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贯彻教学目的,解决重点、难点

教学目的,是教材内容的体现,是指对历史事件本质的揭示,其中包括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教学重点是教材内容的基本部分,反映教材最本质的东西,是使学生能够作出历史结论并接受思想教育所必须领会的东西。基于这一认识,我觉得这节课的重点教材是“法国农民起义”、“英国农民起义” 和“百年战争的结束”。这三部分反映的是农民起义和人民抗英斗争两大内容,联系所掌握的基本线索是以英法百年战争为主线来分析,从矛盾现象上

看,百年战争是英法两国统治阶级争夺领地的斗争,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来看,争夺的地区是法国的领土,被奴役的是法兰西民族,因此,“抗英斗争” 应是重点中的重点。为了表明这段教材在本节课中的地位和贯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我将课本上“百年战争的结束”这个标题改为“贞德领导的抗英斗争和百年战争的结束”,用突出爱国女英雄贞德的史实和崇高的历史地位来突出这一重点。为了和这个主要重点相区别,我把课本上“法国农民起义”和“英国农民起义”这两个标题,合为“百年战争期间法、英两国的农民起义”。这样既符合基本线索的要求,也表明了法、英农民起义既是重点教材,特别是英国农民起义这样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教材,但在本课中则是处于次要重点的地位。另外,对法、英两国农民起义重要性的不同,则在教学方法上加以区别。这样,教学目的就通过教材内容的重点讲述而得到贯彻,教学重点与教学目的、基本线索三者之间也一致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难点,这里指的是学生费解的、或是教师交待到什么程度的史实和理论概念。就以重点教材贞德领导的抗英斗争来说,就有如下的难点:贞德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号召力?贞德被俘的过程,教材上只提到“在巴黎东北一次抗击英军的战斗中,他们(指法国封建主)故意截断她的归路。最后贞德落入英军手里。”要不要讲述这个过程?贞德最后为什么被送到教会法庭?为什么被诬陷搞“妖术”而判处火刑?为什么贞德牺牲后的影响如此深远?为什么战后法、英两国都发展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等等。以上这些难点难在哪里?我认为教材的“浓缩”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把这些浓缩中的史实加以展开,其中有不少生动感人的事例,既能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又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论上的阐述。然而这些史实受课时的限制不可能展开,只能割爱。因此,我采用紧扣教学目的,把复杂纷繁的内容加以系统化的方法,进行阐述和说明。如对第一、第三、第四个难点,我简单用了下面几句话做了说明:贞德想,“以她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怎样才能担当起领导抗英的重任呢?谁能听她的号召呢?于是,她开始用宗教来号召群众,宣传参军勤王就是献身于上帝的召唤。这样,她得到了许多老百姓的支持。”正是由于贞德本身笃信宗教,实际上又是用宗教来组织和领导群众,所以最后她被教会法庭诬陷为搞“妖术”。在这里,一句“宗教”的话都不提解释不通,但说多了时间既不允许,对中学生讲多了也没有太大必要。对于最后一个难点,我认为在本课解决的时机还不成熟,只是在新课最后加以提示,指出:“在百年战争过程中,两国的封建割据势力受到打击。战争结束后,法王和英王又不断加强王权,两国都逐渐发展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

另外,本节教材年代、人名、地名繁多,不易掌握,于是我根据教学目的的需求,把这些基础知识全部体现在板书中,在讲完新课后当堂提问学生这些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四个年代(1337 年百年战争开始;1358 年法国农民起义爆发;1381 年英国农民起义爆发;1453 年百年战争结束)、三个人物(法国农民起义领袖吉约姆·卡尔;英国农民起义领袖瓦特·泰勒;法国民族女英雄贞德)和三个战役(克勒西战役;普瓦提埃战役;奥尔良解围战役), 以帮助学生系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