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观

历史课外活动的参观对象主要有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或专门的考古发掘等。博物馆又包括综合性的博物馆,如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专门性的博物馆,如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 如北京鲁迅纪念馆、贵州遵义会议纪念馆等等。这些博物馆在全国各地一般都有。历史文化遗址和专门的考古发掘,在全国各地也有许多,如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西安半坡氏族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等等。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历史课外活动时,要善于利用本地区的有利条件,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参观。

组织一次学生的历史参观活动,是一个很有趣味但又是比较复杂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 参观的准备。参观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应当尽量与教学结合起来, 作到参观活动配合课堂教学。由于条件所限,不少地区的参观内容地方性强, 往往不能较多地为教科书提供典型材料,但是,如果教师计划周密,引导得法,通过参观还是可以帮助学生把获得的材料与教材结合起来,达到与教学相互配合的目的。如,教师在讲完中国历史“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教材后,组织学生参观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陈列“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部分,通过展出的实物、图画,加上解说员有针对性的讲解,就能够帮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其社会组织、文化等方面的情况,直接地加强对于这部分教材内容的了解,配合了这一阶段的教学。

明确了参观目的、要求,教师就可以选择参观地方,并制定具体的参观计划。参观前,教师应该熟悉、掌握参观现场及预定参观内容;必要时,还要自己先去参观一次,和讲解员进行联系,提出希望和要求;对学生也应该先行说明参观的目的、重点及注意事项,避免将参观变成一般性的游览,失去历史课外活动的意义。这一点对组织低年级学生参观尤为重要。

  1. 参观。进行参观时,教师要对参观内容给以必要的讲解和说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有时,还要临场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对学生的组织、指导工作,不可以放任自流,避免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好奇和贪玩,而打乱参观计划。

  2. 总结。参观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给学生作出总结,有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座谈,引导他们把参观内容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巩固、扩大参观成果;有的教师还组织、鼓励学生把参观时所简录的资料和心得体会加以整理,举行展览、陈列,互相交流,其收效往往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