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板子”与“摸脑瓜”

北京力迈学校 王尊政

在美国某学校,有这样两位女孩:一个叫麦克穆林,一个叫伊丽莎白。在一次考试中,麦克穆林抄袭了伊丽莎白递过来的答案,被老师发现了。她们承认错误后,老师拿起一个松木板子,要对她们进行惩罚。老师叫她们各自趴在中间隔着一张大办公桌的两把椅子的椅背上,不许互相看。“啪”的一声,惩罚开始了。麦克穆林觉得是伊丽莎白在替自己挨揍,她流着眼泪哀求老师不要打伊丽莎白而应该打自己。但紧接着又是“啪”的一声,似乎每

板子都打在伊丽莎白背上,麦克穆林再三哀求也无济于事。但在伊丽莎白听来,板子却是一下一下打在麦克穆林身上。过了一会儿,她们几乎同时抬起头来,看到老师在加了垫子的木椅上重重地“拍”了一下,这才恍然大悟。这使我想起另一件事:北京景山学校有一位小学老师,上课后过了 20

分钟,孩子们累了,老师叫孩子们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谁趴得最好,老师就摸一下谁的脑瓜儿。每个孩子都觉得老师只摸一下自己的脑瓜儿,似乎只有自己独享老师的爱抚,其实老师在每个孩子头上都摸了一下——这个“秘密”孩子们是不知道的。

一个是“打”,一个是“摸”,两个教例都成功地运用了儿童心理学。前一个例子说明:犯了错误的儿童一旦认识到自己错了,如果看到别人

代自己受惩罚,会更加懊悔自己。老师正是出于对儿童心理的这种准确把握才决定实施“打板子”这一“体罚”手段的。然而,体罚毕竟是不允许的。如何能使儿童心灵上受到震撼,又不伤害儿童的身心健康,老师在这一点上表现了高超的教育艺术。听觉可以和视觉沟通(修辞学上称之为“通感”或“移觉”),比如在荧屏上,有时我们听到一声声鞭打和一声声惨叫,仿佛看到有人在受刑。

后一个例子说明:儿童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爱抚是一种无声的夸奖),但如果把每个人都夸一遍等于不夸。反过来,如果只夸一两个儿童而置大多数表现较好的儿童于不顾,则可能使大多数表现较好的儿童因得不到鼓励而激不起上进心甚至灰心丧气,个别儿童也可能因独享夸奖而滋长骄傲心理。教师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了高超的教育艺术。孩子们趴在桌子上,只觉得自己的脑袋被老师摸了,以为别人的脑袋没被老师摸,因而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做得最好,每个人心里都美滋滋的,都觉得自己在老师眼里是好孩子, 因而都想下次还得到老师的夸奖,从而形成人人不断进步的连锁反应和整体效应,这不是一种很高的教育艺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