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资源优势

东北区位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东、北、西三面与朝鲜、俄罗斯和蒙古国为邻;隔日本海和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南濒渤海与华北区联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东北区总面积为 124.3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12.9%;1995 年全区总人口为 11533 万,占全国总人口的 9.5%;土地和人口的规模相当于世界上一个较大的国家。近代我国行政区划变动最频繁的是东北地区,但是,作为大地区概念的“东北”则相当稳固,由来已久。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形成大经济区的

自然基础。南面是黄、渤二海,东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仅西面为陆界。内侧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心部分是辽阔的松辽大平原和渤海凹陷。东北区平原面积高于全国平原面积的比重,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呼伦贝尔高平原以及山间平地面积合计,和山地面积几乎相等;东北拥有宜垦荒地约 1 亿亩,潜力之大国内少有。广大的山区,蕴育着丰富的森林,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 1/3,目前仍是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1995 年木材产量占全国 38.4%。

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区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自南而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热量显著不同,大于等于 10℃的积温, 南部可达 3600℃,北部则仅有 1000℃。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在辽南各地可正常生长;中部可以生长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谷子、水稻、甜菜、向日葵、亚麻等春播作物;北部则以春小麦、马铃薯、大豆为主。自东而西,降水量自 1000 毫米降至 300 毫米以下,气候上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农业上从农林区、农耕区、半农半牧区过渡到纯牧区。水热条件的纵横交叉,形成东北区农业体系和农业地域分异的基本格局,是综合性大农业基地的自然基础。

东北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油、油页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这些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 1/4,目前仍是全国最大的探明矿区之一。松辽平原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探明储量占全国 50%左右。大庆油田是目前开采中的最大油田,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都在扩大之中,是东北区能源工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的重要基础。东北区煤炭资源的保有储

量约 723 亿吨,煤种虽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60%在内蒙古东部,27%在黑龙江,13%在辽吉两省,产销地结合不理想。东北油页岩储量占全国第一位,3 省都有分布,具有开发潜力。南部沿海的海盐,东部山地的石灰石也极其丰富,发展化学工业和水泥工业条件有利。东北区的资源对建立冶金、燃料动力、化学、建材等基础工业有比较充分的保证。

东北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径流总量约为 1500 亿立方米,但分布不理想,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需进行区域性调水,才能根本保证本区发展的需要。本区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有 1200 万千瓦,充分利用后不仅可以节约煤炭和石油资源,而且对东北电网的调峰、调频将起重大作用。东北区南部濒临黄海与渤海,沿海渔场面积为 5.6 万平方海里。另外,

还有水库、湖泊淡水面积 1358 万亩,为发展海运和水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总之,东北区除矿产与工业外,其土地、热量、水分、海洋、植物资源

等条件,对建成为全国性的大型农业(粮豆、甜菜等)基地、林业基地、牧业基地以及渔业基地、特产基地提供了可能。

二、国际地缘政治

近代东北区经济发展,一直受到国际地缘政治的影响。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也波及东北,首先是英国 1858 年在牛庄开港和

1861 年在营口开港,大豆和柞蚕等农产开始大量输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了发展。当时,华北地区由于天灾人祸频繁,破产农民大批涌向东北谋生, 清政府为了巩固边防和增加经济收入,于 1895 年宣布废除移垦禁令。东北一直为帝国主义列强争相掠夺之地,英、俄、日等国曾相继入侵。1894 年, 英国控制修筑的京奉铁路延长出关,1903 年修至新民。由帝俄投资修筑的东清铁路,也于 1898 年动工,1903 年修至大连。铁路的出现,使东北地区内的南北联系大为改观,并代替了辽河水运的地位。大连港也取代了营口港, 逐步发展成为东北最大的对外贸易港。京奉、东清铁路修通后,外国列强为掠夺东北的农、林、牧、矿资源,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清朝统治者为移民实边,也从过去的局部开放转为全面开放,这些都刺激移民的急速增加。农业地区从中部扩展到拉林河、呼兰、嫩江、白城、吉林以及东部各河谷地带, 西部著名的科尔沁大草原开始向农牧区转化,靠近农业区的森林也开始采伐。农林、农牧结合的产业,逐步取代了以狩猎、放牧、采集为主的原始产业,闭关自守的封建经济也开始向半殖民地、殖民地经济转化。当时,外国列强对东北进行经济掠夺的首要对象,是以大豆、小麦等为主的农产品。南部生产的大豆多从大连港运往日本和南洋,北部则由东清铁路运往欧洲。在国际市场对大豆的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铁路沿线大豆种植区不断扩大, 而以哈尔滨到铁岭之间的铁路沿线最为集中。大豆成了当时东北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东北的小麦生产主要集中在松花江中游地区,产品主要输往俄国。铁路通车后,沿线的森林、煤炭及其他各种矿产资源也开始大量开采。同时, 东北还开始出现榨油、面粉、制材、电力、制糖等新型工业。铁路、新型工业、商品性种植业,以及伴随殖民地性质的城市(哈尔滨、旅大等)的出现, 一些旧城市(沈阳、长春等)也逐渐向殖民地城市转化,城乡对立不断加深, 这些都是东北产业分布的新变化。这种变化在客观上促使东北地区内部的畸形发展和区域整体性的增强。

