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亏”一次又如何?

云南省宣威一中 吴盛芳

孩子的第一次吃亏,是在未满周岁时。每到晚上,当床柜上的台灯一亮, 孩子总是喜欢好奇地爬过去摸。一不小心,哐啷一声,又一盏台灯毁灭了。我曾多次大声的训斥,但效果甚微。有天晚上,台灯的灯泡坏了,我顺手换了一个 60W 的灯泡,灯光一下子亮了许多。孩子一见,兴趣又起,急忙爬了过去。这次他却没有往日的欢乐,而是“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开初,我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后见他抖动的手上时才明白。原来,以前的台灯灯泡是10W 的,手摸着只是温暖的感觉,而刚才换上的 60W 的灯泡则是烫手的。这

次他吃了大亏,难怪要哭呢!说来也怪,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去摸台灯了。这件事的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它却给了我一个深刻的启示,由

此引发了我“让孩子吃点亏”的教育思路。在孩子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为了让他能体验到更多的感性知识,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吸取一些教训,我有目的地使孩子吃过不少的亏。比如,孩子在上小学时,有时把课本或作业本等学习用具忘在家里,出于家长的职责以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时常提醒和告诫他是必要的。恐怕正是因为有人及时的提示,使孩子产生了一种依赖心理,总不能改掉这坏毛病。为了帮助他彻底改正,因此,当他再将学习用具忘在家里时,我有意装着不知道。有时走在路上,有时到了学校他才想起,急忙气喘吁吁地跑回家来拿。有时甚至课堂上才发现,那就免不了受老师的批评。通过几次这样的吃亏,使他逐渐养成了办事认真细心,外出时留意自己东西的习惯。

我这里所指的吃亏,含义是广泛的,涉及的范围也是多方面的。比方说, 为了培养孩子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从孩子读小学时起就让他起居穿衣自理。什么样的天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才恰当,这就需要先观察后思考。其中,当然也包含着不少的失误,吃过穿多了热、穿少了冷的亏。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孩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不断地提高,并触类旁通,使之对事物的表象和内涵之间的关系认识得更加深刻。又比如,吃米饭或面条时,让孩子自己学会调放佐料。这看似小事,其实,要使麻、辣、咸、酸等众多调料配合适当,其中的学问大着呢!孩子们在调配过程中,又免不了要吃过咸、过辣等的亏。但这对于开拓孩子综合思考方面的智力,培养孩子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父母对子女的爱不应是简单的给予和保护,而是要着眼于对孩子能力的培养。要让孩子投身于现实生活之中,使他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积累,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从小让孩子吃点亏,目的就是在于使之“吃一堑,长一智”,在吃亏中开发智力,在吃亏中获得一些有益的感性知识。只有孩子自己在生活实践中验证的知识,总结的经验,经受的教训才是最深刻、最牢固的。孩子“再也不去摸台灯了”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但是, 作为家长,在设计孩子吃亏时,要切实地把握好分寸。如交通安全等重大问题和原则问题上,是决不能让孩子吃亏的。同时,不能让孩子盲目地吃亏, 要讲究一定的艺术和技巧。让孩子吃什么样的亏,怎样吃,要达到什么样目的,家长要做到心中有数,驾驭自如。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身心在不断的吃亏中成长、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