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伏安免疫法

免疫法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生物化学方法。美国的 R.S.Yalow 因发展肽类激素的放射免疫法而获得 1977 年的生理和医学诺贝尔奖。目前,免疫法已被普遍应用于生物化学研究和临床病理检验。据初步估计,全世界每年要进行几亿次免疫法病理检验。由此可见,免疫法的成功,的确是生物化学中一件划时代的事件。

当一种抗原(antigen,Ag)作用于生物体时,体内的某些器官具有识别这种“异己”的能力,并做出快速反应,产生一种相应的抗体

(antibody,Ab)。这种抗体能与抗原形成异常稳定的络合物,从而消除了抗原的危害。这是生物体赖以生存的本能。

抗体与抗原的反应,不仅具有异常高的稳定性,而且也具有异常高的选择性。多少年来,分析化学家致力于寻找真正的专属性试剂,但是

否确能实现,仍是一个疑问。然而另一方面,许多抗体与抗原的反应, 可以称得上专属性反应。据估计,生物体内能产生约 107—108 种不同性能的抗体,来对付各种各样抗原的侵袭。这是生物体具有很好的防卫功能的根本原因。

有些抗原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一般称为半抗原

(hapten),如分子量较小的雌三醇、吗啡等药物等。由于它们也有免疫反应,故也可以用免疫法进行测定。

免疫法是基于抗体与抗原或半抗原之间的高选择性反应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它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很低的检测限,可以应用于测定各种抗原、半抗原或抗体。

免疫法有放射免疫法、荧光免疫法、发光免疫法及酶联吸附免疫法等。其中以放射免疫法的灵敏度最高。但由于放射免疫法涉及到示踪原子的处理,在使用上受到限制。

将免疫法的高选择性与电化学法的高灵敏性结合起来,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免疫法——电化学免疫法。在电化学免疫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伏安免疫法和免疫传感器。

实现伏安免疫法的途径很多。通常按标记方法的不同,分为酶标记法和非酶标记法。采用酶标记法时,通过酶的催化作用,产生一种电活性物质,再用适当的电化学方法进行测量。酶标记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 因为它利用了酶的催化作用(放大系数 103—104 以上)。非酶标记法通常利用抗体或抗原本身的电活性,或者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进行标记, 使其产生电活性,然后再进行电化学测量。非酶标记的方法易于在一般化学实验室中实现,但灵敏度一般较低。

在上述两种方法中,根据是否要将抗体-抗原结合物(Ab-Ag)与游离抗体或抗原进行分离而又可将其分为非均相免疫法与均相免疫法。下面举例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