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笑声中成长

山西省文水县教育局教研室 阎佩伟

当家长的,总想使自己的孩子健康活泼,勤学好问,聪明过人。若能独占鳌头,那是莫大的自豪。这美好的愿望,靠讽刺挖苦不行,靠横眉竖眼不行,靠“逼上梁山”也不行,只有靠采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行。那么, 什么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呢?我们认为,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孩子在笑声中成长,就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回顾过去,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激发学习兴趣,在笑声中练习说话、听话。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家长的,若能不失时机地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如饥似渴地求知。比如,8 年前的一天早饭前, 我家桌子上摆满了饭菜,我就对 10 岁的儿子、7 岁的女儿说:“你俩看着这桌饭菜,练习说话、听话、写话吧!明珠,你先说。明星,你要在妹妹说的

基础上把话说好。明珠等你哥哥说完,你再重复一遍,好吗?”话音刚落, 女儿就说开了:“吃早饭的时候,桌子上摆着两样菜,一样是山药蛋丝丝, 一样是芫荽豆豆。还摆着一盘月饼,四碗米饭。”儿子接着说:“今天吃早饭的时候,我家饭桌上摆满了饭菜。有素炒山药蛋丝丝,有腌下的芫荽豆豆。还摆着一盘香喷喷的团圆月饼,四碗清香的米饭。这饭菜,真叫人直流口水。” 紧接着女儿又重复了一遍。这时,我又说:“现在让你们用笔把刚才说过的话写出来,行不行?”女儿说:“爸爸,我不会写‘芫荽’两个字。”儿子抢着说:“我教你!”说着,他找来了笔和纸,写出了大大的两个字——芫荽,并告诉他妹妹,“芫”可不读 yuan⋯⋯

二、因势利导,在笑声中获取知识

我们当家长的,一定要随时随地注意观察孩子的表情,揣摸其内心活动, 不失时机地让孩子在笑声中获取知识。比如,7 年前的春天,孩子的妈妈在太原住了医院。孩子离开了母亲,心里多难受呀!记得有一天我下班回来, 两个孩子坐在台阶上不言不语,我就问:“你们想妈妈了吧?”两颗小脑袋同时点了点。我接着说:“想你妈妈是好事,可你妈妈现在离你们远,见不上。这样吧,明星,你给你妈写封信吧,向她问好。”这时,儿子抬起头, 睁大了眼,高兴地说:“真的,怎么写?”于是我就把小学语文课本有关写信的内容打开递给了他。一会儿,他找来了信纸,立即动笔去写。在信中, 他除了把他期中考试的情况作了汇报之外,末尾处一连写了两句:“妈妈快养好病,妈妈快养好病!”当天,我就领着他,让他亲手把信投到了信箱内。以后,他一连给他表哥、堂兄等写了好几封信。第二年,当他正式学习写信时,他已能熟练地指导别的同学了。

三、发现问题,在笑声中进行纠正

孩子说话语序颠倒,言不达意,作业中出现问题,考试还得了满分,这是正常现象。我们当家长的若遇到上述问题,千万不能讽刺,挖苦。应当正视问题,查找原因,鼓励学习。比如,儿子在小学二年级时,期中考试有这么一道题:“看图写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儿子在答题时,把整幅图要说的话全用拼音写了出来,结果没有得分。当时,他气得哭了起来。发现问题后,我没有去责备他,反而笑着说:“明星,你的拼音学得不错嘛, 连轻声你都掌握了。你要是在审题时能再细心些,就更好了!”我刚说完, 就再也听不到他的抽泣声了,只见他脸上露出了微微的笑容。从那以后,他再也没出现类似的毛病。

四、学用结合,在笑声中培养良好的习惯

好奇、好问、天真、幼稚是孩子的一些特点,这也正是求知欲旺盛的具体表现。我们当家长的,千万别扼杀孩子的求知欲,要引导孩子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以利于培养自觉学习、自觉实践、学用结合的良好习惯。记得女儿在小学四年级上学时,有一天她告诉我,说她看过《怎样知道鸡蛋是生的和熟的?》的文章了。我接着说:“你真的能知道吗?你只是在书上看了,到底能不能知道还不一定,咱们试试吧!”于是,我就煮了一个鸡蛋。一会儿,我背着她,把一个熟的和一个生的同时浸到了水中。半小时后,我把两个鸡蛋都给了她。你瞧她,多有意思,只见她用手分别扭动鸡蛋,旋转。她指着转得较快的鸡蛋说:“爸爸,这个是熟的!”又指着转得慢的鸡蛋说: “这个是生的!”我又接着说:“这还不一定,你亲手打开看看,要是说得对,我奖你一个熟鸡蛋⋯⋯”果然,女儿说得对。这时,女儿一边吃着鸡蛋,

一边甜甜地笑着。

以上所述,是我在教育孩子时的一些尝试,实践证明,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