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区的影响“近水楼台”,后来居上。日俄战争(1904~ 1905 年)后,形成日、俄势力以长春为界的对峙局面。以后,日本利用帝俄正处在革命前夜,无力东顾的时机,以“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为基础,积极经营南部的铁路与矿山,加紧开采抚顺、本溪和鞍山的煤矿与铁矿,并建立新型的炼铁高炉。后来日本从原苏联手中获得中东路全部经营权,东北区大量农产品和矿产品,从大连港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然后再从日本运入工业产品,这使东北区的经济日益依附于日本。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完全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几乎垄断了整个东北的经济命脉,并以东北作为侵略全中国和亚洲大陆的跳板和军火生产基地。为此,在东北也出现了一些依赖性很强的重工业。这些工业部门的内部以及各工业部门之间的关系很不协调,产品多以原料或半成品为主, 其实质是日本的附属加工厂。当时,东北轻工业的发展相当迟缓,仅有一些纺织(大连、金州为主)、榨油(铁路沿线各大城市)、面粉(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等城市)、制糖(阿城、范家屯)、卷烟(沈阳、长春、哈尔滨)、造纸和纸浆(吉林、营口)、人造丝木浆(石岘、开山屯)等以农业原料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它们都分布在原料产地,而且基本上掌握在日本人手中,依附性同样很大。

日本控制东北以后,又新修铁路 4 000 多公里,形成了有利其控制全区并易与日本联系的铁路网。大连港通过铁路可控制东北全区。另外,丹东、集安、图们等地都有铁路经过朝鲜可与日本联系。

日本对东北经营的重点在南部,重要的采矿、冶金以及机械和军事工业, 都分布在沈阳及其以南地区,而北部则主要是采煤、森林采伐和少数有色金属矿的开采。农业生产水平和铁路网的密度也都是南部高于北部,形成比较明显的南北地区差异和北部对南部的附属地位。

日本的侵占,使东北区割断了与祖国大陆正常的经济联系,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典型的深度殖民地化依附性极强的经济地域。

1945 年日本战败投降,东北区域的国际国内地缘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国内,结束了与祖国大陆隔绝的状态,回到统一的中国;在国际,结束了对日本的殖民地依附关系,开始了由原苏联援建东北重工业基地的新阶段。

“一五”、“二五”时期,由原苏联援建的 156 项工程中,有 54 项分布在东北。以这些重点工程为核心,在全国统一计划的部署下,基本上完成了以鞍山钢铁联合企业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东北各地的原有工业,如抚顺、阜新和鹤岗的煤炭工业,本溪的钢铁工业,沈阳的机器制造工业,吉林的电力工业,也都得到了改造与扩建。在农业方面,粮食基地与工业原料基地也不断扩大,北大荒出现了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国营农场群。甜菜基地和亚麻、烟草的种植都有扩大。商品粮、大豆、苹果、柞蚕、甜菜等农产品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在开发农、林、牧、渔资源的基础上,相应地发展了纺织、食品、木材加工、造纸、水产加工等轻工业部门,初步改变了过去轻工业极端落后的面貌。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东北区的经济结构、工业结构、产业布局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作用大大加强,区内和区际的经济联系也发生重大变化。北部出现了长春、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新的工业中心。铁路网更加完善, 林区和矿区修筑了许多新线。原来殖民性质的经济特征已经消除。东北的工业总产值仅次于华东区,重工业产值高于华东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

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农林牧业基地。 “三五”和“四五”时期,大庆油田的开发,曾引起东北区经济结构的

