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获奖征文优秀奖四忌

参考消息报社安鹏转 常少华

一、不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降临人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小小的他经常提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他需要知道,什么样的事情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父母往往不注意回答孩子们的提问。一来觉得没有必要,这问题实在太天真;二来马上拿不出正确的答案。孩子们想探得答案,而父母却已丧失了这种欲望。在笔者的朋友中,只有一个人把孩子的问题记下来,查字典和百科全书,想给孩子一个满意的答复。

二、不肯陪孩子做游戏

大人们常爱重复一句令孩子不安的话:都这么大了,还像个小孩儿似的玩。另外,孩子迷恋的故事也被某些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视为发育不良的标志。

著名建筑师伯努瓦回忆录的一些章节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写到:父亲送给他一大盒做工精致的玩具小兵。幼时的他常常几个小时地玩这些精巧的玩艺。他总在和小兵的交战中战胜它们,然后“照料”伤员:把损坏的小兵粘起来,再重新上色。数年之后,这些儿时游戏的想象跃然于他气势磅礴的剧院设计草图上。彻底、真实而由衷的自由源于儿时的游戏。

三、无意中教会孩子撒谎

撒谎是父母在无意中教会孩子们的。最常见的谎言是:“你就说我不在家”。但孩子们对家长说出的每句话都信以为真。

大人应该言而有信,但往往他们想说就说了,而后又反悔。妈妈早晨信誓旦旦地向孩子保证,午饭后一起去散步。而午饭过后,气恼的妈妈却说, 她连参加舞会的力气都没了。要知道,这些谎言正一点一滴积攒起来。于是孩子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大人都随便说谎。他们的言行之间根本没有相互联系,撒谎没什么大不了的。

四、随意惩罚孩子

家长时常蛮不讲理且毫不顾忌地教训孩子,轻则边骂边嚷,重则打骂不休。这使有过失的孩子觉得像是犯了大错。但父母是否相信这种具有侮辱性质的打骂算是有益的行为呢?久而久之,渐渐变成惹孩子厌烦而又与他们有隔阂的人。更要命的是,他们不再相信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