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乡土教材

根据《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中国历史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之外,各省、市、自治区可以自编地方乡土教材,补充教学”。乡土历史的教材,应该是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乡土教材,可以从三个方面,作为统编历史教科书的补充:

第一,乡土教材的历史教学,可以起到更直接更亲切的思想教育的结果。例如,黑龙江省的历史教师在讲授中国近代史时,结合当地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事迹,给了学生十分生动的思想教育。例如,他们在讲授 1900 年沙俄对我国东北的侵略时,具体介绍守卫爱珲的三百名清军壮烈牺牲的故事。因为这件事就发生在学生的家乡,有的就在近边,因此给学生的感受也就更深。甘肃省教师在讲授我国文化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的珍贵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所盗窃时,在场的学生都无不义愤填膺,深感到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凌辱和封建政府的昏庸腐朽,从而更加深了对新中国的热爱。上述这些所达到的教学效果,都是单纯依靠统编教材内容所难予比拟的。

第二,地方历史教材可以对统编历史教材内容给以补充,起到辅助统编教材的重要作用。比如,目前已经出版或省内部发行的几种乡土历史教材, 就可以大大补充统编教材之不足。统编教材讲到中国近代史上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时,对上海本地的历史不可能讲得很细,有的根本不可能提到或者只是简单地一笔带过。公开出版的《上海乡土历史》则补充了这一不足, 其中“一八四二年的抗英斗争”、“上海开埠和租界建立”和“上海小刀会起义”、“太平军进攻上海”诸节,对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整个中国近代史,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出版的《河北乡土历史》中对战国时期燕、赵、中山国情况的描述,对两汉之际河北铜马农民起义军活动的介绍,都可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统编教材中的战国秦汉史,帮助他们对于中国古代史的学

习。此外,如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作为中学乡土教材使用的《四川历史》下册,其中关于保路运动的概述,对于出生于四川的民主主义烈士邹容、喻培伦简历的介绍,都会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现在试行的《浙江乡土历史》读本,对我国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作了比较系统的按朝代顺序的叙述,使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我国自唐宋以来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具体情况。上述这些地方历史教材,已经起到良好的效果, 成了统编历史教材的重要补充。

第三,乡土历史教材还可以更好地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历史教师可以大量利用当地的著名古迹、爱国人物的遗迹和传说故事,带领学生进行参观和访问。这对于加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有很大作用。北京东城区正在编辑关于北京名胜古迹和革命遗址的爱国主义教材,把“三·一八”惨案发生地和烈士墓,圆明园遗址以及故宫、天安门等地,写成专章教育材料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这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更为深切的教育,而且能使学生对这些历史问题的学习有更加直观的印象。陕西西安的历史教师在讲述秦始皇“焚书坑儒” 一题时,结合讲授西安东郊洪庆村传说中的焚书坑儒遗址,也加强了教学的直观。黑龙江省的历史教师在讲授隋唐时期靺鞨族建立的渤海国时,组织宁安的学生去参观渤海东京城遗址。他们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增强对自己乡土历史的自豪感,更加热爱家乡,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了解渤海国的历史地位以一个更为直观的印象。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地方乡土历史教材,是进行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也是必要的补充环节。在有条件的地区,要尽量把这一内容的编写工作重视起来,使之与全国的统编历史教科书互相配合,收到相辅相成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