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科书三者的关系

这是从矛盾的角度,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剖析,也是考虑到作为认识过程的中学历史教学过程,其中的主观成份。教师和学生既然要在这个“过程”中去解决认识客观历史的问题,他们总会在其中表现出自己的主观因素。这些主观因素可以加速认识,也可以延缓,甚至歪曲这个认识。这样看,中学历史教学过程,又可以具体地解剖为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与掌握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过程。教科书体现中学阶段对中学生历史基本知识,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根本要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学习历史课的主体。三者之间的矛盾,统一构成了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说的是整个中学历史教学是以学生为对象, 最终要落实在学生的身上。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发展智力、能力,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学历史课的目的,也是它的实质。历史教科书也好,教师的一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好,如果不能够最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积极性,不能够落实在学生身上,都会徒劳而无功。从这个角度看,教学过程,包括着教与学两个方面,而学是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教的目的是为了学,它的最终归宿则是要落实在学上。考虑到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就要反对那种只管教师教,不管学生学的情况。历史教师备课时,只备历史教科书,不了解学生实际,讲起课来非深则浅,不得其法,叫学生听不懂,感到索然无味,是这种情况的表现;教师“满堂灌”,“一言堂”,不给学生自己消化、自己学习的余地,是这种情况的又一表现。这些做法都违背了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的规律,都是影响着教学过程很好地顺利进行的错误做法。

教师起主导作用,是从教学这种“特殊认识形式”出发的,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目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于正确地提倡要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倾向,主要地表现在无限度地扩大让学生自己学习历史知识上。如, 有的同志强调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历史的能力,要注意于教师教课之外,给学生安排一定时间的消化与自学的余地,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 却也有的同志发展而为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尽量多地自学,甚至硬性规定, 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与作练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一节课的二分之一等等;这样,看来象是强调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其实是忽视、否定了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学就会处于放任而自流的地步。其实质是从根本上否认、抹煞了历史教学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研究历史过程的区别,“只见其齐,不见其奇”了。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一般地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和方式表现

和体现出来:

第一,在课前,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翻阅大量的专业参考书,了解历史科学发展的新动向、新成果,并熟悉学生情况,把一节课的内容组织好,保证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努力备好课,切实地帮助学生掌握历史教科书,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第二,在课前设计并于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正确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收集、制作和使用历史教具,使学生能够遵循科学的途径,在生动活泼的环境里,循序渐进而又积极主动地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发展智力、能力,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这里,既包括了教师对一节历史课各环节的安排,例如,如何引导学生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去认识新知识,“温故而知新”,如何学习新知识;如何在课堂上巩固新知识等等;同时,也包含了精心考虑: 哪些教材内容要由教师做必要的讲述,要补充一些生动形象的史实;哪些教材内容由教师讲解、分析、综合、对比、比较,既帮助学生理解,也为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做出示范;哪些教材内容,则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回答提问,组织一定课堂讨论,并做适当练习,等等。

第三,在课上布置并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规定的历史课外作业。在这个环节中,要有教师的布置、指导和批改,使得学生对于在课堂上学得的历史知识,确实消化、吸收、掌握并记忆,还能从中提高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不仅是在课堂上,而且对于学生课外的历史学习或曰自学,教师也要给以考虑和计划,或者组织参观、访问、报告会、出版历史墙报等多种形式的历史课外活动,或者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历史书籍,观看历史题材的戏剧、电影、电视,借以扩大知识面,启发思维。

凡此种种,都是体现了历史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历史教学不同于一般认识历史过程的特点。在此意义上,教师的主导作用越是发挥得好,越是兢兢业业于自己的教学工作,同时具有高水平的业务知识修养和教学技能、技巧,则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受到压抑和挫伤,而是更能够得到发挥,学生的历史知识会学得更多更好,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不是萎缩,而是得到更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取消,而只有加强。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矛盾的双方,学生的主体作用和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对立统一的,它们之间不相悖逆,相辅相成,而最终共同地完成教学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