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之二:

与上面这个结局相反,辽东披露一起母亲手刃亲生儿子的悲剧。“剧情” 之惨烈,令人感叹。

十几年没吃过一顿好饭菜,没穿过一套好衣服的母亲,却尽其所能宠着儿子。初中时,儿子对母亲就只有一个要求:“给钱!”

有一天,儿子对母亲说:“我都 18 岁了,就因为没有钱,还娶不上媳妇。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卖房!”

“那咱上哪儿住?”“这招不行,你就嫁人。再不,卖身挣钱。” “儿呀⋯⋯”母亲泪若断珠。儿子抽出一把刀:“你自杀算了。” “儿呀,千万别这样。要啥,妈答应。”母亲“扑通”一声跪倒在儿子

面前。

“那好,你给我写张欠条,欠我 1 万元。”儿子还限定母亲:两月还清。母亲痛苦不堪地在街上走着。“得让儿子死!”她下定了决心。

当儿子再一次挥拳而来时,母亲猛地抽出身上携带的匕首,照着儿子的前胸就是一刀。接着,又扑上去,一刀接一刀,连补 8 刀⋯⋯

然后,母亲瘫倒在血肉模糊的儿子身旁,她怎么也想不通,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也许,所有制造悲剧的父母都想不通;为什么我们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也许,很多父母都没有听说过一位叫马卡连柯的教育家,曾给我们留下的一句金玉良言:一切都让给子女,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孩子是爱的结晶。热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天性,这是连老母鸡都会做的事。然而,教育却是一门艺术。

中国许多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可谓不深,情不可谓不假:“我愿为你牺牲一切!”这似乎已成为中国父母的生命赌注。

结果呢?与父母希冀大相径庭的一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作品被创作出来了;一批“贪得无厌,好逸恶劳”的败家子产生了。

中国自古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慈母败子”的古训。但是,无数的父母其实并不知道有关儿童教育、成长的原则。种种溺爱的悲剧证明:仅有爱是不够的。父母之爱的力量或许无法估量,但缺少教育的爱极易导致孩子有害的生活态度。世界著名教育家詹姆斯·多伯森告诫我们:

“童年生活的前 4~5 岁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这时,孩子能够被授予正当的观念。这些早年得到的观念具有相当的持久性。然而,这几年的良机一经错过,最优秀的接受能力通常消失殆尽,永不复归。倘若有意使孩子谦恭和气,慧眼独具,举止文雅,充满爱心,那么,这些品质就应该教授之,而不是空想,如果我们想在孩子身上看到诚实、真挚、无私、那么,这些品质就应该纳入我们的早期教育过程之中;如果培养彬彬有礼、有责任感的年轻公民是重要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并着手据此塑造。道理明显:遗传不会赋予孩子正当的观念,孩子们会学到他们被授予的东西。”

如此看来,问题的症结在于“爱”和“教”上。选择不是非此即彼,因为真理不是从一个极端跳向另一个极端。

过去,我们的祖先提倡“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于是一切都是父辈说了算,而孩子是被任意塑的泥团。然而,孩子虽经父母而出生, 但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是一个崭新的生命。父母可给他们爱,却不能给他们思想;父母可以照顾他们的身体,但不能左右他们的灵魂。父母停留在现实的世界之中,而孩子却代表着未来。所以,鲁迅先生呼吁:救救孩子!

但是,年轻的父母们刚刚从“棍棒教育”的酷刑下解放出来,又将“溺爱教育”实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他们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天大的谎言:孩子

的一切优秀品质都是从父母的爱的泪水中流出来的。父母只要为孩子献出了全部的爱,就能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桥,就能使“第一任教师”的崇尚形象永远树立在可爱的孩子心目之中。于是,他们的爱缺乏理智,爱的盲目、露骨。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一律满足,一律无原则地迁就,甚至把孩子的缺点也当成优点来爱。结果,他们采撷到的不是丰收的喜悦,而是痛悔的苦果。

前面有车,后面有辙;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本世纪 50 年代,美国就曾盛行“纵容的民主主义”理论,把父母管教孩子的责任降到最低限度,甚至任何形式的惩罚都被认为是有害的。结果,造就出来的不是美国历史上最民主的一代,而是美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一代。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文明的同时, 是否也应该吸取一下西方的教训。

儿童文学作家孙晓云说:不同爱心的选择是不同命运的选择,这既是个人命运也是民族命运的选择。错误的爱绝不仅仅是父母抚育子女过程的一种失败。早在 80 年代末就有人疾呼:本世纪最大的灾难便是不正确的爱导致家庭教育失灵!

教育,实在是件大事情。竖着看,历朝历代,教育兴则国兴;横着看, 哪国哪族,兴衰无不密切关连着教育。所以,教育绝不是仅仅关系到身家荣辱的小事,更是关系到种族兴亡的大事。

家庭是造就人的摇篮。孩子是父母的翻版。

父母在儿童的气质中,奠定了最初的几块基石。

社会教育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家庭教育的质量,所以,家庭教育缔结着中华民族的未来。

因此,我们呼吁千千万万的中国父母,都来关心、思考一下爱的艺术。二、太阳和月亮拧了一个扣

家长说:孩子,我这是为了你好! 孩子说:在家里,厕所里面最温暖。

对于中国的父母,最大且最普遍的错误,或许就在于坚定地相信自己所做的都是出于爱孩子。亘古流行的说法是;天下哪有不爱子女的父母?

