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 与我国计划体制改革

加入 WTO 会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产生影响,自然也会对计划体制的改革产生影响,多边贸易体制并不排斥国家计划,只要这种计划有利于各缔约方发展经济,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而且,对国民经济发展实行有计划的引导,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国家对经济实行有限的干预已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但是,就我国而言,由于几十年的历史沿习,我国计划体制虽已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但在许多方面仍然保留着许多计划经济的明显特征,这无疑与 WTO 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我国加快计划体制改革的步伐。

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计划体制,需要从全新的角度重新认识计划的性质和功能。市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市场经济和计划并不是互不相容的,科学的计划指导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能象计划经济条件下那样搞计划,而且计划干预过多对经济发展有反作用。我国的市场经济建立以后,政府将从过去的直接管理经济为主转力间接管理经济为主,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一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综合运用计划、财政及金融手段调控经济的健全的宏观调控机制。从计划体制来看,计划机制主要解决国民经济总量平衡、重大比例结构协调、社会效益较好但经济效益较差的项目的建设及承担有关综合协调的职能。因此,计划的实质作用在于引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它应该是粗线条和有弹性的。计划体制改革的目标也应该是进一步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范围,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以市场为中介,对经济进行间接调控,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在我国,新的计划体制应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应该是相互兼容互相促进的,这要求二者的运行必须协调同步。在新的计划体制下,企业应该是真正按市场规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法人主体,国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要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计划的指导和间接调控作用。在加入 WTO 以后,我国新的计划体制应该保持足够的公开和透明度,并且应在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下,促进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尽快接轨。具体来说,我国的计划体制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合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计划,并在中长期计划指导下制定必要的产业政策及实施计划,以改善和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有效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2. 根据我国国情和 WTO 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承诺计划及履行方案,

    包括制定外贸体制改革的计划及有关实施方案、制定承诺减让的项目范围、幅度及时间表、制定为履行承诺而应采取的相关政策性计划,以保证和促进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尽快接轨,并将复关所可能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冲击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3. 为实现上述计划,国家有必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的前提下,

    对市场进行有计划的调控管理,以改变市场对利益的导向和影响力度,以保

证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比例协调,使经济上保持正确的发展轨道,避免因市场误导引起经济的剧烈波动或严重滑坡。

  1. 逐步减少或取消政府对企业直接控制,使企业在国家指导性计划的引导下,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为促进我国企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国家可以有针对性地通过实施产业扶植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国家计划的实施,这样既可以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既定目标,又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活力和经济效益,有利于迎接加入

    WTO 以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