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何以这样懂事?

河南内乡县王店乡四张小学 宋惠丽

星期天,我带着 10 岁的女儿到朋友家坐客,客人们纷纷夸奖我的女儿懂事,做家长的听了也确实感到欣慰。

这是为什么呢?饭毕,主人为客人赠送小礼品,内容是几块糖或两包葵花籽,用纸包裹,一人一包。然而,我女儿的一包被同龄的小孩抢去了,那小孩的妈妈把小包夺来还我们,惹得小孩大哭大闹,我女儿接过小包就送给那小孩,并哄他别哭。看着孩子哄孩子,大人们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于是争着问我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我笑笑说:“这孩子 3 岁时遇到好吃的,就不独吃一口。”人们听了都赞不绝口。

其实,我也没什么绝招,只是正面引导。中国有句古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具有强烈的模仿能力。做父母的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只要本身“根底正”,一言一行都无愧于孩子的楷模, 养成习惯就好了。

因为优良的品德不是天生的,主要来源于教育者有意识的培养。当孩子会说话时,我就常给她讲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孔融让梨》、《孔明尊师》、

《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等内容,翻来覆去地讲,孩子也会讲,在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纯洁无私的概念,所以她遇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总要和在场的人共分享。

优良的品德还来源于环境的自然熏陶,家长在孩子的眼睛里应该是无私的人,是值得依赖、崇敬和亲近的人。如我们每次回到家里,总要给父母亲买一些爱吃的东西,就是给孩子买的零食,也要让女儿先拿给爷爷奶奶吃, 然后再自己吃。买衣服时,总让孩子看着,先给双方老人买,再给孩子买。无论什么时候到家里,不管有多累,都要先看水缸有水没有,尽最大努力做点家务活,老人家有时不让下厨房做饭。可我们偏要做,让两位老人歇着。孩子亲眼看到她的父母上班辛勤工作,到家从不闲着,自己也就不偷懒了。

孩子 5 岁上学前班,倒垃圾、抹饭桌是她的专务。6 岁半就学会做饭、炒菜, 星期天常自己洗头,还洗一些手帕等小物品。别人知道了总说我们不希罕孩子,小小的就让干这干那,太过分了。可我们的看法是教育孩子的首先要让孩子懂得是非好坏,从小学会关心别人,勤劳自立,长大才有出息。现在孩子上五年级了,这五年中,她管理班级钥匙责任心强,既努力学习又热爱集体,每天放学总要督促同学们关好窗户才离开。平时学习比较紧张,星期天若顾不上回家,就催促我们回家看望她爷爷奶奶,回来后还要问我在家里担水、洗衣服了没有,显然成个小大人了。

由此看来,教育孩子的艺术很多,家长起示范作用是关键,孩子的道德习惯和性格特征基本是从少儿养成的,只要家长从正面引导,处处事事给孩子做出榜样,定会感染孩子,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