然而,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父母貌似围着孩子转,事实上则是孩子围着家长的意志转。父母不是倾向于把孩子的意愿放在首位,尊重他的个性、人格、兴趣,使之有充分发展的自由空间。而是相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将孩子做为自己的私有物和满足自己心理愿望的工具任意塑造,甚至以暴力手段强迫其就范。

有这样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

有一位父亲,自儿子 3 岁起就逼他学艺而且颇炫耀其教子经验:“我规

定他每天必须干什么,不准干什么。不依,我就狠揍!”至 10 岁,儿子不仅弹一手好琴,书画亦略通一二,并有一幅画着许多自由飞翔的小鸟图在当地比赛中获头奖。一时令这位曾怀一腔抱负而终不得志的父亲很是自得:我荣耀,十年心血没白费。忽一日,父亲偶见儿子所作一画:一乖巧的小羊在弹琴,一大灰狼毗牙咧嘴站在琴旁,说:“你得一直弹我爱听的曲子,不然, 就吃掉你!”聪明的父亲恍然大悟——乖巧小羊,还有自由飞翔的小鸟,儿

子在控诉啊⋯⋯

还有一惨烈的故事:作工人的父母,仅因友人一句不经意的话,便倾其所有,甚至负债为独生女购置了钢琴。不料这女孩视学钢琴为苦役,而父亲则强行规定每天必须练 4 小时,不够时间不许吃饭睡觉,并效法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女儿疲倦得抬不起头就用绳子将发吊起;双手累得抬不起, 就将双手吊起,并伴以经常的打骂。终于有一天,女儿抄起剪刀,剪断自己的手筋。抢救的大夫十分震惊:“你将手剪断,不怕疼?“女孩说:“铰断手只疼一时;不断手筋,我的痛苦却是一辈子也解除不了。”⋯⋯

现代文明已不太相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种陋习。但科学的结论表明,孩子的天赋能力并非是均衡的。按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尔德·加德纳的观点,人主要有七种天赋能力:语言、数理逻辑、空间关系、音乐、身体动觉、人际交往和自知能力。每个人的这七种智慧发展并不平衡,往往是一个或几个侧面比较突出。另外,科学实验一再证明:人群中只有 3/1000 超常。但是,固执的中国父母却说:“没有哪个上帝规定百分比。”于是,他们按照自己的愿望,对孩子的智力资源进行着掠夺性的挖掘。

80 年代后,“神童教育”、“零岁方案”在中国一度甚嚣尘上。“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的中国父母,恨不得剪开肚皮给胎儿带上一顶“博士帽”。继之,“奥林匹克学校”风靡全国,以苦心经营孩子“成龙”“成凤”的中国父母,他们辛辛苦苦乐此不疲,将家庭的财力、精力和一个个希望加到孩子身上:报考重点学校,参加各种培训;给听觉欠佳、辨音能力低下的孩子请来家庭音乐教师,给视弱、色盲的孩子请来美术教师;还有学电脑、学英文、学舞蹈、学书法⋯⋯在这些追逐梦想的活动中,父母则做着忠实的“陪读”、“陪练”。然而,父母们并不明白,把自己一厢情愿的期望建立在对孩子童年的天性扼杀和自由剥夺上,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愚蠢行为。据一顶权威调查,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一年级儿童每周用于运动和玩乐

的时间超过 18 小时;而中国儿童仅为 9 个小时多一点;中国约有 80%的小学生课余时间主要用于学习,而那些教育发达的国家 90%以上的儿童课余时间用于文体活动及自己感兴趣的游戏。

父母不合逻辑的期望,无情地剥夺了孩子应有的娱乐的权力,侵占了孩子任意遐想的自由。很多孩子放学之后总是磨磨蹭蹭不愿回家,因为回家之后就得接受父母监督做作业、温习功课,或者画画、练琴。于是,“太阳” 和“月亮”之间拧了一个扣——

父母说:孩子,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啊!

孩子说:在学校,课间十分钟最短暂;回到家,厕所里面最温暖。

不知为了孩子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中国父母,听了此话是否心酸? 孩子有孩子的特点,不能用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在教育过程中,父

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要按孩子的求知兴趣因势利导。法国作家卢梭曾告诫我们:儿童教育不能由你告诉他应该学什么东西,而要由他自己学什么东西和研究什么东西,而你呢,则是设法使他了解那些东西,巧妙地使他产生学习的愿望,向他提供满足他的愿望的方法。但是,有些父母如果发现孩子过早地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特殊兴趣,就急不可耐地寻师访友,将他安置在训练班中,使其接受所谓的正规训练,企盼着早早成为某某家。几岁小儿,他的兴趣完全是自发的,只有巧妙地引导才能使其健康发展,而那种剥夺了幼儿其他一切活动的所谓正规训练,只能使其处于萌芽状态的兴趣过早

地枯萎。这种教育与其说是给孩子铺路,倒不如说是给孩子筑墙。

家庭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站,也是人由动物人向社会人转化的第一个天然的课堂。父母也就必然地是孩子的启蒙者和第一任老师。

