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元朝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矛盾

  1. 元朝的社会经济
  1. 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讲述:惯于游牧生活、剥削牧民的蒙古贵族,最初从北方南下黄河流域时,不认识农业的重要,许多蒙古贵族夺占大片良田,改为牧场。不许农民种庄稼,专放牲口。有人甚至认为农业没用,还主张“悉空其人,以为牧地”。就是把农民都赶走或消灭了,把地空出来改为牧场。这样的破坏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人民也遭受了严重的灾难,有人被杀戮,有人被赶出家园流离失所。人民就起来反抗斗争,当时蒙古窝阔台大汗有一个大臣叫耶律楚材,(联系旧知识,提问:同学们想想北宋时,早于北宋在北方什么民族建立了什么国?建立者是谁?要求答:契丹族、建辽,建立者是耶律阿保机。)耶律楚材是契丹人,辽的贵族后裔。他读了许多汉族的书,很有学问见识和政治见解。他劝告大汗要让汉人继续从事农业,向他们征收赋税对巩固统治有利。他劝蒙古贵族不要再破坏农业生产,而且他为大汗征收赋税,充当军饷,用实际利益,使大汗信服。历史上记载耶律楚材劝重农业的功劳。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了中国,为巩固其统治,他几次下令限制蒙古贵族再破坏农田改建牧场。在他统治期间,他实行了重农措施。例如:他设置了“司农司”(用卡片显示)。“司”就是管理,司农司就是管理农业生产的机关, 掌管全国的农桑事务。他派“劝农官”到全国各地检查农业生产情况,以农业生产的好坏来定地方官治理的成绩,他还命令人搜集中国已有的农书,结合民间实践情况,编成一部书叫《农桑辑要》(卡片显示),内容叙述怎样种桑、养蚕、种各种庄稼、种果木树等,把这部书颁发全国、指导生产。所以历史上记载:元世祖劝课农桑。

与农业有关系的还有水利事业。元世祖又设立了“河渠司(卡片显示) 是管理治河工程的。当时元朝治理的是黄河工程。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问现在黄河从哪省流入海?(山东)

讲述:元朝时黄河夺淮入海。黄河流域哺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 后来因下游地势平缓,经常淤塞而泛滥。历史记载解放前黄河大改道有六次, 泛滥和小改道有 1500 次上下。元代的黄河流向是金代的时候改的,这是第四次大改道。元世祖为了安定民生,巩固统治,征调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治理黄河。也治理了其他的水利工程。

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有时候注重治理黄河,但是,只有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为了人民的利益,才根治黄河。

启发思考:同学们想想:蒙古贵族们原来是剥削牧民的封建主,自从统一中国慢慢形成了以剥削农民为主,他们变成了什么阶级呢?(要求学生明确许多蒙古贵族变成了封建地主阶级。)元世祖的重农措施,推动蒙古贵族适应农业封建剥削,对巩固统治有利,对社会经济的恢复也起了积极作用。在元朝多民族统一的国家里,经过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遭受长期战争

破坏的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当然各地区恢复不平衡,同学们想想:南方与黄河流域,哪边农业生产比较好?南方农业生产比较好,记住这一点。农业不但恢复了,还有发展。

让学生读课文 69 页第一段,找出有哪方面的发展。让一学生朗读。

讲解: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有利于经济交流。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

产有了发展,特别是云南,元世祖派了一个少数民族的官吏去治理。少数民族的劳动人民开垦肥沃土地,引进内地的桑麻稻谷好品种,又交流生产技术。在元朝时期,云南地区的生产,已赶上了内地生产水平。这时候种棉地区也扩大了。

启发思考引入下题:种棉地区多了,一定有需要。同学们想想:为什么元朝时期我国种棉地区扩大,棉花是什么纺织业的原料?(棉纺织)对,元朝时期我国棉纺织业有较大的发展,有一位劳动妇女做出了重要贡献,是谁呢?黄道婆。(挂黄道婆画像)指像解释,为什么称为黄道婆。古代劳动妇女没名字,因为她贡献大,人民尊敬她,称她为道婆。写提纲:

