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带有明显的过渡性

黄土高原因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与西北内陆之间,正当我国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暖湿气流向西北吹送的通道之中,故气候带有明显的过渡性,为我国东南沿海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向西北内陆干旱气候过渡的半湿润、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说来,黄土高原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地理分布都呈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的趋势。

就气温来看,黄土高原具有冬寒夏热、寒暑变化剧烈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其大部分(四分之三左右)地方的年平均温度在 8~13℃之间(陕北榆林 8

℃,兰州 9.1℃,太原 9.6℃,西安 13.3℃),≥10℃的积温 3 200~4 500

℃,无霜日 170~230 天以上,属暖温带。作物可两年三熟或一年二熟。黄土高原最温暖的地方是东南部的豫西伊洛河流域,这里的年均温可达 14℃左右,接近亚热带。黄土高原北部的大同盆地、晋西北、宁夏固原和青海东部, 由于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年平均温度只有 4~7℃左右(大同 6.6℃,固原 6.2

℃,西宁 5.6℃,以右玉最低,仅 3.6℃),≥10℃积温只有 2 000~3 200

℃左右,无霜期只有 100~160 天左右,属中温带,为一年一熟区。

黄土高原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气温较差大,一般日较差达 10℃以上,极端日较差可达 25℃以上。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生长。因为白天气温高,作物根系吸收能力强,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形成,夜间地面有效辐射大,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减弱,可减少植物营养物质的消耗,从而

有利于干物质和糖分的积累,这就是黄土高原粮食能高产①、水果着色好含糖率高的有利自然因素。

就降水来说,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基本上介于 400~600 毫米之间。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外长城相伴随,低于 400 毫米等降水量的地方只有定边—海原—兰州一线以北的同心、盐池、靖远、循化等少数县份。而东南部的豫西北和晋东南,正处于东南季风进入黄土高原的前沿地带,雨水较多, 年降水量可达 600~850 毫米以上,为黄土高原的多雨地区。黄土高原最多雨的地方是五台山、太行山的向风坡,年降水量可达 800 毫米以上。

黄土高原降水存在的问题是季节分配不均,变率大,保证率低。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有 70%以上集中在夏半年(特别是 6~9 月),这时正是作物生长旺季,多雨对农业有利。但春季降水少(占年总量 15%左右),而气温升高快,春旱较为普遍,常影响春播,导致减产。黄土高原降水年变率大,平均达 20%~25%左右。而极端情况要严重得多,最多雨年比最少雨年的年降水量可相差 2~4 倍以上,如太原最高年降水量达 749 毫米(1967 年),而最少只有 216 毫米(1972 年),二者相差 3.47 倍②。降水变率过大,降水保证率低,对农业高产稳产很不利。

黄土高原大部分地方降水少,而蒸发强烈,干旱问题比较普遍。一般以干燥度来反映各地的干旱程度。根据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编制的黄土高原地区年干燥度分布图,若以干燥度<1 为湿润区,1~1.5 为半湿润区,1.5~3.99 为半干旱区,> 4 为干旱区的标准来划分,则黄土高原既无湿润区,也无干旱区,而是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约各占一半。二者的分界线(干燥度 1.5 等值线)大致是阳泉—离石—延安—固原—天水一线,此线东南(除个别地方外)都是半湿润区,此线西北则为半干旱区,且越往西北干燥度越高(西北边缘的同心县干燥度为 3.6,盐池为 3.2),干旱问题越突出。

黄土高原气候的一个有利因素是光能资源丰富。区内的太阳辐射年总量在 50~55 亿焦/平方米之间,仅次于青藏高原、新疆和内蒙古干旱区。光能分布呈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增的趋势。这是由于东南部雨水多,日照时数较短,而西北部雨水较少,日照时数较长所致。黄土高原的年日照时数大致介于 2 300~2 900 小时之间,东南部为 2 300~2 500 小时左右,西北部可达

2 600~2 900 小时。阳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创造有机物的能源,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果实的成熟。黄土高原的日照时间长,光能丰富,有利于农业的增产。目前区内的光能利用率还很低,只有 1%~2.5%左右, 还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加强农作物的间作混种、套种和适度密植,是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