我们知道,任何伟大的天才最初都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父母的谆谆教诲。因此,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对人的成才来说,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 在家庭面前,人初次向社会迈进。”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孩提时期就已开始形成独立的个体意识,通过接受种种信息发展其独立的认识、判断、爱好、意愿、追求等。影响儿童社会化过程的首要因素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家长的教育动机和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取决于教育方式。 80 年代以后,西方许多国家普遍推行的民主型教育方式之所以取得成

功,主要经验在于尊重孩子,重视创造机会,给孩子个人自主权,要他们学会怎样解决自己的问题,尤其强调让孩子学会怎样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做出自我选择。在家庭里,孩子不但可以参与各种活动,而且还可以参与家庭各项大事的决策。

遗憾的是,中国的多数父母尚无“民主意识”,在家庭教育上则表现为宽容和专制两个极端。前者过分保护,剥夺了孩子自我能力的培养;后者过多干预,限制了孩子自主性、创造性的发展。

中国的孩子与父母妄谈平等,“小孩子懂什么?!”“滚一边去!”这种轻蔑一直是中国父母权威的一种体现。

在中国父母的“教育经”中,“听话”往往是父母评价孩子的主要标志之一。虽然相当一部分人理论上承认培养生存能力、适应挫折能力的意义, 但实践中给孩子提供的仍是父母设定的“乖孩子”、“好孩子”模式。多数孩子在童年的舞台上只是按照家长的意愿进行角色扮演,而不是在足够的独立活动中进行角色创造。

否定孩子的选择能力,等于堵塞了孩子的思考空间。一个总得不到信任而独立行动的孩子,生命里是不可能滋长出独立意识的。近十年的心理咨询表明:大批“听话”或过“乖”的孩子已近乎愚钝,欠缺的不是智力,而是自主判断,独立思考的能力,欠缺的是创造性思维。

1994 年,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中国、香港等九个国家和地区参加

的“未来家庭娱乐产品概念设计大赛”,中国共有 20 所学校 1300 多名选手参赛。真可谓阵容强大,气势磅礴。然而,比赛结果却令人寒心,两个组的冠军,亚军、季军中国孩子连边也没沾上,最后只获得一个带有鼓励性质的纪念奖。

在人家闪耀着想象大胆,构思独特的作品面前,中国孩子的作品显得那样苍白,缺乏独创性,这怎能不使国人汗颜!

人类是在遗传和变异中发展的,社会也需要在变异中前进。鲁迅希望青年:能够大叫,是黄莺便黄莺般叫;是鸱鸮便鸱鸮般叫。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城,要创新,要改革,必须有强烈的个性,才能承受旧的习惯势力所导致舆论的偏差和社会的多重压力,没有强烈的抗压能力,就不能承受这一切。人的才华是通过个性表现和发挥产生出来的。

今天的孩子正是 21 世纪开端的建设人才,为孩子提供更为广阔的生活世界进行自我体现、自我发现,使其独立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位家长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父母就是刽子手

母亲说:你要是考不进市重点,我就抹脖子! 女儿说:吃多少安眠药才能死去?

望子成龙,这是每一个中国父母的梦。这作为一条连接中国家庭两代人最牢靠最结实的纽带,使一代又一代的父母找到了负重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

现代心理学上,把人的智力差异分为三个等级,即超常态,常态和低常态。一般来说是两头尖而小,中间广而多。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学习慢” 的孩子至少有 1/4,其中又有相当多的“学习有障碍者”。古人尚知:“上智与下愚之民少,而中庸之民多”。但是,固执的中国父母就是不认这个理, 他们往往安排专门的甚至耗资巨大的教育计划,在“皮鞭”和“蜜糖”的双重协迫下,让孩子非要长出个“龙头”或“凤尾”。然而,孩子从接受了这一神圣使命之日起,往往已成为命中注定的失败者。我们无法测量出那一颗颗幼小的心灵究竟背负着多么沉重的负担。可以看见的结果是,因惧怕失败而逐渐产生的压仰;慑于父母的威严而撒谎后的负疚⋯⋯种种心态不断扭曲,最终酿成惊心动魂的悲剧。

这是发生在京城一隅的事: “你要是考不进市重点,我就抹脖子!”母亲对尚在小学的女儿说。 性格开朗、活泼大方的女儿考进了一所大学升学率 100%的市重点中学。“你必须是班里的佼佼者。”母亲这样说。

渐渐地,女儿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焦躁不安常常爬上眉宇。她没有实现母亲的愿望。

“期末考试成绩要是达不到 90 分,我给你抹脖子!”母亲对憔悴、疲惫的女儿这样说。

终于有一天,女儿出走了。三天后,人们在京郊的一座桥下见到了她, 蓬头垢面,饥困交加⋯⋯

这是发生在天津的故事:

一位 12 岁的女童觉得她怎样“玩命”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每次走出学校考场,回家就进了“刑场”——她得遭受事先无法估计其程度的打骂。

街道上夕阳拉长了她瘦小的身影。“如此漫长的受罪,还不如死了好!” 她悲哀地想。

“吃多少安眠药才能死去?”她问母亲。

这奇怪的问题居然没有引起她母亲丝毫的警觉,直到可怜的孩子痛苦地咽下十几片难吃的药片,昏睡了半天后,才被发现⋯⋯

自从 1987 年青海省的一位小男孩因成绩未能“达标”而被生母活活打死后,类似的悲剧几乎年年总有,出走现象更为普遍。尽管舆论披露时时见诸极端,社会呼吁不绝于耳,但家庭给孩子施加的压力却有增无减。

这究竟是为什么?

