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合教学大纲,深入钻研课题教材

课前准备,是从深入钻研本节课要讲的教材开始的。这个钻研,不是教师自己简单地读书,它既要弄清课本内容,还要考虑如何教给学生,是在教材与学生学习之间架起桥梁的一项工作。

课前备课钻研教材,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首先弄懂弄通本课教材所揭示的全部历史基本知识,要把教科书上的内容,真正弄懂吃透。例如,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包括:①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打败法国,成为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强国;②进行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对本国人民剥削,积累资金;③圈地运动,“羊吃人”,农民失去土地,成为自由的雇佣劳动力;④手工工业积累了生产技术、科学知识,提供了工业革命的知识条件。这几点,课堂上都要讲得完备而不缺漏,精简而不冗长;尤其还要对比指出,英国在 18 世纪具备这些条件,其他国家则尚不具备。关于工业革命的后果,则有以下几点:①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促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更为尖锐,也更加暴露;②巩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形成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阶级对立;③促进了宗主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发展。对于这些要点,教师在备课时都要很好掌握,不能够把错误的事实、错误的观点教给学生。我们提倡教师在进修和学习中, 涉猎各派观点,博采众家之长,武装自己头脑,提高业务储备。但是,中学课堂教学,不是争鸣的园地,在课堂讲授时,一定要遵依、贯彻教科书的内容及观点,这也需要教师更深入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内容。

对于教科书的提法细心体会也是钻研教材的重要工作。如,中国历史讲到中国的原始社会,以“北京人”作为典型,讲它的文化发展程度称“北京人已经能够使用天然火”。在这里并不是说它“开始”和“最早”用火,而是讲“已经”使用了火。这是因为在元谋人的遗址中,已经发现了炭屑烧骨等用火痕迹。又如,对中国封建社会历次农民战争,从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开始直到明末李自成起义,在讲他们的作用时,分别使用了“推翻”、“瓦

解”、“动摇”某朝封建统治和“打击”封建地主阶级等的不同提法,都是根据了具体史实,而选择的不同用词,并不是笼统地说推翻、打倒⋯⋯它既表明了对历次农民起义作用的恰当评价,也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各次起义的不同后果。再如,教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一课中,说到北魏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时,指出它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之一。对这个提法,教师就要从更广的历史知识背景中来领会其含义,不可粗略一说了之。因为,早在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中已有四篇有关农业生产的资料,它虽最早,但非农业专著;西汉的

《汜胜之书》,是我国早期的农书,但已亡佚;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提到战国时农有 9 家,其中有《神农》二十篇、《野老》十七篇,后世也已无存。因此,说贾氏农书是现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农书,就是科学的确切的提法。备课时不注意钻研课本的用词,还不单纯地会讲不深教材内容, 有时还会在讲课时出现笑话。曾有一位老师对古代希腊的城邦斯巴达与古代罗马的奴隶起义领袖斯巴达克,弄不清楚。也曾有教师在讲述亚洲封建国家朝鲜时,对活字印刷术在中国、朝鲜的历史情况(材料用泥、铜、木、铅) 说不清楚。也有人讲到印度 1857 年至 1859 年民族大起义时,竟把课文上正确的名词“土兵起义”改为“士兵起义”,这决不简单地是误读汉字,而是备课时不理解当时印度历史实际,不理解“土兵”与“士兵”在印度当时情况下的各自内容涵义。凡此都告诉我们,在钻研课文内容时,对于提法、用词用心体察的重要意义。

