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形成和发展及世界贸易组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关贸总协定),英文全称为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riffs and Trade,缩写为 GATT,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一个临时生效的协定。

关贸总协定的产生是以世界保护主义为背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教育了在国际贸易方面持保守态度的国家,使它们认识到了国际经济合作对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只有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国际经济合作并使各国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才能使各国经济和人民群众从国家的局限中走出来。使各国经济成为世界的经济;使各国人民成为世界的人民;使发动战争的国家不仅不能从战争中获益,而且也同样因战争而严重受损,从而为实现安全与和平的世界奠定经济基础。在这种国际背景下,许多国家设想建立一个比较广泛的国际性组织——国际贸易组织——来调整国际贸易关系,并使之成为促进战后世界经济振兴的、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平行的第三个支柱。由于一些国家的国内原因,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的计划流产。但是,在有关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的谈判中,有 23 个国家为了促进国际贸易组织宪章的尽快达成,进行了关税问题的多边谈判,并最终签订了关贸总协定以保证各国所作的关税方面的承请得以实施,事实上,按谈判各方的原有设想,关贸总协定应成为国际贸易组织宪章的一部分,因此,关贸总协定的大部分条款与国际贸易组织宪章的条款相同,这就是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协定,它最终将为国际贸易组织宪章所取代。但由于国际贸易组织宪章流产, 使得关贸总协定脱颖而出,成为协调国际贸易与各国经济政策的中心。

尽管从法律意义上讲,关贸总协定是有临时性,但它一直是管理国际贸易的唯一多边文件。从 1948 年 1 月 1 日生效至今,关贸总协定通过发起多次关税减让谈判,使各缔约方关税均有较大幅度的削减,世界贸易已扩大了十倍以上,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其缔约方和联系方也由当初的 23

个国家发展为目前的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关贸总协定已不只是一个国际多边协定,而是一个机构健全的国际组织。它通过提出一系列规范各缔约方之间的国际贸易活动的国际贸易法律文件,制定了战后国际贸易制度和秩序的法律框架,同时也成为各缔约方本着通过谈判实现合作的态度解决它们之间的贸易争端或进行贸易谈判及修改有关法律文件的专门机构。1994 年 4 月 15 日,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正式达成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世界贸易组织英文全称为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 WTO,为国际间正式组织,从而发展了关贸总协定的非正式形式。其宗旨与关贸总协定基本相同,即通过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减少其它贸易壁垒,取消国际间的歧视待遇,给予发展中国家特殊的优惠待遇,最终促进国际问贸易的自由化,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根据前述协议的有关规定,1995 年 1 月 1 日关贸总协定已为世界贸易组织所取代,关贸总协定成员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国,但关贸总协定的原则和大部分条款对于世界贸易组织仍是有效的。

由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形成是关贸总协定多年谈判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而且关贸总协定的大部分原则和协议对于世界贸易组织仍是有效的,因此对关贸总协定的介绍是不可缺少的。本章将对有关原则和关贸总协定的有关协议进行介绍,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情况将在第二章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