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类型和结构

教学工作是一节课一节课进行的,从整体观点来看,每一节课都是该科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要注意它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一节完整的课,本身又是一个整体,它包含了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教学的各种因素。它与该科教学整体存在着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课与课之间又存在着部分与部分的关系,这也就是课堂教学的两重性。由此可见,中学历史教学的任何一节课,都不能完成历史教学的全部教学任务,一节课只能讲授历史教材中的一个或几个小课题。所以,历史学科每一个学期的教学,或者一个章、一个相对完整的单元教学,都是由若干节课完成的,这若干节课就组成了课的链条,一节课即是其中一环。就这样,各节课既有前后联系,又有区别地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实践证明,所有这些课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完全一模一样的,这就决定了不同课的类型与结构。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组成为一个整体,综合地体现它的教育职能。

关于课的类型和结构问题,是改进课堂教学的复杂问题之一。

对于课堂教学分类,迄今意见未能一致,各有依据从而所划分出来的类型,也就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应按照教学方法来划分课的类型,如可划分为

讲授课、讨论课、电影课、实验课、参观课等等。这种划分方法是不适当的, 因为教学方法应服从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的目的、任务。也有人曾试图根据学生认识活动的性质来划分课的类型,如初步了解教材课、形成概念课、练习课、复习课等等。其实这是按课的外部特征来分类的。目前大多数教学论专家认为,应以揭示教学的实质性特点为分类方法,即以每节课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来划分课的类型,如:掌握新知识的课;掌握技能技巧的课;综合运用技能技巧的课;把知识概括和系统化的课;检查、评定和修正知识课; 综合课等等。这样划分课堂类型,便于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按照教学目的划分课堂类型,能够更准确地决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和结构,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顺利地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总之,所谓课堂类型,是指根据教学目的、任务所划分的课的类型。所谓课堂教学结构,是指一节课的具体顺序和组成部分。每节课所应完成的具体任务决定了课的类型及其结构。根据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教师应用最适当的课堂形式去完成课堂教学的内容,所以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应当选择好课堂教学的类型,安排好每节课的结构。

我们现在认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类型及其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综合课及其结构:

综合课,是指要在一节课内需要同时完成两个以上的教学任务而又不分主次的课。在综合课中,往往包括复习、讲授、巩固、检查等环节。其基本的结构与步骤一般是:

  1. 组织教学。教师通过与学生互致问候、检查学生出席情况,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并创造一种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气氛和环境,使学生在精神上和物质上作好上课的准备(当然,组织教学在一节课里应贯彻始终, 但在开始时尤为必要)。

  2.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概述或提问、检查作业等方式,对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有时也复习过去学习过的与新教材有关的内容。复习的内容应是旧教材的重点,以及与新教材有必然联系的问题。在复习后,教师要作出简短而有说服力的总结,从而引导出与新教材的联系,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讲授。

  3. 讲授新知识。教师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把新教材的题目、内容传授给学生。这是完成这一节课教学目的的中心环节。所以在时间安排上,这一环节所用时间应较其他环节要多。

  4. 巩固新课。新知识讲完,进行总结和巩固。它的任务是检查学生接受、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并争取使学生把学习的新教材进一步消化和巩固。巩固的方式,有复述、提问、指导阅读教科书等等。历史课的课堂巩固是很重要的,因此,这一环节决不可忽视。

  5.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是为了使学生及时复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在实际练习中把知识进而转化为技能技巧,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新教材作好准备。作业的内容,应是本课新知识的重点。作业的布置,要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必要时可作一定的提示,但应要求学生尽量通过独立思考来完成。

综合课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它之所以常用,首先是由于历

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发展的过程,讲授某一历史问题时必须同以前的历史情况联系起来,也必须为以后的历史情况的学习打好基础。其次是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他们的思维活动不宜长时间集中于一种形式。教学环节的多样化可以不断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之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而且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上获得知识和受到各种能力的训练。所以,综合课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的、基本的课堂类型。

2.单一课及其结构:

单一课,是指要在一节课内完成一个主要的教学任务的课。

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历史课的单一课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导言课。也称绪论课、引言课。这是在新学年、新学期开始上历史课时,所采用的一种课的类型。导言课的一般结构与步骤是:①组织教学。

②讲述学习历史(即所要学习的某段历史)的目的和意义。说明学习它的重要性。③介绍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指出将要学习的编章、历史时期的断限、基本线索等问题。④提出学习的计划和方法、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听课的要求、作课堂笔记的要求和方法、完成作业练习的要求和方法,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要求和方法等等。

历史教师之所以应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始,安排“导言课”,讲一讲为什么学历史、学什么历史、怎样学历史的问题,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渐次形成学习自觉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了解学习步骤和要求,并与历史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导言课是为以后所进行的教学引路的,是上好历史课的前提之一。教师在上导言课前应事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导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情况,如查阅学生以前的学习成绩和听课笔记,向前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了解情况,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的想法,等等。在导言课上所提出的要求,教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注意落实和检查。

  1. 讲授新知识课。这种类型的课,是以整节课或几乎整节课的时间来进行新知识的讲授和学习。它的一般结构和步骤是:①组织教学;②讲授新知识;③总结巩固。

这种类型的课,一般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采用的:①在

新学期教学的开始,而且又不需要进行复习和检查时;②在教材的份量较重,而又必须按照计划在一节课中完成时;③在学生(常是高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理解力较强,而教材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时。由于以上情况, 教师可以简化或删去复习巩固等环节,把讲授新知识作为主要的任务,而采用这种类型来进行课堂教学。

应当指出的是,这种类型的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宜多用,尤其不宜连续使用。因为如果每节课都只是讲授新知识,而不考虑复习旧课、巩固和检查新课、作业练习等环节,那就容易忽略教材之间的联系,忽略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在整体上影响历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 总结课。这种类型的课,是把一节课的全部时间,主要用于把知识概念系统化。这类课的一般结构和步骤是:①组织教学;②总结概括知识;

③布置作业。

这种类型的课,一般是在以下情况下采用的:①一个单元教材教学完成之后;②需要完整地掌握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如讲完高中《世界历史》下册

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需通过总结课,结合该书第十六章“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有关内容,把知识系统概括,便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导火线,进程及其实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实践证明,总结课在历史教学中有其特殊意义,应通过知识的系统化进一步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特征。在总结课上,既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也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总结课有别于复习课,它的主要目的是把知识系统化。

  1. 复习课。复习课是把一节课的全部时间,主要用于复习巩固旧知识。这种类型的课一般是在一个单元教材的教学完成之后,或在期中、期末考试之前使用的。其一般结构和步骤是:①组织教学;②说明复习的目的和要求;

③对复习的范围和具体内容进行概述或提问;④作业练习。本书有专章论述历史复习,此不赘述。

  1. 考查课。也称考试课、检查课。这类课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情况,并通过考查的成绩来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其时间一般安排在期中和期末。一般结构和步骤是:①组织教学;②宣布考查的目的和要求;③出示试题,由学生书面或口头回答。历史教学的检查,本书另有专章论述。

  2. 评讲课。也称分析课。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考查成果的评定和分析,指明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使学生明确今后学习历史应努力的方向。应安排在考查课之后。一般的结构和步骤是:①组织教学;②公布考查结果;③对考查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