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中学历史教师进修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关于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已受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 每年都输送一批受过正规专业训练的师范院校历史系的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并且各级教育部门都在举办各种进修班、夜大学、电视大学、函授大学等培训在职教师。这为教师的进修提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中学历史教师的进修,有多种方式,应该因人因地制宜。有脱产、半脱产的进修,也有在职进修。如果能够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有计划安排的脱产或半脱产进修,比如对未达到大专毕业水平的教师,安排到师大、师院、师专、教育学院去进修,固然很好。但是如果条件不具备,在职参加电大、夜大学习,也同样能有收获,在目前,由于各中学历史教师人员不足, 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不脱离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进修,应该是最基本而可靠的进修途径。

个人进修,要注意以下方法: 1.制定进修计划。

进修计划,要从每个教师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所侧重,并切实可行。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历史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和历史教学法的学习,可以定出较长期的学习规划;同时,也要有近期的具体安排。没有长期规划,就不能稳步地、有计划地使自己全面提高;不做具体安排,则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进修计划容易落空。制定进修计划还要考虑到客观的可能条件。如,有些市、区教研部门在每学期之初,常常都宣布本学期准备组织的业务专题讲座及研究课等计划,在教师个人制定的短期进修安排中,要尽量利用这些机会,把自己的进修与这些教研活动结合起来。教师一旦订好了进修计划,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拿出毅力和决心,坚持贯彻执行。

  1. 要以教学为中心,结合备课进修。

教师的进修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因此,进修要和日常的教学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平日要围绕着所担任的课程,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专业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备课是最根本的进修,深入钻研,透彻理解,熟练地掌握教材,能使历史专业知识很快地得到提高。

有些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历史专业知识,也可以结合备课需要,教什么, 学什么。如,教授初中的历史课,可以系统地学习一、两种中国通史书籍, 象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范文澜著的《中国通史》,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等和别的较好的中国通史书籍。先掌握概貌,以后再逐步地加深拓宽。这样,就能逐步弄清教材中的各个问题,并能提高自己的历史专业水平。

只要教师注意在备课中深入钻研理解,从理论和史实两个方面,去掌握教材的内容实质,使自己在广度和深度上都高于教材,就一定会感觉到,认真备课是最扎实的进修提高。如,讲世界史,讲到“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一章的“德意志的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时,教师不只是要讲对、讲清一个个的历史事件,而且应对教材做到融会贯通,认识到 16 世纪早期,天主教在德意志已成为众矢之的,宗教改革是反封建斗争的开始,农民把这场斗争推进为革命,这场农民战争震撼了德意志的封建统治秩序,猛烈地打击了反动的天主教会。为此,教师就要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有关教学参考书、大学教材《世界中古史》,同时,学习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这样,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自然地就会很快提高。实践告诉我们,与备课相结合,围绕着教学来进修、提高,应是历史教师进修的主要方式。

  1. 随时注意积累与教学有关的各种资料。

一位历史教师在平时工作中注意学习,能够适当地做笔记、写心得、抄卡片,扎扎实实地积累对教学有用的资料,也是一种重要的进修。例如,在平时阅读报章杂志时,无论是理论战线、史学研究、考古文物、世界风貌、文学艺术乃至自然科学,只要是新观点、新成果、新发现或是资料、图片, 都可以随时摘记或剪辑保存,这样久而久之,自能收到“水滴石穿”、“集腋成裘”之效,不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提高了思想,而且应用于教学上, 就会增强讲课的生动活泼性,并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耳勤”、“眼勤”、“口勤”、“手勤”,应该是历史教师的重要修养。

应该指出,搜集资料,要有明确的目的,更要有适合自己的一套整理、保存和使用资料的科学方法。平时看到的有用资料,能做出笔记、摘要,固

然很好,但是,如果不可能,只把题目、作者、刊物卷期,记在卡片上,也是一种方法。还有,剪报和剪贴图片也是可以经常做的。把这些日常收集起来的材料,或按时期,或按专题,或依工作需要(中学课本的章节内容), 或依教学法问题,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使用时就会既方便省时,又能够准确可靠。这样积累材料,不单纯是为了备课、教课,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 还可以启发自己对于某些问题的进一步探索与思考,或者逐渐从中形成独到见解,成为推进教学理论、撰写历史教学论文的基础。积累资料,贵在坚持不懈。只要自觉,在收集、整理、研究、使用资料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起严谨治学的良好学风。

  1. 注意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

读书学习是获得间接知识;备课、讲课是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加工和应用。它不仅要求自己能够弄懂,还要考虑怎样教会学生,这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为此,在讲课以后,如果把自己在钻研教材、设计课堂教学计划和讲课时的体会感受以及学生的反映,都一一追记下来,对于发扬自己的优点、改进教学,都是有益的。它本身也是一种自我进修提高的工作。经过一段教学实践,再从理论上总结出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教学规律问题,这就是历史教师关于历史教学的科学研究。如能这样不懈地努力,不仅能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创新、提高,不断地进步,而且能写出总结自己教学经验的论文,供同行们参考借鉴,为中学历史教学的普遍提高,做出贡献。

总结教学经验,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循序渐进。开始时,不妨有什么体会,就写什么,写些随感、随笔式的东西。经过一段教学之后,就可以针对着自己的特点,有计划有重点地去积累有关某一方面的经验,做出比较系统的总结。这个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就是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提高自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