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笔事件”

广西桂林市临桂县五通镇西南初中 周建华

前不久,班上发生了一起“金笔事件”。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这天上午考完试,很多同学都到教室外活动,教室里的人很少,王红同学当场发现班上的刘庆林偷了徐小燕的金笔,王红指责了他,他才不得不把金笔放回徐小燕的书包里。

王红带着徐小燕向我报告了事情的始末。她们说别的同学还没有知道此事。我要求她们要绝对保密,她们一口答应了。

作为班主任,我了解班上每一位学生,并且比较清楚他们的家庭情况。徐小燕的金笔贵重,这金笔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所以,她平时都把

金笔珍藏在家中,只有考试才会拿来用。

刘庆林是个可怜的孩子,父亲犯了法被判了无期徒刑,母 亲扔下他改嫁, 他跟祖母相依为命,性格特别孤癖、任性。

下午的班会,我给大家讲述了一个回大陆探亲的退伍老兵的故事:一位与骨肉亲人分离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白发老人,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他看到家乡虽不是很富裕,但人民安居乐业,不禁感慨万端。为了使家乡建设得更美,他出巨资办学,此义举在家乡传为美谈。返台临行前,他把自己珍贵的金笔赠给了孙女,勉励她为家乡、为国努力学习⋯⋯

讲完后,大家都陷入了沉思。忽然,同学们的目光都转向了徐小燕。只见徐小燕手里拿着那枝充满着海峡两岸骨肉深情的金笔,眼里噙满泪水⋯⋯

放学的铃声响了,孩子们回去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仍站在座位那儿。哦, 庆林⋯⋯

人的一生,谁无过错?或许从孩提时起,我们都会每天犯错,我们也都领教过父亲严厉的呵斥,母亲嗔怒的脸色,老师威严的目光。也许当时,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眼泪和后悔往往交织着那脆弱的恨,甚至两代人之间会形成一条感情的鸿沟。直到长大成熟才会明白,这些批评教育是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爱的延伸。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批评都体现了老师家长对下一代的关心及使之走上正轨的愿望,但这批评是不能以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作为前提

的。含蓄的批评教育,更容易使受教育者接受帮助并改过,不致于产生逆反心理。含蓄的批评教育,不同于生硬的批评,也不是打骂式“教育”,更不是姑息迁就。理解孩子、爱孩子,就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来帮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