自从“唐王朝”开辟了“科举制”后,中国人总算找到了一块“绝对公平”的竞争场地。于是,科举的成败与否,也就成了家族荣辱贵贱的象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父母都向下一代转移生活留给他们的伤痛和遗憾,而可怜的下一代也就别无选择地赶上了追逐“理想”的道路。

尽管晚清时期的一位寒儒,以一篇《范进中举》将此人的“科举”心态嘲讽得淋漓尽致,但是,这嘲讽也只能做世人饭后茶余的笑料;尽管“知识就是力量”的西洋思想早就挂在了中国人的口头,但是,这力量只能体现在光耀门楣之上。在绝大多数中国父母的眼中,含辛茹苦地供孩子读书,不是为了“奇技淫巧”,而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担粟”。一朝及第,便有高官可做,骏马可骑,美女可享,荣华富贵, 应有尽有。

“你要争气啊,孩子!”

这“争气”实质上就是要孩子为大人脸上搽粉抹脂,以证明自己不是孬种,而是“龙父”、“凤母”。既然家长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自己的夙愿, 便将人生价值的筹码不可更改地压在子女身上。无数的中国父母像贪婪的投资商寻求回报一样,孩子上了重点还得考上名牌,排名第二必须争第一。不着边际的欲望仿佛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弦,一圈紧似一圈,一圈快似一圈, 直到拧断方才罢休。

谁都知道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沉,但是谁又能够真正将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与考试中解救出来?

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是“应试教育”。在这种教育制度下,考试分数天经地义地充当了评判学生优劣的最重要的尺度。教育部门将升学率和考分压力施加给学校,学校分摊给教师,教师传递给学生,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的父母怎能不将分数当做“命根子”?

因此,分数线成了父母眼中孩子前程的地平线,千方百计无论如何也要叩开“重点学校”的大门。自己省吃俭用,却不惜投资为子女开小灶。寒冬腊月,为了给孩子买数量有限的教学参考书,竟有人在冰天雪地里通宵达旦地站到书店开门。⋯⋯

据一项统计表明:非毕业班学生请家庭教师的比例高达 32%,毕业班的学生更是“盛况空前”。双休日在家长监督下进行补课的学生占 60%多,应届毕业生更高达 80%!其中,有 50%的作业由家长自行布置。大人上五天班, 而孩子则七天满负荷运转。可怜的孩子,被弄得战俘似的,投诉无门呼救无助。

于是,无数纯情烂漫的少男少女是注定要“苦海无边”了。每每念及痴心父母及其含辛茹苦的牺牲,幼小的心灵就压上了沉甸甸的负担。一想到可能考不上父母所希望的重点学校,心中就充满恐惧。进考场如进刑场,一拿起考卷就紧张得浑身发抖,虚汗直冒。甚至有人自感无力报答父母之恩而结束幼小的生命⋯⋯

古人云:“木可雕,而病于越度;金可铸,而病于越冶。木越度,金越冶,虽有良工巧匠安施?”

中国父母按照自己的观点和意志,对孩子施行揠苗助长的过度教育,至少反映了家长对智力教育的误解。所谓智力教育,最重要的标志是帮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按照自己的心理发展速度和潜能优势, 寻找自己最佳的生活方式,并培养他们依靠自己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中国的父母往往像驯兽师一样,把自己一厢情愿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充当着扼杀精神的刽子手。

其实,早在 70 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访问了 23 个国家之后,写在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其中重要观点之一:

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这一观点已成为世界教育的主题,也为中国的教育转变提供了根据。

然而,又有多少中国父母知道世界教育的重大转变?

将孩子做为“工具”的人父人母,将你们的手指伸进嘴里,狠劲咬一口, 看看是否还有鲜血流淌出来!

四、蜜糖加皮鞭的双重压迫

父母说:想让儿女成器,回去准备一根结实点的棍子! 孩子说:走着瞧吧,过几年再算账!

中国自古就以崇尚教育而闻名于世。翻开中国教育史:“砸缸救友”、“孔融让梨”、“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早已是孺幼皆知的教育典故。

今天,我们的父母为教育后代而作出的奉献和牺牲更是可歌可泣。许多家长用他们牙缝里省出来的钱为孩子买最新潮的电脑,为他们选择最好的学校,供他们上五花八门的“补习班”。一位贫困山区的母亲竟用自己卖血的钱供养了三个大学生。

然而,结果又如何呢?

正如一位社会学者而言,从来没有像今天的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如此多的爱,也从来没有像今天的孩子对父母如此的厌烦。

日本的研究机构曾主持过一项调查,问卷对象选择了日本 15 所高中的

1300 名学生、美国 13 所高中的 1000 名学生、中国大陆 21 所高中的 1200 多名学生。在回答“谁是你尊敬的人”这一问题时,美国和日本的学生列在前三位的是父亲、母亲,英雄和球星。而中国的父母亲被自己的孩子列在第十、第十一位。

另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湖南新闻媒体在讨论“对待自己父母的态度”时收到的 500 封信,其中有 90%的青少年对父母不满。

面对这样的结果,向来标榜自己对孩子“最了解并充满了爱”的中国父母真是瞠目结舌!