  1. 黄道婆对我国棉纺织业的巨大贡献

讲述:黄道婆是松江乌泥泾人。(今上海地区)乌泥泾地方土地贫瘠, 人民生活困难。黄道婆是一个童养媳,受着封建礼教的迫害,有一次她实在不能忍受,夜间出逃,藏在江边一条船上,次日她恳求船主带她走。这条船开到了海南岛。她向黎族妇女学习了棉纺织技术。年老时怀念家乡,半百之年回到内地乌泥泾,黄道婆对我国棉纺织业的巨大贡献是什么?就是改革生产工具、提高技术,又传播技术,为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她向黎族学习了棉纺织技术,结合自己的生产实践,不断改革工具,提高了南宋时的轧车(去棉籽)功率,改小弹弓为大弹弓,把纺纱车改为脚踏, 解放了双手,可以同时纺三根纱。她又改造织布机。她的纺织技术,不仅能织平布,而且能织出花纹、图案,色彩鲜艳,有很高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她热心地传播先进技术,乌泥泾地区,人民生活困难,有成千的农户从事棉纺织副业,除织布外还织出有花纹的被面,叫“乌泥泾被”,远近闻名。后来松江地区成为棉纺织业中心。黄道婆死后,劳动人民纪念她,传颂她的功绩。

我国人民自古用丝、麻织品做衣服,从元朝以后——13 世纪到现在,900 年来,棉织品渐渐成为人民大众的衣着和其他用品的原料。饮水思源,我们对这个劳动妇女纺织家不能不怀着无限的敬仰!也激励着我们每个人应当努力为社会、为祖国做出贡献!

元朝时其他手工业也有发展,如瓷器、丝织业等。转入下题。

元朝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繁荣,交通比较发达,写提纲:

  1. 商业、漕运和海运

讲解:元朝有些城市商业非常繁荣,如大都、泉州,其他如杭州、苏州、广州等。(指图)

泉州(地名卡片)是当时最大的贸易港口,每天有大量的进出口商品在这里集散或起运,是当时世界著名的港口。

大都是今天北京的前身,(用大都示意图)元世祖建都在这里,征调几万名劳力技工修建大都城。(指图与今天的北京城比较,联系大都城崇仁门就相当于现在的东直门。)当时大都城里住着蒙古贵族、官吏、大地主,还有许多外国人。外国商人经营高价商品和各种奢侈品。有一个意大利威尼斯城人叫马可·波罗,随父叔到中国来,元世祖留下他做官,他奉命巡视各地, 到过中国西南和东南各地。看到了中国经济繁荣的景象。他回到意大利后, 自己口述,别人记录,写成一部书,叫做《马可波罗游纪》,书中盛赞中国的富强繁荣。他夸赞中国的苏州、杭州风景的优美,象他们西方人所想象的天堂一样,大都各物具备,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可比。他的介绍使欧洲人羡

慕中国,对后来历史发展发生很大影响。

大都当时的繁荣,还有交通发达的条件,除了陆路交通之外,还有运河和海运。把南方的粮食从水路运到北方,就叫漕运。元世祖时开通了南北大运河。

联系旧知识提问:

我国从南到北的大运河是从哪个朝代开凿的?以哪个城市为中心?(隋朝以洛阳为中心)讲解:(挂图:“隋代、元代运河比较图”)

由于宋、金的长期对立,南北大运河多年失修,有的地方淤塞了,元世祖为了将运河通到大都,他先征用民工 250 万人开凿了从山东的东平到临清

的一段(指图,用卡片)叫会通河。后来又征用民工、技工等 280 万人开凿了从通州到大部的通惠河。(用卡片)通惠河是通到大都城里(指图,用大都示意图)直到海子,即今天的什刹海积水潭。什刹海是漕运码头。运粮船齐集这里,船帆林立,热闹非常。

元政府还开辟了海运航线,(联系旧知识)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有什么发明有利于航海事业呢?(指南针,用于航海叫“罗盘”。)

