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WTO 与我国汽车工业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到 1993 年底,我国汽车工业共拥有 120 多家汽车总装厂,

5000 多家改装厂,汽车年产量约 120 万辆,总产值约 700 亿元人民币,初步形成了以载货汽车为主体,具有一定制造、开发能力,品种较为齐全的汽车工业体系。但是,我国汽车工业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比发达国家要落后10 到 20 年以上,具体表现为技术水平低,产品品种少,质量差,档次低, 产品结构下合理,且不具备应有的规模效益,不具备与国外产品的竞争能力。仅就产量而论,美国的福特公司、日本的丰田公司,年产量都在 300 万到 400 万辆以上,这是我国汽车企业无法比拟的。加入 wTO 以后,如果我国不对汽车工业进行心要的保护和扶持,我国汽车工业很可能将因为承受不住国外进口汽车的冲击而从此垮掉。

当然,面对国外汽车的激烈竞争,我国汽车工业也并非毫无出路可言, 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及时把握机会,尽快把我国汽车工业搞上去。应该承认, 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引进技术和重点改造,在产品水平、技术装备水平、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加速了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我国汽车工业的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我国重型汽车生产已经实现大的跨越,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重型汽车生产国之一。由于汽车生产大国普遍将注意力转向发展轿车,将出现中型卡车生产的空档,而中型卡车生产又是我们的强项,我国“二汽”已进入世界“三大卡车”之列。因此,加入 WTO 带来的挑战虽多,但我国汽车工业仍有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获得大发展的契机。

汽车工业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的多种特点,是规模效益极为显著的产业。诅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多年发展,仍然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国防发展的要求,厂点过度分散,新旧设备混杂,生产规模小,产品开发、技术开发和消化吸收能力薄弱。要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有必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生产的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价格。从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看,许多国家的汽车企业都是通过实现规模生产发展起来的,因为从生产曲线来看,适度的生产规模可以降低成本,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我国汽车企业生产能力低,而市场潜力巨大,扩大汽车企业的生产规模必然会产生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此,要从四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鼓励大型汽车企业兼并或联合中小汽车企业形成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以求得规模效益。汽车企业集团要实现生产专业化、协作社会化、经营多样比、企业真正集团化;要实现科研与生产结合、工业与贸易结合、军用与民用结合、机械与电子结合的“四化四结合”,队而促使企业集团产生和发挥集团的综合竞争优势。第二,要提高管理水平以降低成本。管理并不仅仅意味着严格劳动纪律,它有更高的层次即严格工业纪律、这意味着各个生产部门的积极有效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意味着要从宏观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实现集团内部集团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职工间三种关系的良性协调。以提高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要有一定的集中,包括权力的适度集中和生产的适度集中。权力的适度集中有利于集团决策的顺利贯彻执行和生产管理。生

产的适度集中,如一些组装件的零部件的生产可以集中在一个企业或较近的几个企业,可以促进产生更大的规模效益,但这种集中要充分实现各企业的优势结合,使生产真正达到高起点、大批量。第四,适当降低进口限制,合理引入竞争机制,使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以防止企业对国家保护产生过多的依赖。

  1. 积极扩大对国外资金、技术的引进和利用规模,以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及服务水平,外资的投入一般都伴随着国外比较先进的技术、管理和服务的投入,我国可以借此提高汽车工业的档次和综合竞争能力,对于我国急需的技术和设备要创造条件积极引进并提高消化吸收和推陈创新的能力。在引进的同时,要扩大我国在汽车工业上的投入,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高新技术的研究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要注重各种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才供应机制,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2. 要重质量、重服务。加入 WTO

    以后,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的和所要参与的将是激烈的国际竞争。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技术的竞争、质量的竞争和服务的竞争。因此,我国汽车工业要坚持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建立全面的质量保障体系;要坚持按国际标准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是基础性的竞争,它代表着一个企业的信誉,只有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大做文章,我国汽车工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4.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在下违背 WTO 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对我国汽车工

业提供充分的保护。我国汽车工业作为幼稚产业,必须得到国家足够的保护与扶持才能尽快发展起来。因此,有必要针对我国汽车生产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和关税水平,在合理引入竞争机制的前提下,坚持“成熟多少,放开多少”的思想,尽快把汽车企业推向市场,避免产生过度保护的负作用,使企业产生依赖国家的心理。只有让汽车企业全身心地投入市场竞争并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道路,我国汽车工业才有可能迅速发展和成熟起来,也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