我们这个最珍贵孩子的民族,为何失去了孩子的敬重? 思考的焦点之一是:“蜜糖”并不是爱。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认为这一代孩子在蜜罐中泡大,生活优裕,无忧无虑。但事实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艰难。首先孩子们生长的这个环境就比以往更为复杂,承担的希望也是历代人所无法比似的。优厚的物质条件背后,他们往往有着比上一代人更深的心灵苦闷。

有一些低年级的孩子,当他们放下书包,走到户外,他们竟不知怎么去玩。

鲁迅先生说:“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我们的新人物,讲恋爱, 讲小家庭,讲自立,讲享乐了,但很少有人为儿女提出家庭教育的问题,学校教育的问题,社会教育改革的问题。”

的确,孩子们想到的,远远超过了家长给他们提出的,甚或是家长为他们付出的。在生活的观念上,孩子们已经改革开放了。由于少年儿童自我意识的增强,加之成人社会各种风气的耳濡目染,孩子世界原有的和睦互助关

系正逐渐削弱,取而代之的是自我性、竞争性的凸现和扩展。因此,他们总是在向父母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期待不仅能够被理解,而且能够被接受, 能够同父母民主地、平等地讨论萌发出来的观点。然而,他们又总是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父母照顾他们生长的肉体,而不照顾他们生长中的灵魂。

因为只有一个孩子,越来越多的家长小心翼翼地注视着自己孩子的成长脚步。他们达成了一条不成文的共识:要想让孩子成器,就必须舍得消费。用有价值的钱换取无价值的本领,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有些父母们

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宏观”地俯视着孩子们的处境,并予以物质上的极大满足,而不“宏观”地去想孩子们是否快乐。因此,孩子们便被投入了一个装满了蜜糖的牢笼。

母亲催促道:“小菊还不快做,都 1 点了!”

女儿心里想:“天哪!妈妈现在还知道几点吗?她就不心疼我!” 接着,耳边不断地传来妈妈的声音:“这都是为了你好!”⋯⋯

于是,孩子勉强挺直疲倦的身子,费力地睁眼,费力地写着,但脑子里一个劲地说:睡觉,睡觉!这时,她只希望发生两件事,要么地震,要么停电,只有这样,才能从苦海之中解救出来。

看来,孩子们所抱怨的,恰恰是父母们所期望的。孩子们所苦恼的,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精神的桎梏。每个父母都想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他们却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梦想;每个父母都认为自己有责任向孩子灌输各种社会的理想和道德,有责任把孩子培养成自己所希望的人,但他们却忽略了孩子应该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因此,在孩子对父母的抱怨中,除了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心理冲突外,也包含着父母的们愚蠢的责任心。

思考的焦点之二是:孩子们不是野兽。

教育是塑造灵魂的艺术。然而,在中国恐怕很少有行业像作父母这般, 不经任何“资格”审定便可操持。许多父母对子女如同喂牛养马、栽花种树一样,其教育方法之简单,简直令人发指!

沈阳一位 8 岁的孩子,被父亲一记大耳光、猛踢两脚送上了西天; 武汉一个孩子则是被父亲边捆绑边数落吊在梁上而致死;

贵阳一位 7 岁孩子死里逃生,在腿上、屁股上留下双道被父亲用火钩烙的红黑相间的伤痕,与烧焦的猪皮一般的肚皮⋯⋯

三个孩子的“罪名”差不多都是逃学、贪玩,而三个父亲对各自的犯罪行为异口同供:都是因为“爱”——这就是悲剧的所在。

原始蒙昧时代野蛮的训兽方式,仍残留在 90 年代的家庭教育中,这真是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的返祖现象。

祖宗曰:“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今人说:“要想儿女成器,回去准备一根结实点的棍子”,“板子响,学问长”。这正是遗传的定理。

在摧残儿童心灵方面,没有什么比野蛮的体罚更好了。听听一位 16 岁少女的哭诉:

“今天,妈妈打了我,好狠啊!我就坐着不动,张着大嘴哇哇哭,泪如雨下。妈妈太不讲理,不允许说她有错,否则就是不孝。父母太可怜,他们爱孩子,却不懂得怎么爱。有时他们打我,我真想死可又缺乏勇气。现在我才明白,自杀并不是脆弱,死也得要有勇气,像我这样,想死不敢死的人才是可悲。”

如果不是真实的报导,我们很难相信,那种欲死不能欲活无望的苦闷心情会产生在一个花季少女的心中,我们也无法相信,一个 16 岁的少女会处在生存与死亡抉择中。

智者说: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看,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然而,总有一些愚蠢的父母不相信。不信?

