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何报复?

江西瑞金八一小学吴达楷

四(6)班学生李荣在教室里踢球,打碎了两块玻璃。老师给他处罚:向全班同学公开检讨,站一节课,赔偿玻璃。李荣垂头丧气,听课心不在焉。这天他老想着的,不是自己做错的事,而是他受到的惩罚,失去的脸面,甚至想要如何出这口气。第二天早读,他迟到了,老师拒之门外。他等得不耐烦了,便把教室门反锁上,以此发泄自己的怨恨。他想,老师不让我进门, 你也别想出来,看同学们怨谁?

怎样解释李荣的报复行为呢?昨天受罚的怨气未消,今天又受罚,越受罚越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心里就越怨恨,越怨恨就越想报复,于是产生无礼行为。可见,要使犯错者知错改错,光靠训斥、惩罚是无济于事的,而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首先要培养学生从小有自尊心、自爱心和上进心。学生有自尊心,就不会原谅自己的错误;有自爱心,就不会做有损自己名誉的事;有上进心,他就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教育或批评。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自我教育的前提,是人对人的信任,是使个人的荣誉和尊严起作用。”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关键,在于建立起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积我 39 年思想教育的实践说明:老师对学生的大声呵斥或随意体罚越多,师生关系就越紧张,老师就越无威信。上课听完训斥,下课学生就说: “某老师只会板起面孔训人,没其他本事。”因此,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时, 应该把训斥、惩罚变为启发、疏导,耐心做到:“晓之以理”。

一天课间,五(5)班几个学生站在三楼抛出一把把纸屑,纷纷扬扬的纸屑天女散花般地落得满地。杨老师看得清楚,他不当场大声呵斥。事后他到班上说:“刚才,我们班有几个同学做了件蠢事。谁做了蠢事?为什么说是蠢事?请你们自己想想。要是想通了,自觉去纠正。我相信你们有这点觉悟, 不公开批评。”果然,一下课,5 个同学争先恐后,不但捡掉了纸屑,还把

污水沟冲洗干净了。老师表扬他们是“诚实勇敢,有错就改”的好学生。从此,他们经常捡果皮纸屑,成了校园清洁的积极分子。

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弹出自己的调子,因此,要想让那颗心与我的话语相呼应,就得使我自己能和上这根弦的调。”显然,一个教师的心灵、话语和学生心弦的调子越和谐,他就越能调动学生自 我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