  1. 要掌握一节课的基本线索和中心思想,抓住教材内在的主要联系。这是在弄通教材基本知识基础之上的更高要求,也是下一步分析讲解好教材的重要基础。首先,在备一节课时,要研究教材章与节间、节与节间和节内各个小标题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避免象甲乙丙丁开中药铺那样,只是形式主义的“条分缕析”。如,《世界历史》下册第六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教材共分为四个标题:①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②美国的罗斯福新政;③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④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这里固然要分别弄清各自的基本事实,但是,更应该关注课本第 230 页上如下一段文字(要点):“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各国垄断资产阶级如临深渊,寻找出路。美国实行‘新政’,由国家干预经济;德国、日本为摆脱危机,建立法西斯政权,疯狂扩军备战,为重新瓜分世界展开激烈的斗争,两个战争策源地在欧洲亚洲形成了。”这一小段勾画出了本章的基本线索,点出了经济政治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尔后一切政治事件都是由此而衍生出来的。本章的四个小标题,不是孤立地一个个事件, 而是由一线贯穿的。其次,要在每课教材内容中,找出它的主要问题,并从对理解这些问题中,寻求历史进程的本质和发展的基本线索。例如,秦末农民战争,是初一中国史教材的一个重点,要一课时讲完。它包括很多内容, 例如,秦的暴政:繁重徭役、赋税、兵役、严刑苛法;900 多农民被征远戍渔阳;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起义军的壮大、胜利、发展;张楚政权的建立;陈胜、吴广的失败;农民战争推翻秦朝的统治;巨鹿之战;刘邦入咸阳;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楚汉战争;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这许多问题怎样体会?教师就要研究,找出带有根本性、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 第一,秦末为什么会爆发全国性农民战争?第二,起义军为什么能势如破竹, 打到强秦都城附近?第三,陈胜、吴广起义军势力、规模如此之大,为什么

很快失败了?第四,秦朝终于被农民战争推翻,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教师就能够理清主线,居高临下,综观教材全局,掌握住秦汉之交的历史本质和基本线索。

教师在理请教材线索的工作中,还应该注意于历史发展的纵横联系,看到其前呼后应的地方。例如,①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之间要前呼后应。讲王安石变法时,能够以他的理财、整军、富国、强兵这个指导思想为主要线索,去讲背景、目的、内容、结果,就会容易处理,容易明白。还要注意把同一类的问题一线贯穿,不仅掌握某一节的基本内容,而且要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不但在复习总结时这样做,而且在平时备课时就要做到,从整体中对待史事。以讲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来看,从秦朝、汉朝讲起自不必说;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使得中央集权制在中央政体上有了进一步发展;讲到宋朝,从“杯酒释兵权” 到天子禁军之设⋯⋯,把中央集权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到了明朝,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在中央,废丞相,分六部掌权;军事上,兵部有调遣大权但无兵,都督府有兵但不能调遣;设锦衣卫、东厂、西厂,实行特务统治; 加强科举制,八股制式,牢笼士人。这都说明明朝时中央集权又有了发展, 达到了新的高度。备课如果有了全局观点,就能够做到前后照应,胸有成竹。再就是,同时代的问题,也要能够统观全局,兼顾中外,在世界史中看到中国史,在中国史中也能看到世界史。如汉武帝、唐太宗、清康熙等人统治时期的政绩,散见于书中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部分,教师就要理出头绪,加强其间的联系,这样才可以把握一个时代的全貌。关于中外历史的对比与联系,有的是同一时代的事,本身就存在联系,乃至因果关系;有的则没有这种关系,但是却能够察其异同,从区别中掌握各自历史发展的特点, 例如,在公元前 594 年这一年,中国史上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实行“初税亩”, 而世界史上却发生了希腊雅典的梭伦改革,不同的史实内容,却可以对比理解,认识中国历史与欧洲历史发展阶段的先后和特点。郑和的航海与达·伽马、哥伦布的远洋航行;康熙与彼得一世的治世等;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等等也都可以从其对比中,更好地加深认识它们的彼此差异和特点。

  1. 钻研“背景”材料,更深刻地理解教材的文字。中学历史课本,篇幅不大,文字有限,但是它却凝聚着编写者的心血,是由博返约,深入浅出, 具有较高水平的历史著作。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都是在掌握了大量资料,深入研究问题的基础上下笔而成编的,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可接受性原则,它在很多重大问题上只是点到为止。对于这些,教师备课时,却应该掌握更多的材料,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真正弄懂教材的一字一句。这正如有的教师所形象指出的:“要了解一句话背后的几十句话(指教材),才能从一桶水中取好一杯水(指教学)”。以楚汉战争为例,教科书上文字不多, 但却说明几个问题:时间——在农民战争已推翻了秦王朝之后;性质——已不再是农民战争,而是刘邦、项羽之间争夺皇位的斗争,二人的身份也不同了,他们不再是农民领袖,而是新的封建统治者——汉王和西楚霸王;结果刘胜项败,西汉开始。教师“不能讲得多,却必须懂得多”只有备课时弄懂了教科书背后的潜台词,教学时,才能够讲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