——“走着瞧吧,过几年再算账!”孩子心里说。

关于“棍棒式教育”的弊端,伟大的斯宾塞曾作过精辟的论述: “粗糙轻率的家庭管理作风是最贫乏最无教育智慧者都采用的。最不开

化的野人和最笨的农夫都会想到用打几下和骂几句作为惩罚。兽类都能用这个办法来管教,从一只母狗用吠声和假咬去制止一个要求过分的小狗,就可以看得出来。”

人类步入“文明时代”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结绳记事”到现代电脑; 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火箭上天,人类的进步可谓日新月异,为什么我们的家庭教育仍然存留着与野人和野兽相提并论的成分!

思考的焦点之三是:心灵的伤疤莫去揭。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棍棒式的行为虐待正日逐减少。但粗暴的扼杀孩子天性的事则时时发生:冷漠,贬斥、讽刺挖苦、怀疑、侮辱⋯⋯等“心理施暴”和“心理虐待”则成为家庭教育中另一个严重的刑罚。由于这种“施暴和虐待”所结的恶果须较长时间才能看见,所以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危害更大。

有这样一则令人心痛的故事:

某教授夫妇因儿子高考成绩欠佳只能在大学当旁听生而感到丢面子,成天在儿子面前唠唠叨叨:“这么不争气!我们出门都没脸见人。”孩子的精神在高度压力下终于彻底崩溃,竟残酷地用电线将生身父母双双勒死,“免得你们无脸见人。”

专家告诫:受过心理施暴的孩子即使不发生心理变态,成年后也会出现较多的心理障碍,从而难以适应社会。

因此,不是中国的父母没有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也不是中国的父母没有牺牲精神,而是中国的父母大多不懂得教育的方式,终于使他们失去孩子的敬重。

试想,在一个儿女有大量理由不尊重其父母的家庭,能造就出健康,良好的社会公民吗?

五、是谁制造了精神的荒漠父母说:孩子,我们为你扫除了一切障碍。

孩子说:我觉得活得太没意思了。

大千世界缤纷瑰丽,绚烂多姿。

然而,对那些刚刚步入人生十字街头的少男少女来说,他们那稚嫩的心灵,似乎还装不下这五光十色,八面来风,迷惘、惶惑、疑虑和焦灼接踵而至;甚至,一些学龄前和刚跨进校门的稚童们,对这个才涉足的世界也隐约感到了困惑——

一个 13 岁的女孩学业不佳而厌学,进而自卑自怨,最终,竟以自杀而给玫瑰色的青春划上了休止符;

一个早恋、单恋的中学生,相思成疾,长期以来,她不得不用“杜冷丁” 来抑制内心的迷乱;

某中学一位高材生,他的内心正受着煎熬:我从小就很孤僻,在学校里, 我“熬”过一天又一天,每当晚上,我会拉起被子大哭一场⋯⋯我找不到人诉说内心的痛苦,只能对日记本流泪,我觉得活着太没有意思了,我不准备这样不死不活地活下去了!

1994 年进行的一项全国 4~16 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表明,中国少儿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 13.9%、40~50%。

“是——吗?有这么多!”父母们发出了惊叹:“我们含辛茹苦地为他们扫除了一切障碍,他们一个个条件优越,物质丰裕,身体健康,怎么会得了心灵上的疾病?”

这就是中国父母的无知了。其实,现代健康的概念已不仅仅是生理上没有疾病。早在 1946 年,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宪章中开头部分便写道:“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心理健康应表现在: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包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对自己的态度要正确,有自知之明,能自我接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有效地生活、学习、工作,有适应环境的能力;情绪能自我控制,而且积极的情绪总是居于优势地位。

因此,所谓的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总和。在一定意义上,心理上的健康比生理上的健康更重要。然而,这一点却往往被中国父母所忽略。由于父母们的无知使大批孩子心理发展与智力发展严重失衡, 智力开发超前,心理发展滞后,孩子越大,反差越强烈,在重智力轻心理的家庭里,家庭教育使孩子们的心理素质造成严重的先天不足。

天津市曾对 22 名 13~15 岁自杀儿童进行分析,发现导致儿童自杀的主要原因。学习压力过重和青春期问题两项占 68%之多。

中国学生的聪明智慧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同时,中国学生心理素质之差也是出了名的。别说狂风暴雨,多少人连微风细雨也经不起:因为考试欠佳就喝“敌敌畏”;因为老师的一句批评就割断动脉;为了班级的荣誉便壮烈跳楼;因为“排名”落后就留下一纸遗言:“永别了!同学们⋯⋯”北京市几所重点中学的学生中,60%以上的人认为自己缺乏毅力和恒心,经受不住挫折。对 1700 人的另一专项调查,大学生中有 42.5%表示难以经受失败和打击。这就难怪,在中日学生夏令营活动后,日本人说出了“你们的下一代仍然不如我们”的刺耳狂言。

有人提议,合格的毕业生应有三个特征:文化水平、个人特长和心理素质。而这最后一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家长来完成的。人们总是为生活中“惊心动魂”的学生出走、自杀行为惋惜、感叹、焦虑,追究并鞭挞导致悲剧的直接责任。但是,却很少有人思考悲剧的起源。其实,“温室式”、“包办式”的早期家庭教育,早已在孩子的心里培植了“病灶”。

中国的父母为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还要让孩子重复我们过去的苦难生活吗?难道不应当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吗?”

