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类型、结构的常规性和灵活性

上面介绍的历史课堂教学类型及其结构,是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所以有其常规性,但也有灵活性。所谓课堂类型结构的常规性,是说这些课堂类型组成了历史教学的全过程。综合地使用这些课堂类型,就完整地体现了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也具体体现了历史教学的规律性。只有把这些课堂类型连贯起来加以运用,才能系统地传授历史知识, 并为培养发展学生智能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条件,从而全面完成历史教学的目的任务。如果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缺少任何一种类型的课,势必与它相适应的教学过程的环节就会消失,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也就被破坏了, 也就不可能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的目的、任务。

然而,教学活动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只有在实践中具体而灵活地掌握和运用教学的规律,才能搞好教学活动。因此,课堂教学的类型及结构,又有着一定的灵活性。就是说,这些课堂教学的类型和结构的划分,不是固定的、僵死的模式,不是绝对不变的,也不是排斥新的类型、结构的。事实上也是如此,作为实际活动的历史教学,其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是复杂的、多变的,必须依靠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和学生的积极参加才能顺利完成。所以, 历史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教学进度的安排,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每节课的教材内容,所执教的中学的具体活动、设备等情况,灵活地选择和运用课堂的类型,安排课堂的结构。而且,随着教育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历史课堂教

学的类型和结构也将不断发展、变化。所以教师不应仅靠几种类型来完成历史教学,更不应抱着什么几个环节、几段教学法那样的戒律去套用在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上,而是应该不断地学习、总结,不断地探索、创新,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具有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特色的历史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在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全面完成历史教学的目的任务中,组织好课

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的确定全学期的课堂类型结构,在开学初,学期备课时,即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的目的任务,对于本学期每节课的课堂类型、结构有一个初步设计,并落实到“学期教学计划”中。在设计确定课堂类型结构时,要以整体思想为指导,即既要考虑某一类型课在整个课的链条中的地位,它和整体的关系;又要考虑每一类型的课也是一个整体,它包括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教学的各种因素。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那种无目的无计划的堂掌综合课,或“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课是值得考虑的,甚至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