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WTO 与我国纺织业

中国纺织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巨大的发展,在世界纺织业和国际纺织品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明显提高。我国已成为世界纺织品大国和国际纺织品贸易中的最大供应国。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纺织工业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世界纺织业的发展和国际纺织品市场上的任何变化都将对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我国加入 WTO 以后,这种影响将会变得更为明显。

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重大战果之一是达成了《纺织品与服装协议》, 该协议规定,多种纤维协定的有效期将延至 1994 年年底,拟用从 1995 年 1

月 1 日至 2004 年 12 月 31 日止的 10 年时间为过渡期,将国际纺织品贸易逐渐全部纳入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各缔约方应承诺根据贸易自由化的原则,逐步开放纺织品和服装市场,并取消数量限制措施。多种纤维协定被纳入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后,必将大大改善国际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经济环境,这无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贸易的发展。世界银行估计,数量限制措施取消后,发展中国家可能获得近千亿美元的额外出口收入,发达国家的贸易自由化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增长一倍。这不能不对我国纺织品工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就加入 WTO 对我国纺织工业带来的机遇而言,世界纺织品和服装贸易自由化程度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将会使我国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市场份额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并会促使我国利用有关规定, 充分享受作为一个发展中成员方应享有的权利和优惠,有效地保护我国幼稚的纺炽工业,积极调整纺织工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出口的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创汇能力。但是,加入 WTO 也对我国纺织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带米了严峻挑战。由于我国纺织工业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技术水平较低,国内纺织机械的开发和生产只是刚刚起步,国内纺织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加附加值,急需进口大量的新型先进纺织机械, 并且加入 WTO 后,随着进口壁垒的逐步削减,大量纺织机械的进口将会给我国纺机工业的发展带来很大冲击,因此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结构急需作出改革和调整。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应根据“加快技术改造步伐, 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方针,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加速现有纺织企业的技术改造,淘汰陈旧落后设备,加速研究开发新技术、设备的工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并争取扩大纺织机械的出口创汇能力。

  2. 改革我国纺织工业产品出口体制。应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外贸代理制,

    使生产厂家成为拥有最后决定权的被代理人,由外贸代理负责找客户、谈判, 并向生产厂家提供以备批准;赋予有条件的企业、科研单位以外贸经营自主权,实行工贸一体化,以减少中间环节,使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以加速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档次,逐步淘汰价低、占用配额较多的产品,建立反应快、低成本、质量优的出口体系,用好用足用活配额,争取获得最大的创汇效果。

  3. 加快培育和发展国内纺织品市场体系,是我国纺织工业迎接加入 wTO

    挑战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大力培育、引导和发展工业自办、工商联办、城乡联办的区域性市场;批零结合、展销结合、经营与调剂结合的专业市场;创造条件开办全国性的大型纺织品交易中心和联销商店,有计划地开展期货贸

易和批发市场、农村市场。同时,要积极推动纺织原料市场的发展,鼓励和引导纺织资金市场、劳务市场和科技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1. 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有效途径,

    尽快建立与国际市场竞争相适应的新企业运行机制,提高纺织企业素质,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使企业按国际规则和惯例来组织生产与营销,以提高纺织工业国际竞争能力,使我国纺织工业发展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

  2. 加强对多边贸易体制法律框架的研究,充分利用《纺织品与服装协议》所赋予的权利及其他有关规定来保护和发展自己、取得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纺织品和服装协议》虽然规定

    10 年内每个阶段实行贸易自由化的程度,但并没有规定每个阶段何种商品实行自由化,这将由各缔约方根据其自身情况加以确定,这样,进口方就可以为保护市场找到借口。就我国而言, 我们可以对我国已占有竞争优势,或不具备比较优势且档次价格较低需要淘汰的纺织产品和服装市场实现贸易自由化,而对那些高档次高附加值的纺织品实行必要的保护,以促进我国纺织产业水平的尽快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