于是,该孩子做的事,父母做了;该孩子走的路,父母走了;该孩子承担的责任,父母承担了。父母因之能力得以开发并找到了一种负重的价值, 而孩子则因之能力彻底弱化,独立意识逐渐丧失。

据一项权威调查表明;中国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合格率仅为 17%,而美国

青少年则为 44%,最高的是日本,其中学生心理素质合格率为 65%。

日本孩子的心理素质之所以世界第一,源于其“挫折教育”的世界第一。所谓“挫折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让孩子自小受到艰难困苦的磨练,以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日本的幼儿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逢冬天, 幼儿都要赤身裸体于风雪之中摸爬滚打一定的时间。天寒地冻,不少幼儿嘴唇冻得发紫,浑身发抖,但站在一旁的家长们个个“铁石心肠”,没有一个上前搂住自己的孩子。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换来孩子真正的健康。在日本,不少中、小学还兴起一种“穷留学”之风,即富裕的大城市中小学生到偏远的山区村寨接受艰苦的生活训练。日本人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它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

与此截然相反,中国父母只要家庭条件稍好一点,就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点苦,经受一点点磨难。在生活和学习上,孩子遇到一点点困难,父母就心疼得不得了,并赶快替他排除。有的甚至上学送、放学接,中间还送牛奶。做完作业不愿意收拾书包,家长赶忙替他们整理。替孩子洗脸、穿衣服,更认为是家长“理所当然”的事。刮风怕吹着,下雨怕淋着,冬天怕冻着,夏天怕热着,就像温室里养花一样,从不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受锻炼。

父母把孩子置于精心创造的“温室中”,让孩子无需理会外面世界的苦风恶雨,云遮雾障,但苦心的父母改变不了一个铁的法则——人是属于社会的。孩子终究要走出家门,终究要面对充满挑战的世界。并非他们不愿承担责任,而是他们自小就丧失了能力。他们没有机会通过自我与外界的碰撞去领悟生存必备的能力,也没有机会通过自己付出的劳动和艰辛去意识人生的责任。这就是孩子为父母的爱付出的代价。

其实,孩子的天性并不拒绝磨练。调查表明:中学生普遍难以忘怀的事是军训,还有到贫困农村的社会实践。每一次吃苦的经历都使他们锻炼了身体,并获得了丰富的精神营养。问题在于,越是接受磨练的机会越被父母剥夺了。“我们能做到的就不要让孩子做。”“只要学习好,别的都不用管。” 这就难怪有的孩子对自己的软弱归结为两个字:遗传。

孩子的弱点,说到底是民族的弱点;孩子的隐患,自然也就是民族的隐患。

西方一位哲人认为,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握在父母手中。因为社会的未来是由新生代决定的,而家庭作为儿童接受系统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父母承担着造就未来的重任。

历史并未许诺给中华民族辉煌的未来。实际上,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血与火的洗礼,顶着电闪雷鸣,冒着风霜雨雪,才走近了 21 世纪。

21 世纪,中国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面临着再度辉煌与开除球籍两种命运。我们的孩子——21 世纪的主人,他们能抓住这个历史机遇,能承担起这份历史责任,让新世纪的太阳在心中升腾吗?

日本人,还有美国人,在不同的场合都作过相同的表露:中国这一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闻此狂言,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都会拍案而起。

然而,激愤并不能解决问题。冷静思考:“强国”在于综合实力,“强人”在于综合素质。我们不会忘记以往屈辱的历史,泱泱大国而屡屡受外敌侵略,任列强宰割,虽然并不表明敌人都强大,却也说明我们多少有些软弱。中国要做强国,“强人”是必需的前提。而这一前提是否具备,何时具备, 则完全取决于我们这一代对下一代的培养。

六、金环蚀损的灵魂

父母说:孩子呀,我们就是披麻袋片儿,也要为你提供最优越的学习条件。

孩子说:老爸老妈啊,知识是无用的,只有金钱才是万能的钥匙。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种族、国家之间的差别有多大,有一点是共同的:所有的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健康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懔于“养不教,父之过”、“慈母败子”的古训,当今的家长们也认为教育子女亦是中国父母的不争之责。但是,有关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则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当严厉的教育留下处处“伤痕”时,教育的方式便倾向宽容;而且父母的不明确的溺爱所结的后果令人沮丧时,便又回到严厉。中国家庭教育的观念有如钟摆一样,摇过去,摆过来,始终没有找到一个稳定点。因此,导致了一个又一个教育上的误区。

不过,中国家庭教育上的最大失误,并不是教育策略上的盲目而出现的种种不切实际的作法,也不是家长的期望值压力而产生的不良后果,而是金钱误导下整整一代人的品德滑坡。

自从 70 年代开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以来,中国已造就了一

个 6000 万之众的独生子女社会。这在中国甚至世界上都是史无前例的。祖宗们没有提供可资效伤的经验,传统教育也正动摇其参照系统。因此,独生子女成为“最困难的教育对象。”

80 年代后中国社会开始了一场重大变革,开放、平等、竞争、个人奋斗⋯⋯五光十色的新观念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古老河道上泛起粼粼波光。同时,西方的实用主义价值观也大举进入中国肌体。于是,恐惑、迷悯的中国父母为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寻找到一个诱人而有力的工具——金钱。

