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农药的作用

在耕地面积不可能增加的情况下,用农药来防除病虫草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避免损失,是极为重要的措施。据有关资料统计,世界谷物生产每年因病虫草害的损失竟达 35%—40%之多!而受到理想防治和不进行防治比较,产量可相差 50%,这是何等可观的数字。更何况在培育高产优质品种及改良栽培方法等农业技术革新的实施过程中,缺少农药的辅助也是无法实现的。我国幅员广阔,气候差异大,病虫草害种类繁多,对农药的需要更为迫切。

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多种类型。前面数种可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而后者则是直接作用于作物,增进或抑制植物的生理机能,调节农作物的生长,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自古以来,人们就开始使用农药,如古代中国(纪元前 1500—1000 年)就用燃烧艾菊、烟草等方法来阻止害虫蔓延,19 世纪 80 年代波尔多液出现后才开始科学地使用农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当时粮食的缺乏,许多国家致力于农药的研究,摆脱了过去只会使用简单的无机毒物(如砷化物、硫化物)的状况,展开了使用有机农药的新篇章。当时使用的 DDT、六六六等有机氯杀虫剂以及后来的有机磷杀虫剂成为与虫害

① 刊于 1992 年第 7 卷第 5 期第 1 页

争夺粮食的有力武器,由于它们具有效果好、用量少、对人畜毒性较低等特点,使最早采用的无机农药以及某些天然粗提物相形见绌而逐渐淘汰,这类杀虫剂的利用,使战后许多国家的粮食生产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所以,许多科学家认为 DDT 的发现可能是至今遇到的病虫害防治历史中最主要的进展。

除草剂的使用不仅可以大大减少防除杂草的时间和成本,还可使广大农民从拔草这一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日本最有代表性的作物——水稻的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来看,1949 年未使用除草剂时,防除水田杂草每公顷要 505.6 小时,使用除草剂后 1985 年则降低到 43 小时,

与人工除草相比每公顷水稻田可节省开支 37 万日元;水稻产量则因用除

草剂后迅速增加,由 1940 年 3000 公斤/公顷上升到目前的 5000 公斤/公顷。一个国家的农药使用量象征着他的农业生产水平,从世界范围来看, 本世纪下半期,农业生产率增长速度比工业生产率快三倍,也就是说当今农民在单位面积上的生产品要比其父辈多 80%。由于农药在农业生产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世界上每年农药的销售额已达 200 亿美元。以 1960 年为基准,29 年间世界农药市场平均年增长率为 11.8%。此外,农药在林业、畜牧业及防治害虫特别是控制对人类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如疟疾、血吸虫、鼠疫等)上也起了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