巨大变化,促进了能源工业、化学工业、炼油工业、轻纺工业、货运和出口贸易的发展,但由于此时国家建设投资重点的转移,再加上国际关系封闭加深,发展速度减缓。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受国有经济比重大、国营大型基础工业企业多、大型笨重设备多等制约,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及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的难度都较大,出现了老工业基地发展滞后的“东北现象”。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全方位开放政策下,将为全面利用东北区所有国际和邻国之间资源、资金、技术、劳务等方面的互利互补关系,发展互利贸易与合作开发,充分利用海洋口岸和陆地口岸,加强与邻国的经贸文化交流,促进东北区域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东北区正在新的国内环境和国际地缘环境下,进入区域发展新阶段。

三、民族融合

东北不仅是一般的空间区域概念,它常给人以有生机、有潜力、有暴发力的地域概念。这些概念的内涵,绝不是单纯自然区域概念,而应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区域概念。特别是东北人,包括土著的和外来的,各族人民在东北大地上长期共同融合,塑造了东北的区域性格与形象。

汉族是主体民族,人口占全区 88%,多来自齐鲁燕冀,“闯关东”的精神深久遗存在民族个性之中,历史上曾当过辽的奴役、金的俘虏、清的流民, 但终以民族韧性和吃苦精神,从南部扩展到北部以及东部山区和西部草原, 占据了松辽大平原,对区域开发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东北是我国北方的多民族地区,越推向古代,越是少数民族为主的栖息之地。在东北区人口的民族构成中,少数民族人口约 1350 万,占全国的 11.7

%,这个比重远远高于全国少数民族所占的比重。是全国满、蒙古、朝鲜三个重要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

东北是满族的故乡,从它的前身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一直到近代的满族,原来主要活动在东北东部长白山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颇具暴发力的英雄民族。7 世纪末,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建都在敖东城

(敦化),号称“海东盛国”,曾是唐王朝的重要属国,吸收了大量汉文化, 是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12 世纪初,女真兴起于白城(阿城)、黄龙(农安)一带,建立金王朝,灭辽后大举南下,掳徽钦,灭北宋,直逼南京,据有我国的半壁江山。16 世纪末,女真再起,以辽宁新宾为中心扩展到东北大部地域,建立清王朝,改称满族,先定都沈阳,后定都北京,大批入关,驰骋神州,统一全国,延续 267 年,是中华民族中统治全国时间最长的少数民族。东北现有满族人口 770 万,占全国满族人口的 85%。正是由于满族的大迁移和长期与汉族交融关系,民族特点淡化,满汉血缘关系加深,形成共建地域文化的结局。以游牧、骠悍、善骑射为特点的蒙古族,它的前身是东胡、乌桓、鲜卑、室韦,一直到近代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区西部,人口 300 多万,占全国蒙古族人口的 73%。公元 10 世纪的北宋时期,契丹人曾以东北为基地,跨越长城,建立辽国,建都北京,统治我国北方达 160 年之久;

到 13 世纪建立的元王朝,更是地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作为◻貊、夫余、高

勾丽族系的朝鲜族,是东北第三大少数民族,现有人口约 200 万,占全国朝

鲜族人口的 99%,主要活动在长白山区,也曾建立过强盛的高勾丽国。朝鲜族对东北区水田的开发,具有先导的作用。

锡伯、达斡尔、鄂伦春、赫哲等民族人数虽少,但都有自己可歌可泣的民族历史,都有民族间的和平、争战与交融。满族入关之前,曾与锡伯族激战,锡伯战败后,一大批编入八旗,一大批遣送新疆,今日锡伯族与满族同姓、同俗,难辨族别。

