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这也即是人们常说的古与今的关系,它是中学历史教学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从时间看,应该说历史和现实是两个范畴,但是,它们之间却密切相连,其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一条鸿沟。这一点从根本上说,正象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①历史,不过是稳定凝结了的现实,而现实则又是正在流动变化着的历史。正因为这样,历史教学就不可能不与现实发生关系,脱离现实的中学历史教学是不可能存在的。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具体地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中学历史教学要为现实服务。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讲的是历史,学生学的也是历史,但是,绝对不是“为历史而历史”。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有一个目的,即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实和改造现实。古往今来,在教学问题上,从来都是如此的,概不例外。西欧中世纪在很长的时间里,神学曾经是一般人学习的主科,其教学场所就是教会。这在当时是紧密地结合着现实的,它直接为了封建制度而服务。在我国, 自古以来,儒家的经书就是学生在各类学习场所的主要课程,亦是通过科举入仕的主要内容。它体现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中的支柱地位。但是,到了近代,根据现实的发展,西欧的神学被资产阶级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代替,不复成为各类学校的教授内容;中国的经学也被各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课程所取代,不复是一般学校教学的内容。凡是脱离了现实需要的课程,或迟或早地都会被历史所淘汰。这里,归根到底是一个属于上层建筑的教育、教学现象,要为经济基础服务的问题。历史课作为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决不能够脱离现实社会的需要而存在, 总是要为现实密切地服务,以它特殊的社会效益,取得独立开设的资格和地位。

孔子曾经以《春秋》作为教授生徒的历史教材,其目的是要在业已“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寓褒贬,存善恶”,使“乱臣贼子惧”。《资治通鉴》一类教授帝王及统治者的历史书能够存在,是因为它们可以“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培养出封建社会的“圣君贤相”。近代中国的历史教学呈现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第 51 页。

出复杂性。有的宣扬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思想,为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培养走狗、买办;有的宣扬“国粹精神”,替封建主义唱颂歌;也有的则以“救亡图存”的爱国思想和各种革命思想教育人民,而成为了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重要武器。一部中学历史教学的历史说明了,历史课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它总是要这样或那样地为现实服务。问题只是它的教学任务是什么,是为了革命阶级和社会进步服务,还是为了某些反动阶级和社会的倒退而效力。

新中国的历史教学自始就非常明确地规定了必须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宗旨。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确定和发展,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教科书的制定、编写,都无不是这一宗旨的具体体现。现在,中学历史教学则主要通过它的传授历史基本知识,发展与培养智力、能力和思想教育等任务的完成,为社会主义的“四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服务。它是和现实关系十分紧密的一门中学课程,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中学历史教学为现实服务,主要地是从整个历史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思想性说的。这里包含了通过学习历史,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昨天、前天, 揭示现实赖以存在的历史基础,更好地认识今天的中国和世界,参加改造祖国和世界的斗争;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认清人类的前途,为共产主义的光辉明天自觉奋斗;取得历史经验教训,以为现实借鉴;总结历史遗产,阐明民族传统,供今天批判继承;以历史深刻的教育内容,启迪、教育青少年,做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①,等等。同时,也可直接联系现实一些问题,给以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但是,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有时虽也很重要,却不应该成为中学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主要任务。如果以直接联系现实为主,就会着眼于一个个的现实问题,而忽略系统历史知识的传授,实际上就会从根本上模糊、削弱历史教学为现实服务的方向和功能。

第二,立足现实,加强中学历史教学。 这是说的现实对于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

教师和学生都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现实的发展总是要为人们提出历史学习的新课题,提供对于历史的新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方法;这些都会在历史教学中,这样或那样地表现出来。

首先,现实总是不断地提出学习历史的新的内容。人们常说:《春秋》大事,唯祭与戎。其实正是当时的现实反映。“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自大夫出”的“以下反上”的局面,同时向孔子提出了写《春秋》要以“寓褒贬,存善恶”,“使乱臣贼子惧”的新的课题和要求。西汉前期,“接秦之弊”,整个社会出现了要求总结“秦所以亡汉所以兴”的经验教训,成为现实的一个重要课题。陆贾的《新语》、贾谊的《过秦论》都是反映了这一课题。反映在史书上,就有了司马迁的《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正是现实为《史记》提出的新课题。唐代是我国封建制度新发展的时代,三省六部制、唐律、科举制、租庸调制相继确立。新制度创立和发展,要求借鉴历史,为现实服务,但是,恰恰前代史书(诸如《三国志》等)缺乏关于制度部分的论述(有传无志),这个新的课题,就由杜

① 《易经》。

佑的《通典》完成了。《通典》的内容和体裁,都是与现实息息相关的。到了近代,中国遭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一步步地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实就又向历史提出了新的要求。“救亡图存”史学、改良主义的“新史学”和世界史(尤其是欧美史、日本史)等的研究、学习就从此开始并逐渐加强了。

以上关于现实对历史提出要求的规律,在今天主要地就表现在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不断更新上。只要将解放后的教科书与解放前的教科书对比一下, 将七八十年代的教科书与五六十年代的教科书对比一下,看看它们内容的变化就会很清楚了。它更新的重要依据是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而这些新成果里很重要的部分是现实为历史研究提出的新课题。

其次,现实还提供给历史教学以新的认识能力与认识方法。以“文革” 以后的中学历史教学为例。十年内乱中,林彪、“四人帮”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和现实、历史都进行了极其野蛮的肆意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人们拨乱反正,批判清算其流毒和影响时,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人类的历史,诸如,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经济与政治、思想意识的关系,人民群众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和人类历史的主要内容等等,都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这些在深谙现实中,受到的启迪和认识、分析问题能力与方法的发展,都反转来提高了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水平。

现实与历史的这种关系,正象马克思所说的:“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①这一点反映在教师和学生的身上,就是在历史教学中,无论是教还是学,其主观的认识能力都永远会与以前有所不同。一代人比一代人智力水平提高,一代人比一代人对于历史有新的体察,历史教学的水平是会永远向前发展,而不会停止的。实践证明,这是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亦是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历史所证明了的一条重要原则。

懂得了以上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者就应该自觉地去认识现实,投身在现实的斗争中,做到“博古通今”;一方面使历史教学更好地为现实服务,一方面用从现实得到的启发、认识,加深认识历史,改革教学,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建设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