独生子女的家长们,是怎样筑建自己孩子食甘饮饫的生活环境的?不用看别的,就从下面的言谈话语中,便可一目了然:

——如今就这一个孩子,总想让他过得快乐些,尽量满足他;

——我们小时候没这条件,现在他们有条件了,应该享受;

——应该让孩子享受新潮的现代文明,享受了,了解了,才有可能创造更高的物质文明;

⋯⋯

于是,在中国的家庭里,金钱是父母打开孩子心灵的万能钥匙,用钱来表示自己对孩子的爱心,用钱来补偿因繁忙而对孩子未尽的养育之责,用钱令不大听话的孩子乖巧些,用钱来鼓励孩子考出好成绩⋯⋯但结果却往往与初衷大相径庭。由于孩子成了纯粹的消费者,他们没有挣钱的体验,只有索取和接受父母给予的习惯,很快由被动消费者变成了主动消费者,讲名牌, 讲精品,攀比阔气,欲望愈发膨胀,家庭教育的失败又一次拉开了序幕。

南宁市某中学的两个初一学生,以上山烤红薯为诱饵,把一名小学生骗上山,先用绳子勒死,将尸体拖入草丛中掩埋,然后给受害者家长写信,打电话,扬言:你儿子在我们手中,拿 40 万元来便放人,否则⋯⋯

案子侦破后,两名案犯的老师大惑不解:“这是怎么了?他们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优秀,尊敬老师,两个人还都是班干部。”

吉林省一名 12 岁的小学生为了获得家长的遗产,竟然与同学合伙谋杀了

亲生母亲!当生母被同学一刀一刀砍倒后,这个孩子竟躲在离现场 20 米远的小沟旁,无动于衷地看着母亲惨死在乱刀之下!

广州一名少年,绑架了自己的亲妹妹,然后给母亲发恐吓信,要她用 10 万元换妹妹。待母亲报公安部门破案后,发现罪犯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母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才 12 岁!再说平时家里给他的钱够多的了,他山珍海味吃个够,酒巴舞厅玩个够,一万多元的高级玩具眼都不眨就买下了, 他怎么还可以用绑架亲人的手段要钱呢?

这些都是极端的例子,但残酷的现实却不能不使人惊诧。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上升趋势不减,引起许多人士的高度关注和大声疾呼。犯罪学家在研究青少年不法行为及其增长的原因时,几乎都追溯到儿童时期疏于道德教育。

据北京市的一项调查,家长在回答孩子最需要哪些方面的教育时,排在最前面的是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智力开发。劳动教育、社会公德、爱国主义教育等等,尚未进入家长的视野。然而,这些正是一个人健康发展的必备因素,有如生命之骨架,骨架不立,血肉焉附?中国孩子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已构成了未来最可怕的隐患。

有人说:钱具有巨大的魔力。这只是个中性的评价,钱能带来福音,也会生出邪恶。

因为只有一个孩子,越来越多的家长小心翼翼地注视着自己孩子成长的脚步。于是,许多家长提出:让孩子具备生存能力,为了这个目的,要舍得消费。

不错,用有价值的钱换无价的本领,让孩子终身受益,这是一种远见卓识。然而,问题的关键是:该如何引导他们消费?父母对子女负有什么样的责任?

一位中国“款爷”一时高兴,将 5 万元人民币划入尚在初中一年级的孩子的账上。这孩子于是“抖”了起来:起居饮食全由保姆侍奉,提书包、做值日,课外作业一律花钱雇同学效劳。结果,这孩子在学校存款第一,学习成绩倒数第一。

这件事使人联想起另一个故事: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中学毕业时,父亲送给他一枚硬币做礼物,并嘱咐:“用这块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广告栏,自己找一份工作,到世界上去闯一闯。” 后来取得很大成功的戴维·布瑞纳回忆往事时,认为那枚硬币是父亲送他的“最好礼物”。

美国孩子经常从父母那里听到的口号是:“自己的事自己做”。这一口号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意识、热爱劳动等可贵的心理品质。让儿童通过修剪草坪、整理家务或看小孩等工作挣钱,不仅有劳动的体验,而且对金钱的价值就能理解得深刻一些。

中国并不缺少口号,古代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至理名言;现代有“自立更生,奋发图强”的豪言壮语。但是,一旦步入现实的生活中,就失去了履行的勇气。中国式的父爱母爱倾向就是金钱上的给予,慷慨地、不失时机地给予,甚至是不加思索地给予。父母以金钱来支配孩子的行为,必然养成孩子消费无度,贪得无厌的心理,到了极点,便导演出一幕幕令人心悸的悲剧。

无数的事实证明:智力上的不足不一定阻碍人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

的缺陷却可能贻误人一辈子。“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这已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中达成共识。

1993 年,联合国在中国开了一个会议,主题是讨论 21 世纪的挑战及教

育改革。来自 24 个国家的 80 多位专家讨论了一个星期。耐人寻味的是,他们提出的第一个挑战是道德问题,而不是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发现科学技术发展了,经济增长了,人们富裕了,年轻一代的道德却下降了,下降到成为严重问题。然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呢?结论是: 西方已经没有办法了,到东方寻找答案,到中国寻找答案,“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高尚的道德。

中国能否作出满意的回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