水手有了罗盘,沿海探索航道,从长江口刘家港出发,沿海岸不远向北航行。(让学生参看课本 70 页地图,同时指图)过东海、黄海、渤海达到直

沽转运大都。用平底大船运粮,最多的时候一年运粮达 350 万石。

启发思考:(连续发问)粮食是谁生产的?运河是谁开的?航海运粮是谁?元朝的富强繁荣到底是谁的功劳呢?劳动人民!劳动人民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元朝的社会经济发展再一次证明了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元的社会经济发展最突出的是棉纺织业的发展。(贴卡片突出重点)各族劳动人民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功劳。

引入下题:劳动人民创造了社会财富,劳动人民的生活怎样呢? 2.元朝的社会矛盾

  1. 农民、工匠的悲惨处境

先看农民吧!农民对政府要纳很重的赋税,就是交粮纳税。元朝的税收名目繁多,农民还要服劳役。政府假说收了代替劳役的税,可以免劳役,实际仍强迫农民服劳役。例如修黄河、开运河、建筑等,农民需要自备干粮, 千里跋涉,走到劳动地点,在监工的鞭打责骂下劳动。监工为了防备农民反抗,禁止交谈。

农民的生活怎样呢?没有土地,土地集中在地主手里。蒙古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当时形容说:“乌鸦都飞不到边的田产”。有一大臣在河南有地 50

万亩,皇帝赐给一个佛庙 1620 万亩。另外,汉族和其他各族地主及贵族、官僚都占有很多土地。地主不断增加地租,役使佃户和他们的子女,有的将佃户随田转卖。(联系旧知识)北宋时主户和客户的关系是怎样的?佃户交足地租,可以另租种别的地主的土地。元朝时佃户近附于土地。农民的地位降低了。

在元朝还有一种劳动人民叫做“驱口”,可以随意驱使的人口。蒙古贵族在战争中掳掠的人口,就成了他们的私有财产,强迫“驱口”为他们种地、服劳役、交纳贡赋,甚至在“人市”上和牛马一样出卖。(副板书:“驱口” “人市”)

工匠的处境怎样呢?一部分手艺好的手工业者被政府征用,编在“官营匠局”里,(卡片)称作“匠户”(副板书)这些匠户另编户口,子孙也不

能改业,不能脱离匠局,没有自由。匠户得到很少的口粮,艰苦工作,不能温饱。劳动人民就是这样的悲惨处境!

元朝统治者还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写提纲)

  1. 民族压迫政策和社会的主要矛盾

元朝把全国各族人民分为四等:(用卡片显示) 第一等是“蒙古人”,地位最高贵。

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两域各族和西夏人。

第三等是“汉人”,包括北方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人。

第四等是“南人”,包括江南的汉族和各族人。“南人”地位最低下。政治上、法律上都按等级有不同的待遇。

启发思考。提问:

元朝统治者为什么要把各族人民分成等级呢?有什么政治目的?

(实行分化政策,人民不能团结,便于它的统治。)

实际按民族划分等级之外,另有一种情况。蒙古族人民都是高贵的吗?蒙古牧民改为农民,还服兵役,生活贫困,甚至沦为乞丐,有的沦为奴隶。另外,元统治者限制人民有兵器,但他们拉拢各族地主,包括汉族地主

也可以做官。有一次元世祖对汉族大地主说:“你们不一样,你们可以有兵器”。为什么地主可以有兵器呢?镇压谁呢?(让学生思考。)元朝统治者与各族地主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元朝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同学们想想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谁和谁的矛盾?(提问一学生。)

对,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革命前辈说过民族矛盾的实质就是阶级矛盾。(贴卡片突出重点。)

元朝后期土地更加集中,政治黑暗,经济紊乱,冤狱重重,劳动人民苦不堪言,各族农民用各种方式方法来斗争,终于起来推翻元的统治。我们下次课再学习。布置练习题课本 72 页 1、2 两题另加一思考题:就元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说明少数民族人民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