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 PCR 方法的一些因素及改进措施

在 PCR 操作中,确定 2 个寡聚核苷酸引物是扩增目的 DNA 片段的关键。要扩增某一 DNA 片段,必须首先知道这一段 DNA 相邻两端的核苷酸序列,才能用化学方法合成出 PCR 引物。引物的长度不能少于 16 个核苷酸,以保证引物与模板的特异性吸附。但也不必合成太长的引物,以免造成浪费。

在 PCR 方法早期被利用时,一般选用 DNA 聚合酶Ⅰ的 Klenow 片段来合成新生 DNA,但是 Klenow 在 DNA 高温解链时会变性失活,因此,每一个循环都要补充新的酶,这就限制了扩增 DNA 的长度。1988 年,Erlich 等人报道了耐热的 Taq DNA 聚合酶的分离纯化,它可以在高温下保持活性,适合于 PCR 操作的使用,这也使 PCR 技术得到简化并推入应用阶段; 而且,Taq 酶可以在高温下进行聚合反应,也提高了引物与模板之间的退火结合的特异性。但是,Taq 酶的酶量仍然是制约反应程度的因素,因此, 这一扩增不可能在一个体系内不断进行下去,一般只能进行 30 个左右的循环。要继续进行扩增,必须要对第一次扩增的产物进行稀释,作为后一轮的模板,开始新的 PCR 反应。

由于 Taq DNA 聚合酶缺乏对错误的校正功能,在 PCR 过程中会有一定频率的错误合成。对 30 轮循环的 PCR 反应来说,可导致 0.25%的总错误率。因此,如果需要扩增某一 DNA 片段,需对两个或更多的克隆进行DNA 的序列分析,以确定正确的扩增 DNA 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