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 与我国国际收支
作为一个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发展中国家,加入 WTO 以后, 中国不可避免地要放开相当一部分产业,使之直接面临进口产品的挑战,因而不可避免会对我国国际收支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从我国加入 WTO 后的经济发展全局来看,虽然进口会有大幅度增长,有时甚至会出现收支逆差, 形势依然是十分乐观的。
首先,由于我国加入 WTO 后需要对外大幅度削减关税和非关税限制措施,近期的重要举措包括降低 2898 个税目下的税率及非关税限制,贸易保护水平的降低无疑格导致讲口的急剧增加。同时,国内个人收入已有大幅度提高,购买力增强,在消费水平上也不断提高,由于进口产品质量和性能普遍优于国内产商品,一旦进口数量增加且价格大幅度跌落,无疑将刺激进口的进一步增加。另外,由于我国贸易发展战略及资源配置战略要作出大幅度调整,对国外新技术和设备以及国内短缺的原材料的进口也将有进一步增长。可以说,国内需求旺盛将促使进口猛涨,进口增长速度过快无疑将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加入 WTO 也为我国出口贸易的稳步增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加入 WTO 可以使我国出口产品已获得的双边最惠国待遇在多边贸易体制下得到稳定,减少双边贸易中所遇到的许多歧视待遇,还可以使我国得以进入以前难以进入的市场,使出口市场多元化, 有利于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扩大创汇能力。并且,从另外一方面看, 我国资源配置战略的调整,将有利于纠正对资源价格的过度扭曲,使那些保护过度的产业的收益有大幅下降,加之各种产业因受进口冲击而导致效益下降,并进而影响相当部分居民的收入,从而抑制其过旺的消费需求。再者, 从中长期看,由于我国居民的购买力多是依靠长时间的积累形成,长期受到压抑的消费需求在短期内得到满足后,其现实的后续购买能力有限,又将对消费品的进口形成抑制。而且,如果进口增长过快,将导致人民币汇率不断下跌,外币价格上升,也将对进口形成抑制。多种因素的作用将使受到冲击的国际收支建立起新的平衡。
其次,即使我国国际收支暂时出现逆差,也是与经济下滑国家因出口停滞、进口增加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不同。我国是经济持续向上发展的国家, 进口的增加是为了弥补国内供给的不足。同时,我国加入 WTO 后,国内经济环境会进一步改善,外资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而大量涌入,将导致技术设备和原材料进口的大量增加。这些构成我国国际收支逆差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下的逆差是暂时的,可以承受的。为发展生产而引进或作为投资而进口的大量技术、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将很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 并能替代部分产品的进口,减轻我国进口的压力,而出口能力的增强,又必将促使我国国际收支达到更高阶段的平衡。
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仍然没有明显变化,出口支柱产品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等,且出口市场相对集中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其现实性增长乏力。同时,由于这些产品附加值不高,我国仅仅是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获得了些许加工费而已。我国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能够在深加工、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如汽车、计算机、机床、造船等技术密集型、高创汇商品领域上形成相当优势。虽然我国在这些产业大有潜力可挖,国家也已制定了专门的扶植政策,但出口商品结构的实质性调整并
非易事,幼稚产业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也尚难断言。如果一切发展顺利,那么尽管复关初期我国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短暂的逆差,但一切都将得到克服和扭转,我国的外贸发展也将充满后劲。如果结果不如人意,那么我国的国际收支很可能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恶化,而不得不援用保障条款,再次对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及有关政策作出调整。这也就是说,复关并不一定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产生破坏性影响,关键在于能否采取适当措施趋利克害,促进我国进出口能力的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