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文 佟振合 吴世康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北京 100101)

1992 年 10 月 14 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 1992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Rudolph A.Marcus 教授,以表彰 1956—1965 年期间他在“电子转移过程理论”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电子转移过程可发生于众多的体系之中,如:在溶液中或胶体中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在不同界面,如金属-液体界面、半导体-液体以及液体-液体界面的电子转移过程;还有生命体系,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蛋白质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等。在解释大量的实验事实时,Mar-cus 的理论模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工具。事实上在此之前,和电子转移有关的研究工作至少已有两项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1983 年授予H.Taube 的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在无机化学体系中氧化还原反应机制的开创性研究;另一项诺贝尔化学奖则是在 1988 年由 H.Michel , J.Deisenhofer 及 R.Huber 共享,表彰他们在阐明细菌光合作用反应中详细机理方面的贡献,而这一过程所涉及的机制显然也与光诱导的电子转移过程相关。

对 Marcus 电子转移理论意义的认识并非一帆风顺的。直到最近十余年来,由于人们对电子转移过程普遍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的深入和 Marcus 理论成功地为实验所证实,才对 Marcus 理论可为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提供最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取得共识。

Marcus 提出的电子转移模型认为:电子转移反应速度取决于电子给

① 刊于 1993 年第 8 卷第 3 期第 1 页

体与受体间的距离、反应自由能的变化以及反应物与周围溶剂重组能的大小。电子转移反应速度常数 ket 可由下式表示:

1

( △G

+ λ) 2

k = H2 [ ]1/2 exp[− 0 ] (1)

et h

DA 4πλRT

4λRT

式中 HDA 为电子转移前后的电子轨道偶合常数,一般取决于给体与受体分子间的中心距离,但与介质的性质无关。在电子转移前后、电子给体、受体的内部结构及周围溶剂分子的取向将发生调整重组,重组能λ由两部分组成:

λ=λ内+λ外 (2)

相应于电子转移前后电子给体、受体“内部”结构调整的能量也与其周围介质无关,对应于“外部”溶剂分子定向极化作用的能量,由下式给出:

e 2 1 1 1 1 1

λ 外 = 4πε

[ 2r

  • 2r − r

][ ε

− ] (3)

ε

0 D A DA op s

上式中εop 为光学介电常数,它等于折射率的平方;而εs 为静电介电常数。式(1)中的△G0 为电子转移反应的 Gibbs 自由能变化。通过对电子转移反应速度的研究,Marcus 推导出一个极为简单的公式,可用以描述电子转移反应活化能变化△G≠与反应中自由能变化△G0 以及总的重组能λ间的关系:

△G=(△G0+λ)2/4λ (4)

并可通过谐振势能面图来描述电子转移反应中反应物(DA)间的各种能量关系,如下图 1 所示。当以△G0 相对于△G≠作图(图 2),可以看到Marcus 的电子转移理论模型中,△G0 的变化过程中可分为正常区及反转区两个部分。

考虑到电子转移反应与反应距离 R 及△G0 的关系,可作出反应的势能图(如图 3)。图 3 表明,电子转移反应终态与始态势能面交叉点的位置随着反应自由能变化△G 值的降低,逐渐下降,但当△G 降到一定值时, 交叉点位置又升高,这与图 2 所示△G 与△G≠间的关系相一致。因此, 它预示着电子转移反应速率随△G 的降低会相应地先增快后减慢,整个过程呈抛物线形,其减慢部分相应于 Marcus 的电子转移反转区(inverted Region)。这里要指出的是,当△G 变化时,电子给体与受体间的距离(d) 必须保持不变,式(4)方是正确的。

Marcus 电子转移理论发表后的 20 多年里,科学家们在电子转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都没有观察到反转区的存在。其中最有影响的工作是 Rehm 和 Weller 的研究,通过 60 多个体系的电子转移荧光猝灭实验, 他们提出一个经验性的数学式来描述△G≠与△G 之间的关系:

△G=△G/2+[△G≠20+(△G/2)2]1/2 (5)

其势能变化表示在图 4 中,由图 4 可看出,电子转移反应终态与始态势能面的交叉点位置随反应自由能△G 的降低而降低,但当△G 降低到一定值时,交叉点位置不再改变,实际上这是通过改变电子转移的距离,

使反应的△G 在高度负值时,活化能不再增加,预示着电子转移反应速率随△G 的降低而加快,当△G 降到一定值时,反应速率达到扩散控制而保持不变,不出现反转区。根据 Marcus 的理论及 Rehm-Weller 经验公式, 用电子转移反应速度相对于△G 作图可得到图 5。

在 Rehm-Weller 的理论曲线中不出现电子转移反转区,最合理的解释是由于他们所研究的是分子间电子转移反应,它包括扩散及电子转移两步。曲线的平台部分相应于反应速率达到扩散控制速率,所测到的不再是电子转移速率而是扩散速率,因此观测不到反转区的存在。直到 1984 年,Miller 与 Closs 在研究一系列电子给体与受体用刚性间隔基团(距离固定在~1nm)连接的化合物分子内电子转移反应时,基本消除了扩散的掩盖作用,首次证实了 Marcus 电子转移反转区的存在(图 6。图中: TPPAQ 四苯基卟啉蒽醌;TPPBQ 四苯基卟啉苯醌;TPPNQ 四苯基卟啉萘醌; ZnTPPBQ 四苯基卟啉锌苯醌)。

几乎与 Miller 和 Closs 报道 Marcus 电子转移反转区同时,1984 年Wasielewski 等人在研究一系列固定距离的卟啉-醌化合物光诱导分子内电荷转移反应时,也证实了 Marcus 反转区的存在,从而使 Marcus 的理论再次得到实验证实(图 7)。

从上面简短的介绍中可以看出,Marcus 理论的发展与证实是众多科学工作者长期不断的努力方得以完成的。当然,还应看到,要使这一理论达到充分完备,还需人们作进一步不懈的努力。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电子转移理论的奠基者 R.A.Marcus 教授以 1992 年诺贝尔化学奖是十分有意义的,这不仅表彰了这位杰出学者的重要贡献,而且定将推动电子转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人们进一步地研究和认识这一重要的化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