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不是教育艺术

山东省平度市西关中学 马学臻

我一身兼任三职——当妈、当奶奶、还当教师。我的老伴也当教师。儿子女儿早已大学毕业,一转眼,孙女 5 岁,孙子也两岁了。为了更好地培养

下一代,我们老俩口常回忆 30 多年来教学又教子的趣事,一件件好像还在眼前,谈起来津津有味。

大儿子刚上小学时,有一次求他爸买铅笔,一连四天只应诺不兑现。第五天早上孩子用新铅笔写作业。老伴问:“谁给你买的铅笔?”孩子不答, 脸变红。近乎审问:“是不是偷的?”更不答。脸更红。逼问:“说!偷得谁的?”嘴撅得很长。一记耳光:“说!说不清就打死你!”脸变成紫红色。又是两个耳光。孩子不哭不动,怒目而视,演成僵局。老伴愤然推出自行车。去上班的路上,老伴心里七上八下,想到老辈人常说:“世上有三种孩子, 上等的用眼教,中等的用棒教,下等的棒打也难成材。”建儿这孩子难道天生是下等料?老伴又想起自己一生也挨过一次打,那是在刚记事的年龄,到邻居家玩,拿了人家一把小刀,被母亲狠打一顿,边打边训:“小来偷针, 大来偷金!”印象很深。由此想到教子必须从小抓,抓苗头。例如偷人、说谎、逃学等,抓住孩子第一次犯错的时机,严肃教导,最为见效,终生受益。

老伴下班回家后,先想审孩子。孩子的外婆忙说:“早晨你走后,孩子主动对我说,铅笔是借的。”我也说:“是!今天我调查过,情况属实。” 老伴问建儿:“早晨为什么不解释?”孩子只狠狠地翻白眼。此后父子间经常顶牛,平常的“循循善诱”失灵了。

一天,老伴说:“最近我查了不少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资料,越读越觉得教子实在难。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把教育看成很高的艺术,很复杂的科学。像孩子有错是否该打,都众论不一。甚至有人主张孩子的血型不同,教育方法也应不同。”我说建儿是 AB 型的。老伴说:“对 AB 型血的儿童,应该不时给予鼓励,即使进行责备也应问清原因。”我说:“事事搞清,是很麻烦的。”老伴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塑造高尚灵魂,

雕刻精美艺术品,都靠细心,不能怕麻烦!”

一天,建儿被种瓜的阿虎抓着送回家。“您的孩子偷瓜!”阿虎气冲冲的。我忙替孩子赔罪并表示严加管教。送走阿虎,老伴没打,小声对我说: “先不要审问,引而不发。”

老伴耐心地访问了不少人,终于查清了“偷瓜”真相。原来那天建儿和同学经过甜瓜地边,有的越过篱笆,偷摘甜瓜,被阿虎看见,就拚命追赶, 建儿自以为没偷,就不跑,反而被抓住了。老伴还请几个证人一块向阿虎说了个明白。一直闷闷数天的建儿笑了。

此后我更加留意对孩子品德的培养,更重视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的培养。自从父子间感情隔阂冰消云散之后, 我们晓之以理的诱导,又灵了。

教育家阿瓦涅索娃指出,父母应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小事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成为习惯。良好习惯养成之后,只要动之以情,以目光暗示,他也能心领神会,这正是可以用“眼教”的上等孩子。若娇宠溺爱、恶习成性,就将“山易改性难移”,成了“棒打不成材” 的下等品了。天资相近的孩子,因为环境和教育不同,就出现“教养”差异。孟母择邻而居,“断机杼”教子,曾参杀猪以取信于子,都用心良苦,很有教育艺术,比“扑作教刑”、寓教于打高明多了。打虽省事,但有刺激大脑、伤害自尊心、摧残创造灵性、造成逆反心理的负作用。因此,就是很明白打孩子的“时”和“度”的人,也不要再打孩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才是教育艺术的特色。打人不是教育艺术。

当父母很难。惯坏孩子,一生后悔;使之锻炼磨难,狠不下心;想使身教有效,须改掉自身的毛病;孩子有错误言行,若不准打,以何法惩罚更好? 要教得合于科学,须研究教育的学问。教育家罗素说:“教育就是获得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但是,君莫愁!“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