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衣服补补还能穿”

江西省高安师范语文组 华林

那年秋季的一天中午,我一反往常午睡的习惯,在房间里坐立不安,一肚子的火气腾腾地直往脑门上涌,心里真恨不得马上跑到儿子所在的学校, 把这混小子抓回家痛揍一顿。

这把怒火是儿子点燃的。原来,中饭后,我看到儿子衣服实在太脏,便叫他洗个澡,换了衣服再上学去。可是,他洗完澡却死活不肯穿我给的那条屁股上有块补丁的裤子。任我好说歹说,他只嘟嚷了一句“别人都没穿破衣服”,便再也不吭声了。后来,趁我一不注意,他竟然还是穿着脏裤子跑了。本来,我心就够烦的,妻子因病刚刚去世,欠下一屁股的债,我又当爹又当妈,白天忙得团团转,晚上闲下心来时又空落落地就像丢了魂。可这小子全不体谅我的苦衷,竟然讲究起穿着来,怎不气得我七窍冒烟?但是,一想起故去的妻子,我又可怜起儿子来:才 10 岁的孩子便失去了母爱,我又哪能再打他呢?再说,我就是打着他穿了,他思想不通,问题仍然没解决呀。这时, 我记起一位伟人说过:“凡属思想性质的问题⋯⋯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我们中师《教育学》上提到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不也是要正面引导吗?我想:儿子已开始进入少年时期,有了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和独立自主意识,压服不行,也许能跟他讲讲道理。于是,我慢慢冷静下来,开始考虑说服儿子的办法。

吃晚饭时,儿子回家了。我没提中午的事,只是要他陪我饭后去散散步。太阳下山了,西边的天际涌起一大片绚丽的红霞。我们沿着学校大操场的跑

道慢慢地踱着。儿子板着脸,低着头一声不响,似乎作好了挨骂的准备。为了消除他的抵触情绪,我开始没有批评他,而是肯定他说的话也有点道理, 因为城里的学生穿补丁衣服的确实很少见。“可是”,我语意一转,“在农村,小学生穿旧衣服是很平常的事,你回老家时也看见了。而且,有些贫困地区的孩子连学也上不成,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不得不帮父母下田干活或外出打工。比起他们,你穿件打补丁的衣服有什么委屈?”接着,我又指出, 学生上学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的,要比,就要跟别人比学习成绩,才是有志气。比吃比穿比花父母的钱,那算不了自己的本事。儿子侧头听着,若有所思,脸上的神色也缓和多了。停了一会,我又问儿子:“你们不是学过《一件睡衣》这篇课文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讲邓妈妈给总理补睡衣。”儿子不大情愿地小声回答。“是啊,周总理当了那么大的官,还穿打补丁的衣服。他是为什么呢,是没钱做衣服吗?”“不是,是艰苦朴素。”我立即肯定儿子回答正确,“穿旧衣服并不丢人,这还是一种艰苦朴素的好表现呢。再说,我也不是不再给你买新衣服,只是我们目前还有些困难。”我又把家里现在的经济情况和我的打算大致讲了讲⋯⋯我们走着,说着,绕了一圈又一圈。儿子慢慢地抬起了头,脸色也由“阴”转“晴”了。最后,他不好意思地说:“爸爸,我回去换衣服。”我摸了摸他的脑袋,赞许地点了一下头。

从那以后,儿子再也没有为穿打补丁的衣服使过性子。而且有时候我说要为他买件衣服,他还会说:“这件衣服补补还能穿,以后再说吧。”每当这时,我脸上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我的儿子终于渐渐地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