。这是在前四步工作的基础上作出的关键一步,也是决策的实质性阶段——抉择阶段。可能遇到的情况是,有时会发现同时有两个可取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确定出首先采取哪个方案,而将另一个方案也进行细化和完善,并作为后备方案。

(七)拟订派生计划。派生计划就是总计划下的分计划。总计划要靠派生计划来保证,派生计划是总计划的基础。

(八)编制预算。计划工作的最后一步是把计划转化为预算,使之数字化。预算实质上是资源的分配计划。预算工作做好了,可以成为汇总和综合平衡各类计划的一种工具,也可以成为衡量计划完成进度的重要标准,对于这后一点,在本书第六篇中还要详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