东北的所有大小民族,几乎都有大批流动迁徙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 同其他民族间有经济的、文化的、战争的、通婚的、政治的广泛接触与交流, 相互吸收与包容,兼并与同化,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习惯,学习了先进的文化艺术与科学。如汉族学会了种稻和放牧,朝鲜族也学了种旱田, 鄂伦春人已没有纯猎户,赫哲人也没有了纯渔民,蒙古族已没有纯游牧形态, 定居放牧兼营一点农耕。民族不清的情况也很多,如有的锡伯族人报为满族, 有的满族报为汉族的情况也司空见惯。民族杂居、交错分布、通俗通婚的现象相当普遍。在民族融合的情况下,也共同形成吃苦耐劳、勇敢拼搏、暴发力强的东北区人文性的区域性格。在近百年来的区域发展中,在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东北各民族总是联合行动一致对外,特别是在抗日斗争中,各族兄弟组成抗日联军,并肩作战,英勇顽强,已载入中国人民革命史册。在国内解放战争中,以东北子弟兵为主的“四野”,首先解放全东北,继之参加平津、淮海、渡江、渡海,直到解放海南岛,充分表现英勇的暴发力和潜在威力。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东北各族人民团结一致,首先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并提早进入有计划的大规模建设时期,迅速形成我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从物资、设备、技术、人才等方面,支援了全国的建设。民族的团结合作,民族间高度的融合度与共同的个性,是东北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与区域发展、民族共进相伴随,东北区人口增长也相当快。进入 20 世纪以来,东北区人口增长之快在全国是少有的。根据历史记录,1890~1930 年, 东北区人口由 1000 万增长到 3 100 万,40 年间平均年增52.5 万人。1930~

1949 年,人口又由 3 100 万增长到 4 182 万,20 年间平均年增 54 万人。1949

年后增长速度更快, 1949~1990 年,人口由 4 182 万增长到 11 093 万,增

加 1.65 倍, 40 年间平均年增 173 万人。这个速度超过全国人口增长的速度,东北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也由大约 9%上升到 9.5%。人口增长速度的区内差异是北部远远超过南部。1949~1990 年的 40 年间,辽宁省人口增长了 116.7%,吉林省人口增长了 146.2%,黑龙江省人口增长了 250.1%。新增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移入人口,既有农业移民,也有工矿移民。北部人口增长速度快,使东北区南、北人口密度的差别正在缩小,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产业基础

东北区是我国第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它既有农、林、牧、渔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的农业基础,更有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和重工业基地。这是东北区产业经济的历史积累,更是今后发展的产业基础。

在长期封建的、半殖民地、殖民地体制下形成的产业经济,经过几十年传统计划经济形成的产业基础,在改革开放转向市场经济的大趋向中,东北

各省区工业增长的速度明显缓慢,与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市区相比,工业总产值的位次排序明显后移(表 10.1)。主要原因是:大型、重型、资源型产业结构转换的迟顿性,技术、设备的陈旧老化,乡镇企业发展缓慢,煤、电、运、水等基础设施不足,信息不畅,文化技术基础薄弱,保守的传统计划经济意识强等等。

表 10.1 东北各省区与沿海各省市区工业总产值增长情况对比表

省 区

内蒙古

1981 年排序

3

15

6

24

13

9

4

2

1

11

20

7

21

1990 年排序

5

16

11

24

14

8

2

1

4

6

18

3

21

1995 年排序

6

19

14

24

15

10

3

1

6

4

12

2

17

1995 年乡以下工业产值排序

6

17

12

25

15

10

3

1

4

5

13

2

18

注:根据 1981 年、1991 年、1996 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扭转东北区域发展的困境,走向新的繁荣,主要应是实行区域主导产业带动战略。无论是第一产业或第二产业,都应在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的作用、资源丰富多样的潜力、改革开放的大好国内国际环境的机遇条件下,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实现从以生产原料、原料粗加工半成品的资源开发型产业向资源深加工、生产高精尖产品的资源加工型产业转变。

应当指出,这里指的是资源性产业升级,而不是改变资源性产业的性质为东南沿海地区那种加工产业型。东北区近百年来的资源开发,有的资源减少,有的甚至接近枯竭,但基本潜力仍然存在。东北的铁矿、石油、油页岩、森林蓄积量、菱镁矿等均占全国首位,人均耕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一倍以上。森林可采资源濒临枯竭,但它属可再生资源,青山尚在,若干年后经过集约经营,仍可恢复永续利用,发展林产加工,林业基地的地位不会消失。以铁矿、石油资源的开采、加工为基础的重化工基地的地位也不会改变。这恰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产业化、产业区域化的优化模式,是符合东北区的客观实际的。因此,当前过于强调发挥区位优势、强调重工业弱化、轻工业强化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忽视区域资源潜力,并认为出现了“元气大伤” 的论断,是不符合东北区的客观实际的。“东北现象”是东北区向市场转轨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只要因势利导,抓住时机,依据国家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总体部署,遵照社会主义劳动地域分工规律,以东北区资源潜力的合理开发为基础,实行产业带动战略,面向国际国内大市场,优化、转换与提高产业结构,促进省区间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加强煤、电、运输、水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东北经济区的总体发展水平和实力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重工业基地的地位不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